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7578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纲要 设计教师: 任教班级:2020年2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2020年2月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8课时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

2、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教学目标1、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

3、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课程内容本刚要的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

4、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

5、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评价建议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是否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并能调配出间色。 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 能否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表现出物体和人物的特征。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课时安排造型.表现造型.表现1聚聚散散1课时2点的魅力2课时3五谷作画1课时4主体与背景2课时5色彩的明与暗1课时6色彩的渐变1课时7

6、色彩的情感2课时8我画的动漫形象2课时9对称的美1课时10那一刻的我2课时11走进春天2课时12平凡的美1课时13吹塑纸版画2课时18电脑美术-笔刷画画1课时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玩具作品。 评价建议 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

7、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设计.应用14藏书票1课时15设计文化衫1课时16千姿百态的帽子1课时17会游的玩具1课时综合.探索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现和呈现生活的多种方式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活动建议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8、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能否对活动进行预先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能否与同学合作。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综合.探索19光的魅力1课时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欣赏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评价建议 是否对欣赏

9、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能否以独立和合作的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是否具有收藏艺术品或印刷品的爱好。 能否识别常用图形符号。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欣赏.评述20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2课时 课程实施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

10、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重视

11、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6、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 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课程评价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

12、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13、、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

14、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所需条件:1.教师:认真教研,认真备课,作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种形式授课。2.设备: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相关的美术,书法,手工教室)3.制度:积极认真的完成每周的教研课,共同教研,共同听课,评课。4.学生:学生准备相关美术绘画和手工工具,做好课前准备。5.家长:积极配合学生,老师,作好相关工具的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