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3797637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教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第1课、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这是谁的影子? (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汇报。

2、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观察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小组交流。汇报。 (4)小结: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2课、太阳钟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

3、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3课 昼夜的交替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昼夜现象。 2、确认不同地

4、点所处的时间差异。3、 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图片演示昼夜交替情景)谈话: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2、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什么了解?交流讨论。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1、提问: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交流讨论。2、讲述: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3、介绍对昼夜现象的探索。4、交流各自的发现。三、模拟昼夜的成因。1、讲述: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2、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3、实验。4、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

5、阳绕地球所需时间的长短。5、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6、小结。7、讲述: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绕太阳转”这一正确结论的人。8、演示。9、交流。10、小结。四、认识不同时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第4课、看月亮教学目标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

6、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第5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7、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学生讨论并交流。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4、学生讨论

8、并交流。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容)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8、学生讨论并交流。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

9、解答案?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4、学生探究。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五、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1光怎样行进教学目标: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教学过程: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

10、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 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判

11、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12、,该怎么办?8学生小组活动。9学生小组交流。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课本P16)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13、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2照镜子教学目标: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三、动手

14、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玩凹面镜 玩凸面镜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四、本课小结(略)3玩放大镜 教学目标: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教学过程: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