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7653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及听赏表现形式不同的同名作品,并将感受写下来。教学重点:学习简谱,及“波音”、“连音线”这些乐理知识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够结合山歌风格特点演唱,注重对同学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教学过程: 1、引出民歌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有万里长城,长江黄河,56个民族团结一家,安定祥和,因为受生活地域性和风俗人情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我们把各民族间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歌曲称为民歌。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四川民歌的风格。 了解民歌种类: 劳动号子: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服务于劳动的歌

2、曲。它的音乐大多坚实有力,粗犷豪迈,歌词一般比较简单,但节奏感强,劳动者可以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性。也是在民歌中产生最早的一种。比如民间的“打夯歌”、“划船歌”等等。 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和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较为热情奔放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代表作品有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等。 小调: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这种类型是流传最广泛、普遍的一种形式。小调歌曲大都抒情细腻、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江苏等地的“茉莉花”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2、学生听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听赏钢琴独奏曲巴蜀之画中

3、的晨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介绍相关知识。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衬词虽无实在意义,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 4、介绍词作者、作曲家: 1)、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词作者名叫金鼓,是重庆梁平县人,现居于上海。金鼓

4、本名李犹龙,1917年出生在四川梁平县(现属重庆)。1953年春,上海音乐学院川籍教授蔡绍序,想用家乡的民歌调为基础创作新歌,请金鼓作词,一首新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此诞生了。 2)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黎海英作曲。作曲家黎海英,是中国音乐界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身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在音乐民族化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5、老师把太阳出来喜洋洋唱给学生欣赏6、学生学唱 2、小步舞曲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背唱歌曲主旋律。 3.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 4.学跳小步舞。教学重点: 1.背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 2.知

5、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的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随音乐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欣赏的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复习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观看视频皇后小步舞了解小步舞曲。 3.介绍巴赫 4.欣赏巴赫两部小步舞曲二、学习歌曲 1.聆听小步舞曲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愉悦) 2.有节奏的读歌词 3.视唱曲谱 4.学生自主填歌词,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5.学生完整表现歌曲 6.处理歌曲按照这首歌曲的情绪演唱 7.巩固歌曲(师生接唱,男女生比赛唱等) 8.背唱歌曲三、小步舞的学习 1.基本动作教学。 2.学生边唱边加入动作。 3

6、.两个学生一组配合进行舞蹈。 4.随音乐进行歌表演。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步舞的风格特点,学习了歌曲小步舞曲,并为歌曲编排了动作,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现在,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出教室,下课! 3、小杜鹃教学目标1、欣赏、演唱表现“杜鹃”的几首歌、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其表现的优美意境,体验音乐所描绘、刻画的可爱、活泼的杜鹃形象,以及蕴含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与伙伴合作表演。2、在聆听、比较、模仿、体验的过程中欣赏乐曲、学唱歌曲、掌握技能;运用创设情境、体态感知、自主学习与合作表演等方法表演歌曲小杜鹃。3、认识并初步掌握顿音记号,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整齐明亮的声

7、音,以断连对比的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小杜鹃。教学重点掌握顿音唱法,并能用力度的对比表现歌曲中杜鹃“咕咕”的歌唱声。教学难点能以正确的弱起拍感觉,初步运用断、连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描绘杜鹃的歌声,表现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情景体验中渗透技能 (5分钟)(一)欣赏: 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选配画面2、复听乐曲,体验力度,认识顿音(1)复听乐曲,根据意境选择杜鹃鸣叫的力度和图形(2)认识顿音记号(3)用弱的力度和顿音方法模仿杜鹃“咕咕”(二)欣赏:杜鹃圆舞曲片段1、感受情绪,感知、体验杜鹃鸣叫的力度2、总结二、歌曲学唱,交流互动中自主学习 (1

8、8-19分钟)(一)听、唱、动交互,强化音乐体验1、看动画、听范唱,了解歌曲内容2、听教师范唱,熟悉“咕咕”旋律,体验旋律弱起感3、初步运用顿音技巧模唱“咕咕”,进一步感知旋律弱起感4、玩游戏“捉迷藏”,全面熟悉旋律(二)唱奏结合,熟悉歌曲曲调1、吹奏“咕咕”的曲调,熟悉歌谱1)学生试奏“咕咕”的旋律,教师示范以顿音方式吹奏2)师生合作演奏乐曲2、哼唱旋律,找出旋律规律3、完整演唱歌谱(三)互动、反馈与评价,自主学唱歌曲1、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2、开展反馈、交流与评价,在互动中解决歌曲难点3、完整演唱歌曲三.歌曲处理,合作学习中展现个性 (11分钟)(一)比较、欣赏朱逢博演唱的小杜鹃(二)小组合

9、作进行歌曲处理(三)交流与展示(四)综合表演四、课堂小结 4、七子之歌澳门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了解4/4拍的强弱关系,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入教室。二、新课教学: 1、导入 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了人民不畏压迫,

10、起来反抗的精神。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出示歌曲卡片。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朴实深情的情感来唱)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母亲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回归的爱国之心。)4、模唱。 (1)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的旋律。 (2)再次播放

11、音乐,让学生用“拉”模唱。 5、学唱歌曲。三、复习巩固:1、分组接唱歌曲。(男女组)2、师:同学们唱的真好,下面把全班分开四组,你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不同理解,分别用多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可以有演唱打击组、朗诵节奏组等)3、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下面呢大家带上歌曲的情绪情感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4、 小结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响遍了大江南北,那满怀深情的主旋律,几乎家喻户晓。今天咱们学习这首歌曲,告戒大家在有一颗爱国心的同时,还要有爱国的能力。怎样才有爱国的能力呢?这就要求大家立足现在,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能,将来用大家的能力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5、阿里山的姑娘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

12、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了解台湾并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高山族”民歌的风格,引导学 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图中闪烁的部分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别看台湾面积小,但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特别丰富,被称为“樟脑王国”。 在山明水秀的台湾,有美丽的“日月潭”,“日月潭”是一个很大的湖,它坐在海拔760米的高山上,湖水被一个小岛隔开,一边像圆圆的太阳,一边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日月潭”。 “阿里山”是台湾名山之一,它以奇特的林涛和云海为人们所称颂。 “高山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是最早居住

13、在台湾的古老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那舞姿优美动人,歌声清脆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里山的姑娘 二、新课教学 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是台湾高山族民歌,又名高山青,今天我们欣赏的歌曲由歌唱家邓立君演唱的,歌曲旋律亲切流畅、略带俏皮,表现了阿里山的姑娘活泼、多情的性格。大家听过歌后,你的感觉如何?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复听歌曲,整首歌曲分两部分,我们先来听一下引子,在欣赏时要带着这样两个问题: 1、这段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听了这段旋律你的感受如何? (课件5引子部分) 师: 这段旋律呀非常优美,老师听到这段旋律就仿佛站在高山上,唤起对往事的回忆,你听了这段旋律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师:我认为这段旋律应以优美、抒展的歌声来视唱, 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 生: 师:引子四小节旋律优美、抒情,让人陶醉,如果我们用线将音符连起来,你们看象什么? 生: 师:这段旋律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