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7587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册美术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安排:苏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既有生动有趣的活动,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全册共有十六课,其采用的形式有想象画、小制作、等等,他们与其他年段的相应内容贯通衔接,形成纵向的联系。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和学生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现代感,充满童趣,构图饱满,用线粗犷流畅,用色大胆明亮,每一课所配文字生动、切题,无论是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参考范例。 二、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学习重点以“感受”为主,在各课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引导其多看、多想、多说,培养对美术的感受力、创造性力,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作品的审美创作能力。在本册内容中,画感觉是小学生

2、不易掌握的,预计在该学期的学习中,运用抽象的色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会增加一些课时,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三、年段特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既具备幼儿的童趣,又兼顾成长的幻想,以及一年级奠定的美术基础。这使其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简单的表现能力,综合以上因素,培养美术兴趣,加强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大胆的进行创作是这年级的重点。四、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各民族朋友(2课时) 第2课各种族朋友(2课时)第3课画感觉(1课时) 第4课动物朋友(2课时)第5课青花盘(1课时) 第6课花儿朵朵(2课时)第7课我爱树木(2课时) 第8课树上树下(2课时)第9课

3、水墨画树(1课时) 第10课点线面(1课时)第11课会变的花、树、叶(2课时)第12课来画虫(2课时)第13课我做的虫(2课时)第14课你会设计邮票吗(2课时)第15课想想、写写、画画(2课时)第16课各式各样的椅子(3课时)教学设想策略结合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本学期教学拟从以下方面做有效尝试:1、为方便学生携带工具,将绘画内容与手工内容拆分,课目相对集中,。2、学期中安排一定量的绘画创作活动,利用大量的儿童画作品为校园和班级创设艺术的环境,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展校园美术学科活动。3、继续进行学科的综合化教改实验。分课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与欣赏

4、美术画册,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新学期美术学习任务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欲望,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2、说说自己对美术学习的希望和打算,交流心得。3、明确本学期的美术学习要求以及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教学重点难点:观看、欣赏新教材,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新学期书本、同学以往的作业和作品。学生准备彩色水笔。学习过程:回顾与总结: 1、在组长的组织下对上学期的美术学习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讨论,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2、发表自己对本学期学习的想法,说说具体的打算。欣赏与了解: 1、学生采用摸、看、比、说的形式观看新书,初步的了

5、解新学课本,同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1)这本新的美术书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2)你更喜欢那一本?为什么?(3)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课?为什么?(4)你希望老师用怎样的方法来教?(5)你认为学好美术课要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老师的组织下,将练习画本上的画纸一一上缴,集中摆放,看哪一组收缴得又快又齐。3、听老师提出的新学期学习要求。(1)每次课前准备好美术用品和工具。(2)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3)保持作业时的教室整洁。(4)针对各班特点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教后札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最好的表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带领学生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为本学

6、期的学习做好准备。第1课 各民族朋友(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欣赏各民族服装,学会观察、描绘少数民族服饰,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2、操作领域:能基本画出少数民族朋友的服饰特点,训练造型能力。3、情感领域: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体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用绘画(手工)表现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民族风情。教学难点:人物的结构,善舞民族的动态描绘,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描绘。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我爱中华,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2、学生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

7、用于表现的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教师先播放歌曲我爱中华,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总结:这首歌曲叫我爱中华,中华就是指我们整个中国。2、出示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不同的民族。师:这是我们中国的地图,在中国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分布这许多民族,你们知道有多少民族吗?总结:没错,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有各具特色的服饰、语言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各民族,去看看我们的好朋友们。书写板书(二)、新授1、小组讨论,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比比哪组说得多,说得好。说出一个加颗星。2、每组选出一个最不熟悉的民族,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文字

8、、歌曲等,一一进行介绍。介绍的方面:A、服饰特点、色彩搭配(从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讨论) B、风土人情(蒙古族:赛马,朝鲜族:腰鼓舞,傣族:泼水节等等) C、生活习惯(三)、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教师事先准备几套少数民族服装,或者材料,请学生选一名模特,用所准备的材料对模特进行装扮,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特征把握的最准确。2、教师示范作画过程,并讲解作画步骤。(1)、画出人物简单的躯干。(2)、在身上画出一种少数民族服装,注意要简洁概括。(3)、添加漂亮的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加上具有特色的饰品或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3、欣赏画家表现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学生作品。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9、。注意:人物的动态,色彩的搭配,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四)、小结,拓展1、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2、听歌曲,猜民族。教师播放少数民族歌曲,请学生根据各个民族的特点,猜猜各是什么民族。第2课各种族朋友 (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世界各民族相貌特征、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服装打扮等。2、操作领域:观察不同种族人的外貌特征,用线条和颜色把他们画出来或进行形象装扮与表演。3、情感领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继承与交流,从中认识美术、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族的外貌特征和种族文化、种族习惯。教学难点:用适合

10、的方式表现各种族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学生准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四、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激发兴趣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华各民族朋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2、提问:你认识他们吗?总结:看来,同学们对世界各种族朋友的了解真不少呢!那你能找出这些外国朋友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不同吗?(从皮肤、发色、眼睛、脸形、五官上进行引导观察)3、体问: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吗? 总结: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

11、同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4、揭示课题,书写板书师:你还想了解更多不同种族朋友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族朋友。(二)、讲授新课1、游戏:你知道吗?(1)、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2)、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

12、爱的一家人。(3)、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4)、介绍我了解的种族。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2、创作与表现 (1)、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2)、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A、抓住特征B、概括特征C、夸张特征(注重细节)(3)、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4)、老师提示:A、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B、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3、反思与评价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第3课 画感觉一、

13、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2、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做画的能力。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觉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箱子和各种杂物、 课件、绘画工具、一些食物,欣赏课件、范画、图案参考。学生准备: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等。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2、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二)、感知与体验、1、品尝水果: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尝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生:品尝(苹果、甜味)(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味觉)、讲解甜味师:还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