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5526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8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中药炮制规范1)精品(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药炮制规范第九批品名目录及内容 根、根茎类豆蔻壳 蒲包草根青果核 胡颓子根南瓜子 凌霄根草豆蔻 蜘蛛香草果仁 桃树根功劳子 穿破石白胡椒 桑树根朝天子 铁包金地肤子 酸模肥皂子 果 实、种 子 类白茄子 曼陀罗子樟梨子 广天仙子瓜蒌子 万年青子桂丁香 银花子桂花子 大风子红豆蔻 马蔺子莱菔子 白平子-棕榈子 六轴子甜瓜子 水苦荬甜石莲 水蜈蚣芦子 荜澄茄乌韭 棉花子北瓜 蒲种壳 绿豆 莳萝子榧子 石仙桃桑椹 光明子桃仁 西青果荜茇 蒲葵子豆蔻 草 类矿 物 类 大金牛草 咸秋石 红旱莲草大青盐 绒线草无名异 百蕊草密陀僧 牛筋草云母石 酢浆草 铅粉 田字草银硝- 灯笼草铁落 点地梅 银朱

2、丁葵草 腰黄 肺形草 铜绿 狗舌草 针砂 狗尾草 胆矾 盒子草 皮硝 碎米荠 雄黄 苍耳草 水银 西小草 青铅 薄荷 藤、木、茎枝类 动 物 类 萝藦藤 龙骨 锁阳 龙齿 豆 蔻 壳doukouke(讨论稿1)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壳。【通用名称】 白蔻衣、白蔻壳、白豆蔻壳、蔻壳。【炮制】 将原药除去残留种子等杂质,筛去灰屑。【性状】 本品呈多裂瓤瓣状或半圆形,长11.8cm。外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三条纵向槽沟及隆起线,两端可见突起的柱基及圆

3、形果柄痕。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体轻,质脆,易纵向碎裂。气芳香,味微辛凉。【检查】 杂质 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A)。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功能与主治】 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用法与用量】 35g。【贮藏】 置干燥处。豆蔻壳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参照原药典标准115页原规范176页 豆蔻壳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豆蔻壳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豆蔻壳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

4、具体结果如下:一、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二、炮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三、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四、检查项1、水分 不得过10.0%。拟订。2、杂质 不得过2%。拟订。五、其他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编写小组:根据药典在性味上增加了归经。在文字上作了相应的修改。白 平 子Baipingzi(讨论稿1)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通用名称】 红花子。 【炮制】 将原药除去黑粒等杂质,筛去灰屑。【性状】 本品略呈卵形,长58mm,宽45mm。外表面

5、白色至黄白色,稍具光泽,有4条棱线,上端四角鼓起,中心有圆形花柱基,基部较狭,歪斜一侧可见果柄痕。果壳坚脆,剖开后,内有黄白色种子1粒。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气微,味微苦。【检查】 杂质 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A)。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 解痘毒,活血。用于痘出不快,妇女血气瘀滞腹痛。 【用法与用量】 39g,用时捣碎。【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泛油。白平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原药材标准83页原规范174页 白平子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平子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平子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具体结果如下:一、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二、通用名称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三、炮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四、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五、检查项1、水分 不得过12.0%。拟订。2、杂质 不得过2%。拟订。六、其他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编写小组:根据中药材标准,在性状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北 瓜Beigua(讨论稿1)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exLam.

7、栽培品种鼎足瓜(金瓜)的新鲜成熟果实。【炮制】 用时,除去瓜蒂等杂质,洗净,切成块。【性状】 本品果形奇异。上半部呈扁圆形,直径1025cm;外表桔红色,光滑;可见自顶端中央向四周辐射的细腻花纹,有时可见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瘤状斑痕;中央下陷处具残留短柄,无柄座。下半部小,略呈圆方形,显著突起成脐,并有十字形深沟,呈四足状,脐部灰白色。果肉黄色或深黄色,厚约5mm;具液汁;种子多数,若南瓜子形。气微,味甘。【检查】 不得有干瘪或霉烂。【性味】 甘,微苦,平。【功能与主治】 用于治支气管哮喘。单味应用或与其他药材配制成膏滋服。【用法与用量】 鲜果1只(约重500g),去蒂,加入冰糖、蜂蜜各50

8、g,炖熟,其可食部分10次服用。【贮藏】 置阴凉处,防腐烂、干瘪。北瓜质量标准起草说明药材标准79页北瓜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未于收载,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北瓜的质量标准,本品的药材标准收载于上海市中药材标准(p79)中,据此作出修订,具体结果如下:一、品名 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订。二、来源 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订。三、通用名称 无。四、炮制 参照北瓜通常使用方法,起草本项。五、性状 本品依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药材性状描述,起草本项。六、检查 本项有“不得有干瘪或霉烂”检查,系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中内容修订。七、性味与归经 性味照上海市中药材标

9、准。归经待查。八、功能与主治 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录,但仅有主治内容,无功能内容;拟讨论。九、用法与用量 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录。十、贮藏 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语句稍作修改和补充。编写小组:在文字上作了适当的修改。荜 澄 茄Blchengqie(讨论稿1) 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 【通用名称】 荜澄茄。 【炮制】 将原药除去果柄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 本品呈圆球形,直径46mm。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具隆起的网状皱纹,基部可见圆形果柄痕,外皮油润;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粒,种子1粒,黄棕色,有肥厚子叶2片,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

10、而微苦。【鉴别】 取本品粉末0.25g,加石油醚(6090)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滤过,虑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荜澄茄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取出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检查】 杂质 不得过2.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A)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11、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0.0%。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 K)。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附录 K)。【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 )。测定,以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8.0%。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小便浑浊。 【用法与用量】 1.53g。【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荜澄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荜澄茄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并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修订了荜澄茄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荜澄茄的鉴

12、别、水分、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项目。具体结果如下:一、样品二、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三、炮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四、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并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作了适当修改。编写小组:根据大药典范,对性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五、鉴别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性状进行了适当修改,六、检查项1、水分 不得过12.0%。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2、杂质 不得过1%。拟订。3、总灰分 不得过4.0%。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编写小组:现改为不得过5.0%。4、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5、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 )测定以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8.0%。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七、其他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草 豆 蔻Caodoukou(讨论稿1)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1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种子团)。 【通用名称】 草蔻。 【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