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7409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电子教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起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反思姚光恒2004年5月13日,第一起事故:常山”97.7.12”塌房事故,一、事故的发生 1997年7月12日上午9时许,位于常山县城南小区的一五层半的住宅楼(常山县棉纺厂宿舍,面积2714m2),瞬刻间倒塌。当时在该住宅楼内共有三十九人,除三人获救外,其余三十六人全部遇难。(属一级特大事故),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常山县棉纺织厂住宅楼,一梯两户,共三个单元,30套住房,常住人口105人,砖混结构,五层半。半层为自行车库,钢筋砼条形基础,基底土质为粉质粘土,地耐力190Kpa。,开发商:常山县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常山县建筑安装总公司设计事 务所

2、施工单位:常山县金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常山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六日开工,一九九六年八月十日竣工。建筑剖面图见下页。,楼面为予应力多孔板,设地圈梁一道,每层均设有圈梁。,三、调查到的实际情况,1、对当时的气象、地震及爆炸物情况进行了解及周围目击者进行询问,了解事故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1997.7.77.12,常山县降雨量399.8mm,其中8日24小时降水159.5mm,为历史有记载以来最高值。,、7月9日城南小区发生洪水,洪水高度略高于自行车库地面。 、倒塌前无明显预兆,底层自行车库无破墙开店现象。 、倒塌为瞬间倒塌。 、获救三人均从厨房部位救出(现浇板)。,2

3、、现场状态 、倒塌形态为原位倒塌,现场的砖块均 呈粉碎状。,、地圈梁以下架空层无回填土且均浸满水。,、基础墙两边均未粉刷,未做散水。 、大方墙基础及钢筋砼条基基本在原位,未发生位移现象。,3、施工现场管理情况及技术资料情况 、资料严重缺损。 质保单很少,砂浆、砼配合比不清 。 、擅自变更设计,且无联系单。 、砂浆、砼试块吃“小灶”,钢材、砖试块报告同样弄虚作假。,、施工管理混乱,技术资料不齐全,弄虚作假。分项工程评定严重失实。无施工方案,不能真实反映该工程的实际状况。,4、对原材料的调查及推测。 、钢材:劣质钢材。 断口脆裂 钢筋的力学性能抽检:全部不合格,特别是延伸率均太小。,、砖:现场均为

4、粉碎状,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砖,酥化,原材料为砂质粘土。(见照片),、石灰膏均采用石灰钙代替。 、砂:取自常山砂场,现场进行取样检验,均为特细砂,不能用于建筑工程。砂浆无强度,含泥量过高。(见照片),、砼:从废墟上的砼残块取样,目前强度很低。从隔壁同时建造的13#楼取样检测,C20的强度等级均未达到,大多在C10左右。 粗骨料采用超规格鹅卵石,最大粒径达13cm。 (见照片),5、对图纸的审查。 业余设计,设计事务所出卖图签。 几个涉及该房屋倒塌的实质性问题: 、地下基础墙砌筑砂浆问题 。 、地下基础墙墙身粉刷问题 。 (见照片),、基础隐检、设计签字问题。 、墙体验算、承重墙存在薄弱部位。,6、

5、图纸与现场不一的地方 基础:尺寸改变 回填土:未按要求进行夯实 散水:未做(见照片) 地圈梁位置:改变,7、计划造价情况 县计委批准5000m2两幢住宅,总投资140万元(含税),每平方为280元,中标价219元/m2。 8、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前期不到位,后期严重失职。合格评定。,9、开发区建设工程管理情况 相对独立,权力过于集中,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管理职能难以到位。 无“一书二证”,无规划,无市政配套及防洪设施。,四、事故原因分析,“7.12”常山塌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7.12”住宅楼倒塌事故发生在数秒之内,整幢楼成为一堆废墟。经基础全面开挖,不少基础砖墙的砖和砌筑砂浆已成为粉末状,表明其

6、结构是从基础砖墙部位粉碎性破坏开始,上部随之塌落,解体破坏。,(一)直接原因 1、主要原因 基础砖墙质量十分低劣; 擅自改变设计。原设计的实地坪改为架空层,无回填。 2、重要原因 洪水侵入,基础经水浸泡。,3、次要原因 架空层承重墙砌体有薄弱部位。 施工企业管理失控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混乱 质量监督机构工作失职,(二)间接原因 设计造价太低,违背客观规律。,结论:该起事故非地质、地震、台风和人力破坏因素所致。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天灾又有人祸,但人祸因素是主要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质量低劣,特别是基础砖墙质量低劣和擅自改变设计。重要原因是基础砖墙长时间积水浸泡

7、。,五、处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情况 六、善后工作 发现相类似的危房50多幢,爆破一幢,拆除三幢,加固近50多幢。,事故过去很多年了,但事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教训和思考。,第二起事故,浙江大学新校区(紫金港)2002.7.25支模架坍塌事故 1、时间:2002年7月25日上午5时10分 正在施工的“学生活动中心”穹形舞台整体坍塌,上面24个施工人员4人死亡,20人受伤。(三级重大事故),2、工程概况 学生活动中心为一剧院建筑,框架结构,平面是椭圆形,面积14084m2。屋面是双曲椭圆形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剖面图如下:,设计单位:同济大学 施工单位:长城建设集团 建设单位:浙江大学 监理单位:泛华监理

8、公司,3、事故的发生 7.24上午8时开始连续浇捣舞台屋面混凝土。7.25凌晨5时,施工作业即将结束(最后一车泵送砼),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舞台屋面忽然坍塌,24人随屋面砼、钢筋、模板坠落,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人受伤。,第三起事故,UT斯达康杭州研发生产中心工地 2.18支模架坍塌事故 1、事故的发生 2003年2月18日晚19时45分,正在浇筑南区III段六层屋面顶板2628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支模架和正在浇筑的屋面板坍塌事故。造成13人死亡,16人受伤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2、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一工业厂房,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工程分南、北两个独立功能区块,中间用二层人工河分

9、隔。予应力框架及钢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平面呈椭圆形(386X264)。2628轴为一近正方形屋面。 屋面予应力密肋大梁共11根,梁截面为600X1400,屋面板厚120。,设计单位:浙江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 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浙江一建建设集团三分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省工程监理公司 建设单位:UT斯达康,几个问题:屋面施工为何采用逆做法 为什么屋面系统不采用钢结构,3、事故的发生 2003年2月18日11时30分开始由南向北泵送浇筑南区2529轴屋面。晚饭后开始浇筑2628轴。2628轴由于是采取先施工钢砼结构,后施工26层楼面钢结构,故该屋面砼工程的模板支架是一个大面积、大

10、空间,高度高且承受荷载很重的施工承重结构。,当砼浇捣至过26轴约8m,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现场目击者反映,曾听到扣件的连续几次爆裂声),2628轴屋面突然朝东南坍塌。,进行技术分析及相关调查,分三方面进行: 一、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企业二天后拿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对施工方案进行复核验算,发现一致命错误。附单元计算简图。,分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复核 A、 按连续梁进行计算 B、 按框架进行计算 C、 按空间结构进行计算,二、 现场搭设情况 木工班长负责搭设,称没有看到专项施工方案,而是凭经验进行搭设。又称,其搭设情况与地下室相同。,1、立杆横距 方案0.7m, 实际1

11、.38m 纵距 方案0.7m, 实际1.2m1.4m 均为单立杆,个别梁下无立杆或立杆不着地。,2、横向水平杆大量缺失 3、模板支架立杆与周边结构无连接柱杆拉接。 4、无扫地杆,无垫板,无剪刀撑。 5、旧钢管、旧扣件,质量观感差。,三、材料检测情况 1、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每种抽查24只(3组)共72只,检查内容: 关键项目(裂纹、气孔、盖板开启) 抗滑性能 抗滑性能(P=7KN,17mm;P=10KN, 10.5mm) 抗破坏性能(P=25KN)不得断裂 检测结果:全部不合格,2、钢管 抽检29根钢管(483.5mm) 抽检内容:钢管壁厚、抗拉、冷弯、压扁试验 壁厚标准12.

12、5%(3.063.94mm) 检测结果:50%不合格,结论: (一)主要原因 1、模板支架的搭设 2、劣质旧钢管和旧扣件 3、未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4、没有认真检查,未经验收合格就进行砼浇捣。,(二)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片面抓进度,边设计边施工; 2、施工单位支模架搭设人员均无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3、施工单位对原材料把关不严; 4、监理单位监理不力; 5、未吸取同类事故的教训 。,事故性质:重大责任事故 处理情况: 责任单位责任人处理 法律责任,取消执业资格、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缺扫地杆对支模架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1、压杆稳定基本理论 由材料力学的欧拉理论可推导出压杆稳定

13、公式:,其中压杆有效长度L0=L,其中值取决于压杆的端部条件。令A= ,在压杆的长度与材料截面确定的情况下,A为常数,则公式(1)式可写成:,(公式2),由公式(2)可知,对于施工中应用脚手架的钢管来说,在立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其承载能力将取决于其端部条件,值的大小及其与压杆端部条件的关系见下表。,2、脚手架构造及其与设计的关系,3、针对脚手架实际工况的设计与讨论 3.1 脚手架的计算 从严格意义上讲,扣件式脚手架节点的实际工况是一种半刚半铰接节点,为了计算方便和便于对比分析,假定:除扫地杆连接节点以外的节点具有良好的刚性均为刚节点;扫地杆的连接节点为铰接点。,则:有扫地杆脚手架的力学计算模型

14、与表1(2)类型最为接近,针对其实际工况的计算简图如图2(c)所示;无扫地杆脚手架的底层立杆接地处只有垂直方向的一个自由度受到约束,而在水平平面内只有钢管与地面的摩擦约束,故针对其实际工况的力学模型计算简图见图1(c),故值的大小是表1(2)和表1(5)类型的之间的一个数值,当地面与钢管的摩擦力足够大使钢管在地面不能移动时,=0.7;而当地面足够光滑时,=2.0。实际工程中的值应在0.7和2.0之间。,假设某工程中脚手架的值取0.7与2.0的中间值,即u=1.35,令Pe(1)为无扫地杆的底层立杆有效极限承载力,Pe(2)为有扫地杆的底层立杆有效极限承载力,由公式(2)可得到,3.2 计算结果讨论 (1)由于脚手架立杆的最薄弱部位是底层立杆段,所以底层立杆的有效极限承载力对整个脚手架的有效极限承载能力起控制作用,因此,底层立杆的稳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2)由计算结果可知,无扫地杆的立杆有效承载力大大小于有扫地杆的立杆。,演示完毕,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