【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3797713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 课件PPT(2套)(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计2套课),1 3 不懂就要问,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套,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的故事!,3 不懂就要问,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学习课文前,我们先结合课后泡泡中的体会,了解一下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吧!,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了。,初读课文,交流词句,根据泡泡里的文字阅读课文

2、,圈画出你觉得难读的和有新鲜感的词句吧!,段落,照例,背诵,练习,bi sn,l,dun,lin,糊涂,h tu,吓呆,di,戒尺,ji,厉声,l,挨打,i,清楚,ch,在词语里读轻声,圈出,qun,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难读的字吧!,反义词,表示圆圈读“qun”;表示养家畜读“jun”。,私塾,先生,有新鲜感的词语,“戒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师惩戒学生的木板。,指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书先生,没有规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都跟私塾学习有关.,戒尺,“先生”相当于现在的老师。,交流完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后,我们再来看看有新鲜感的句式吧!,有新鲜感的句子,那时候上课,先生念,

3、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读书像唱歌,这样的句子真新鲜。,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h tu,bi,我平时读书都会先理解再背。,我遇到不会的会问同学或老师,不会稀里糊涂地背。,用背驮东西时读第一声;表示后背读第四声。,你会认了吗,段,例,戒,呆,楚,练,涂,厉,诵,交流完有新鲜感的词句后,我们一起结合课文插图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吧!,整体感知,少年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问。,先来看看课本中的第一幅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吧!,老师不仅没有打他,还给同学们讲书中的道理。,课本中的第二幅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呢?,课

4、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问,老师不仅没有打他,还给同学们讲书中的道理。,请你把第一、二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了解了课文讲述的故事之后,让我们一起默读课文第2至9自然段,然后交流一下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互动课堂,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心理描写:孙中山乐于思考,令人佩服。,我会背,但是不知道意思,怎么办?不行,我必须问问老师。,一起交流,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先生会怎样责罚我呢?但我为了学到知识

5、,要下定决心,就是挨打也值得。,如果你是孙中山,你会怎么想?,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大家都被孙中山的举动吓呆了!,孙中山渴望理解所学的知识,他真勇敢!,同学们被孙中山的提问吓呆了,他们会怎么想?,词语积累(带有身体器官名称的词语),摇头晃脑 挤眉弄眼 抓耳挠腮 张牙舞爪 手舞足蹈 心明眼亮,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指声音严肃而厉害。,“先生拿着戒尺”说明先生发怒了,准备打提问的孙中山的。可见,先生是一个教书认真的人。,结合插图想象先生严厉的表情,说说先生是怎样的人。,孙中山确实已

6、经完成了留的功课,他渴望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我应该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如果你是先生,你会怎么想?,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说说你对“不懂就要问”的体会吧!,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孙中山,勤学好问 善于思考 执着求理,联系实际,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怎么做?,上网查找资料,查阅工具书,询问老师、家长,和同学一起讨论等,请同学们交流交流:第一次学习略读课文有什么体会?,可以借助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能了解课文大意就行。,有

7、个别的字词不认识也没有关系。,背诵 照例 圈了一段 练习 糊涂 吓呆 厉声 挨打 清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吧!,你能选择词语写一写自己学习的情景吗?,结构梳理,不懂就要问,背诵很快,心想不懂,勤学好问,提问壮胆,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 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 的精神,教育我们养成 的学习习惯。,向先生提问,不懂就要问,勤学好问,主题概括,拓展延伸,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他向别人

8、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回答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呢?”,不懂就问的孔子,一、选字填空。 厉 历 1.墙上的挂( )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 )害。,历,厉,课堂演练,二、用“”给变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诵(bibi) 背包(bibi) 圆圈(qunjun)羊圈(qunjun),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雅雀无声 1他背书总喜欢( )。 2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 )。 3这样( )地背,有什么用呢?,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四、读句子,用变色的词语造句。 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_ 2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

9、就讲讲吧! _,他很喜欢读书,至于什么书,那就没有定论了。,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改正。,五、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读一读吧!,第二套,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初读课文,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我会读,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背:.bi.bi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 )的滚瓜烂熟了。 她背( )着一个精致的挎包在街上散步。,B,圈:.qun.jun.jun 石块在水面激起一圈( )圈波纹。 猪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圈( ) 里,懒洋洋地躺下了。 晚上

10、,牧羊人把羊赶到羊圈( ) 里圈( )起来。,C,C,B,诵,圏,段,练,凃,楚,采,糊,例,厉,挨,背,戒,摘苹果,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自读提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有新鲜感的词语:,私塾 照例 戒尺 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咿咿呀呀,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旧时私塾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板尺。,戒尺,你能用“鸦雀无声”造句吗?,拟声词

11、,形容某些物体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或小孩子说话、低哭的声音。,咿咿呀呀,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朗读句子,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古人读书咿咿呀呀的,就像唱歌一样。而且我还知道了古时候的人读书是很奇怪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跟着念,读熟了就去背诵,根本不讲解意思。,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正确朗读这句话,谈谈对句子的理解。,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古时候的人读书的样子很有趣,摇头晃脑。,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

12、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大声朗读句子,并说说感悟。,.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细读课文,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语句。,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壮着胆子”问是怎样地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害怕,怕老师训斥。,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

13、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当孙中山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第37自然段,说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样念的?,“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看图说一说戒尺在哪里?猜一猜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聪慧过人,也说明孙中山不是在无理取闹

14、,而是在背过课文并进一步思考后才提出想知道意思的要求的。,一字不漏,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拓展延伸,1.“不懂就问”是不是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呢?,应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了,然后再问。,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经历呢?讲给大家听一听吧。,3.积累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 提问。 普列汉诺夫,(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只让背诵,从不讲解,孙中山大胆提问,先生详细讲,学生认真听,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不懂就要问,勤学好问,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