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3797566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吕氏春秋两则》学案及答案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吕氏春秋两则学习参考吕氏春秋两则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了解“寓言”的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这两个故事。 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的含义,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认识要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 不能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学习提示】 寓言故事的作用,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和情节,把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 原文察今一共有三个寓言故事。我们把三个故事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作者的目 的:“引婴投江”者“悖”;“刻舟求剑”者“惑”。 【正音正字】 遽 j悖 bi契 q (一)引婴投江 【课文翻译】 原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翻译:有个人从江边

2、经过,看见有人正牵着一个小孩要把他扔到江里。 原文: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翻译:小孩大哭。有人问这个原因,那人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原文: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翻译: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难道他的孩子就擅长游泳吗? 原文: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翻译: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一定是荒谬的。 【课文分析】 这则故事,后人称之为“引婴投江”。 游泳不是先天遗传的技能。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确 有影响, 但只能为其成长创造某种可能性, 最终还要看孩子自己。 而引婴投江者却不明此理, 依着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主观地将这种可能视作必然,差点溺杀了小生命。 这

3、则故事, 说明“对象”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 否则将开酿成大错。 这就叫“因人制宜”,或“因人而异”。 【思维训练】 解释下列加点词: 引(拉着)任物(处理事物)遽(就,引申为一定)悖(荒谬) 过(经过)方(正要)投(掷)岂哉(难道吗) 写出下列各字的拼音:遽(j)悖( bi) 补充下列句子的主语: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过江者) ; 曰:“此其父善游。” (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者)。 请你围绕本文的内容,写三百字议论性文字。 搜集出自寓言的成语。 (二)刻舟求剑 【课文提示】 1题解。刻舟求剑:“刻舟”在船上刻记号;“求剑”寻找剑。 2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我国

4、第一部理论散文总集。 【补充词释】 其:他,楚人。所从坠:落下去的地方。所契者:刻的地方。 行:走。不亦乎:不也是吗? 【课堂训练】 写出“和”的各个读音,并且分别组成词语: 我和你一起去 (h)他附和大家(h) 和面做馒头(hu) 和药(hu)这副牌我和了(h) 【串讲课文】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楚地有一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里。 原文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急忙在这只船上刻(记号) ,说:“这里(就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 原文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船停了,他从自己刻的地方跳入水中寻找剑。 原文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翻译船已经走了,但是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不也是糊涂吗? 【课文分析】 楚国人乘船渡江, 不小心把剑掉入水中, 他不是马上潜水寻剑, 而是在船帮上刻个记号, 等船停后才去寻找。剑却沉到江底,而船已向前行驶,这怎么能寻着剑的踪影? 这则故事, 后人称之为“刻舟求剑”。 作者通过故事, 说明情况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 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开失败。这就叫“因地制宜”。 【思维训练】 1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墨守成规、死抱教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 2课文分几个层次? 课文分两个层次: 一是写刻舟求剑的故事。这个层次,又有三层意思: 先写事情的起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再写事情的经过: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后写事情的结果: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是写作者的议论,指出此人的糊涂可笑。这是未能找到剑的关键:舟已行矣,而剑不 行。 最后的一个反问:“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3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 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因地制宜, 不能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