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4867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精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编写方案一、编写大纲报告总字数控制在65万字以内,共分为以下部分:序言 (2000字左右)以农业部主管副部长的名义为报告作序。前言 (1500字左右)第一篇 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60年综述 (10万字左右)一、农业机械化科研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三、农业机械化教育与培训四、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五、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与政策六、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与农村经济七、未来发展展望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参与单位:中国农机院、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第二篇 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领域科技进展 (22万字左右)

2、主要反映建国60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12个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技术实例,适当配以图片。一、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油菜、花生和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二、主要经济作物与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棉花、甘蔗、大蒜、甜菜、烟草、茶叶、番茄、蔬菜等生产机械化技术。三、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四、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五、渔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六、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七、农业生物质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八、农机维修、标准与检测技术。九、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十、保护性耕作技术。十一、机械化植保技术。十二、农业机械化软科学研究

3、。十三、排灌机械化技术。十四、信息化技术。牵头单位: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参加单位: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院、山东省农机推广站、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北京市农机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其他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单位等。第三篇 农业机械化重点项目与重大科技进展 (10万字左右)主要反映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计划项目中农机化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省部级一等奖以上获奖项目内容简介。牵头单位:中国农机院参加单位:各有关单位第四篇 农业机械化科技重要政策文献 (10万字左右)主要收录建国以来颁发的农业机械化科技相关的

4、文件原文。包括国务院以及省部级的重要文件、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等。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第五篇 重点科技单位发展情况 (10万字左右)主要介绍国家级农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省级科研院所及农机企业发展情况。牵头单位: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参加单位:各有关单位附录 (1.5万字左右)主要调查统计数据汇总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二、时间进度2009年3月5日下达任务,2009年9月20日前正式出版。3月5日3月31日,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对象的联系方式查询)、起草编写大纲和编写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汇总意见反馈,修改完善编写大纲和调查表,提交农机化司讨论。确定编写大纲和调查表内容。4月1

5、日4月30日,发出调查表(要求4月25日之前返回),成立科技发展报告编写组,将编写任务落实到单位和具体编写人员,建立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员联系表。4月初召开第一次编写组会议,各部分内容负责人员根据编写任务需要自行组织讨论。按照分工,编写组成员分头进行资料收集整理。4月底召开第二次编写组会议,交流资料收集、编写情况和调查表反馈情况。5月1日6月15日,调查表数据汇总处理(争取5月10日之前完成),对未回复调查表的单位进行电话联系。将有关数据提供给各位编写组成员,起草报告初稿。6月15日7月10日,编写组集中讨论报告初稿(6月下旬),修改初稿并召开第一次专家咨询会(7月10日前);根据专家意见,再次修

6、改报告并进行讨论。7月11日8月5日,根据讨论意见,编写组进行第三次修改。7月20日前将第三次修改稿提交农机化司常务会审议,根据农机化司常务会审议意见,进行第四次修改,8月1日之前定稿。8月5日8月20日,完成全书统稿、编排等工作。调查数据的汇总与表格编排、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农业机械化科技重要文献等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时开展。8月21日,将编排完毕的书稿提交出版社,确保9月20日之前出版。附件2: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技发展情况调查表填 报 单 位: 填 报 人: 填 报 日 期: 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报人电子邮件: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制表二九年三月 26 填报说明本表数据主要用于中国

7、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以下简称报告)的编写。一、选择性填表该套报表共9份15张,请依据本单位性质有选择地填写: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填写6份7张,分别是:表1、4(1)、5(1)、5(3)、6、7、8。农机鉴定、推广部门填写7份8张,分别是:表2、4(1)、5(1)、5(3)、6、7、8、9。农机企业填写6份7张,分别是:表3、4(2)、5(2)、5(3)、6、7、8。各单位填表前,请认真阅读指标说明和填报要求。二、指标说明(一)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技人员组成与人才培养1、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相关专业指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相关专业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农机设计制造、设

8、施农业、农村能源、农产品产后处理、精准农业等。2、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全部在职人员,包括后勤服务人员。3、科技活动人员指本单位直接从事(或参与)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科技活动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的人员,即具有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4、院士数量指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技领域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数量。5、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指科技活动人员中的高级工程师,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以及相当于这一级的其他技术职务人员。6、具有中级职称人员指科技活动人员中的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技师、统计师、会计师、经济师,以及相当

9、于这一级的其他技术职务人员。7、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指农机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各种所有制单位的农机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农机维修工、农机营销员、联合收割机及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工、农机试验工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总人数。8、农机化技术培训指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培训,当年结业的农机人员总数,包括新培训农机人员、复训农机人员以及委托大中专院校代培的农机技术人员,但是不包括大中专(含农机中专、农机成人中专)按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招收的毕业生。9、成立时间填写本单位成立的时间,并在对应栏中填写本单位成立时各指标的情况。(二)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研经费1、年度科技经费投入额指本单位当年在科技开发(包

10、括自主研发、承担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委托研发、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等)的资金总额。2、财政投入指国家及地方各级财政对本单位投入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资金总额。3、其他企事业单位投入指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本单位进行科技开发所给予的经费投入。4、国际组织或国外相关部门投入指国际组织或国外相关部门委托本单位进行科技开发所给予的经费投入。5、自筹资金由本单位自行筹集并投入科研开发的资金。6、年度生产总值指本企业年度生产总值。7、企业自身投入指企业当年在自主研发、委托科研院所及高校研发方面的科技投入(含技术改造)经费总额。8、横向联合指企业间或者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对方给予本企业的合作研究经

11、费(如科研单位或者高等院校委托企业进行的新技术或者新机具研发试制等)。(三)承担的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研项目1、年度在研课题数量指本单位当年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总数,包括当年未完成课题和年底前完成的课题。2、年度完成课题数量指本单位当年年底前完成的课题总数。3、本单位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国际间合作课题包括所有有经费投入的主持和参与项目。4、国家级课题数量包括国家及中央各部委科研项目(即包括部级科研项目)。5、所属科研项目类型该栏填写本单位主持的科研项目所属类型,如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948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农

12、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含部级)科技计划及科研专项、省级科技计划及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其他(包括国际合作项目、自筹经费研发项目、横向项目)等。6、项目名称填写本单位所主持的项目名称。7、研究时间填写本单位所主持项目的研究起止时间,如年月年月。8、项目简介包括参加单位、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水平评价、鉴定及获奖情况、成果应用转化情况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鉴定推广部门一般控制在800字左右,企业一般控制在300字左右。(四)省部级以上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研基

13、地建设1、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指科研基地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级别在省部级以上,包括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等,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工程技术中心。2、级别国家级、省部级。3、拨入经费占本单位当年科技经费总额的比重指科研基地所筹集的科技经费占其依托单位当年科技经费总额的比重。4、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指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数,包括在读的和当年毕业的。5、授权专利指以本科研基地研究人员为第一申请人并正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软件著作权等。6、发表论文指以本

14、科研基地研究人员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以及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7、所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指以本科研基地研究人员为主持人的科研项目获得的奖励,奖励授予单位级别为省部级以上。8、成果转化数量对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机鉴定与推广部门,成果转化数量指本基地研发、由生产企业投入批量生产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成果数量。对于企业,则既包括企业自身研发并投入生产的成果,也包括本企业转化其他科研单位或者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并投入生产的成果数量。9、成果转化率指基地当年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数量占当年该基地产出科技成果总数的比率。(五)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科技成果1、发表论文总量指以本单位研究人员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以及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总数。2、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数主要包括可被SCI、EI、SSCI、ISTP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总数。3、国际检索系统解释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1884年创办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SSCI社会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