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521平行线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3797611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521平行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521平行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521平行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521平行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52 21 1平行线平行线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4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 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

2、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直线 a 与 b 平 行,记作 ab (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1 1)相交;)相交; (2 2)平行)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 (举例说明) ;二是“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 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 (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 (用 直尺紧靠三角板

3、的另一边) ,三“移” (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 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 (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四、平行公理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 平行平行即:如果 ba,ca,那么 bc 五、三线八角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 如图,直线a,b 被直

4、线 c 所截,形成的8 个角中,其中 同位角有 4 对,内错角有 2 对,同旁内角有 2 对 六、课堂练习六、课堂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 两 条 直 线 可 能 的 位 置 关 系 是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与是同旁内角,且=50,则的度数是() A50B130C50或 130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 (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 (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 与已知直线平行

5、;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 (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 6 如图, 直线 AB, CD 被 DE 所截, 则1 和是同位角, 1 和是内错角,1 和是同旁内角如果5= 1,那么13 七、小结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 八、课后作业八、课后作业 1教材 P19 第 7 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补充内容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 立体的, 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