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7411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也是对中考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快速阅读能力等。其中理解能力是这些能力的核心。理解是指领会并作解释。从这个解释来看,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词句的含义,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方面。在中考阅读试题中,词句的含义是必考题目,无论是哪种文体的阅读,都会涉及到这一考查内容,因此掌握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掌握理解词句含义的规律和方法是极其重要的。理解词句的含义包括

2、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包括短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如何快捷而准确地理解词句含义,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呢?除了掌握词语的基本义之外,还要了解汉语的结构规律。了解汉语的结构规律主要是了解汉语的语法知识。了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意。知识讲解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汉语中的每个词语都是有其基本意义的,这些基本意义都是抽象的。但是,运用在具体而特定的语境之中,词义的内涵或外延会有所放大或缩小,因此,词语的意义就具体化了。它或者被赋予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含义,或者承担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责任,或者具有了与词语本义相关的特定含义这样看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就会

3、变得复杂一些。那么,怎么理解如此复杂的词语含义呢?方法就是要联系文章的整体内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比喻义、引申义、临时意义。在阅读中,不仅要注意动词、副词和代词的含义,还要注意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非代词的指代意义。考查理解词语意义,重在考查对语境意义的理解。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必须要在理解词语辞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上下文、上下句和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等,细心体会玩味,准确地把握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它的语境意义。一、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4、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优秀的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遣词造句的,因此,在阅读时就要根据这个特点去理解某些词语的含义,考虑词语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考虑词语在体现文章中心思想上有什么作用。2.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和态度。优秀的文章,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散文,总是有感而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往往是贯穿全文的。因此,我们在理解某些词语的含义时,不要忘记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3.结合文章的内容材料。文章的内容材料包括人、事、物、景等,这些材料的运用,都有一定目的,因此,我们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考虑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例如小说,在读到文章塑造人物

5、形象的内容时,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含义和作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去把握词语的含义与作用。4.联系修辞手法。一些优秀的文章常会运用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的含义。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抓住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去领悟词语的深刻含义。5.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代词和非代词的指代内容。总之,理解词语的含义方法,是结合词语的本义,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内容,解释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义还原为本义。词语含义与作用题回答模式是:“”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二、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作用回答词语作用这类题目,要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该

6、词语的本身义(即词典义),二是了解该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三是研究该词语在文章中所起的独特的表达作用。独特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强调了什么内容答题。词语“作用类”题目有以下几种类型:1.要求直接回答某个词语有何作用。2.问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解答“能否删除类”题目时,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回答词语的本义和文章中的含义,再说词语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删去后有什么不好,或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3.某句话中某个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为什么?解答这类题目,可以运用如下解题模式:(1)先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是不可以。(2)解释该词

7、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如果是动词,是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是形容词,是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是副词,则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3)如果调换,语境有什么变化:如果不用某词语,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回答出某一方面即可);如果运用了某词语,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4.某句话中的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先回答能还是不能,一般情况是不能。然后回答这样安排先后顺序的原因(调换后语境有什么变化)。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与人们认识事物的

8、(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规律不一致;二是某两三个词语与上文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调换后就不能一一对应了;三是这两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5.回答某个词语的修辞作用。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还要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运用修辞手法,一般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但是,有两种修辞手法可以是以词语的面目出现的,这就是比喻中的借喻和拟人。如故乡中“我只觉得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的所在,也是文章

9、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三、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标题,也叫做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一篇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意思说的是,文章的题目就如同人的额头、眼睛那么显著、重要。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题目。好的标题往往是与文章内容珠联璧合的,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好的标题也往往是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回答标题含义的题目,应根据具体的文意来进行解说,因此要在揣摩文意的基础上来答题。明确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关系,对阅读现代文和拟定标题是极有帮助的。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标题和文章内容方面来看,许多标题概括了文章的

10、内容重点。有的标题即使没有概括文章的内容,也可能暗示文章的内容。2.从标题和文章主旨方面来看,文章的标题,有的点示了文章的主旨(中心),有的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回答这类题目,要结合文章思想内容来回答含义。3.从标题和文章思路方面看,标题还常常是行文思路的体现。4.从标题和文章线索来看,许多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线索。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句子的意义主要是指句子所蕴涵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则是指句子对表现文章旨意、情感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中所考查的重要句子,是指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语句。这些关键语句包括:首句、统领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句、抒情句、

11、描写句、修辞句和一些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也指铺垫、照应性的句子,修饰成分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这些句子在中考试卷中容易设置题目,学生应当多去揣摩和体会。 语段的首句或统领句往往有提示、统领和概括的作用。中心句是概括一个语段内容的句子;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句是一个语段或是全文的总结和概括;议论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描写句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修辞句是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铺垫、照应性的句子使文章的结构更为严谨;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则传达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应该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12、分析理解。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答: (1)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的表达作用。句子在文章思想内容上所起的作用类题目,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题型如:“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层次结构上看结构作用。题型如:“说说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做题的时候要抓住所考查句子的位置和类型进行解答。 (3)从艺术表达上看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题型如:“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其作用是”。这类题目有理解句式的整散、长短对于议论抒情的作用,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理解写作技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等。如果是问文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就要分别解释两个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不能调换的原因

13、。如是说明文中的两个句子,要看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说明不能调换的理由。 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对关键的句子做语法分析,可以有效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尤其是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分析其结构,一般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了。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两种。如果是单句,先找准句子的主干主、谓、宾;抓住句子的主干,理清次要的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掌握了这些,就能准确快捷地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字面意义理解准确了,就比较容易理解句子的含义了。 2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理解句子的含义 好的作

14、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因情为文,紧扣中心思想有感而发,总是认真地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因此,在理解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含义。 3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作者在遣词造句时,总是要为表达某些内容服务的。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在理解句子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解析这些语句,必须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从宽广的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做综合、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含义。4联系人物形象理解句子的意义在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时,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

15、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在文章思想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单从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思想内容的作用来说,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做此类题时,主要是看句子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有什么作用,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句子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点明中心、深化或升华中心等作用;从句子本身流露出的作者情感来看,有表现作者热爱、怀念、珍惜、愤恨、厌恶、鄙视等各种情感的句子。对于这些,学生都应该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来理解,有自身读后的主观心理感受。 2理解句子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句子在结构中的作用题不太容易解答,但是如果掌握了有关的规律和知识,并结合全文的内容进行思考,就不难了。有关的规律和知识,是从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作用至关重要。分析理解句子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区间。这是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在的位置不同,句子在文章中常见的作用有: (1)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或者叫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