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4694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位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 目: 四位电子抢答器 学 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 系:过程装备与测控工程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测仪121 学 号: 007 学生姓名: 文艺三 起讫日期: 2014-06-192014-06-29 指导教师: 熊剑、杨俊清、杨大勇 摘要单片机就是微控制器,是面向应用对象设计、突出控制功能的芯片。单片机接上晶振、复位电路和相应的接口电路,装载软件后就可以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将它嵌入到形形色色的应用系统中,就构成了众多产品、设备的智能化核心。本设计就是应用单片机制作多功能四位电子抢答器,具有抢答限时、抢答自锁、灯光指示、暂停复位等强大功能

2、。本设计采用的是STC89S52单片机,该单片机采用的MCU51内核,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内部带有8KB的ROM,能够存储大量的程序,采用STC_ISP软件给单片机烧写程序。除单片机外其他主要部件有12MHz的晶振、6位按键开关、八段共阴极数码管、无源蜂鸣器。关键词:抢答器 四位 多功能目录摘要- 0 -一、设计任务、要求- 2 -二、方案总体设计- 3 -2.1、显示模块- 3 -2.2、按键控制模块- 3 -2.4、声音报警模块- 3 - 2.5、总体设计4 三、硬件设计- 5 - 3.1、单片机最小系统.5 3.1.1、复位电路- 5 -3.1.2、时钟信号的产生- 5 -3.2、数码管显

3、示模块- 6 -3.3、抢答器显示模块- 6 -3.4、电源方案的选择- 7 -3.5、抢答器键盘的选择8 3.6、蜂鸣器模块9 3.7、控制系统及所需元件- 9 -3.8、整体电路图.11 3.9、lochmaste硬件电路.12 四、软件设计- 13 -五、系统仿真与调试- 15 -5.1、Proteus仿真原理图- 15 - 5.2、实物图.17 六、设计总结- 19 -七、参考文献- 27 -附录:源程序代码21 一、设计任务、要求1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STC89C52、32矩阵开关、数码管、无源蜂鸣器实现具有抢答限时、抢答自锁、灯光指示、暂停复位功能的四位电子抢答器。12、设

4、计要求:(1 )抢答器同时供4名选手或4个代表队比赛使用,分别用4个按钮K1K4表示。(2)设置裁判开关k5和清零开关k6,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当主持人按下k6,系统复位,预备抢答,当主持人按下总控制控制开关k5,开始抢答;(3)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抢答时间为倒计时15秒。当主持人启动“开始”键后,定时器进行减计时,同时扬声器发出短暂的提示声响,声响持续的时间0.5秒左右,当计时小于5秒后,每减少一秒,便报警一次以提示选手。(4)抢答器具有锁存功能,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抢答有效,蜂鸣器发声,计时停止,数码管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和时间,选手相应的信号灯被点亮,其他选手再抢答时无效。(

5、5)如果定时时间已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等待下一轮抢答。 二、方案总体设计本次设计四位电子抢答器,使用了STC89C52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简单,电路简明易懂,使用键盘键上的按键来进行开始、抢答、复位,用一蜂鸣器来进行提醒,编程采用C程序,用keil软件进行程序编译,用protues软件进行软件仿真,lochmaster软件进行电路板布线。再通过四个模块:键盘、芯片、蜂鸣器、数码管即可满足设计要求。2.1、显示模块数码管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的特性组合而成数字显示器件,通过控制相应的二极管的状态显示相应的数字。要使数码管正常显示就得有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的段码,数

6、码管的现实方式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静态显示方式只适合显示单个的数字。本设计采用的数码管为四位八段共阴极数码管,故此采用动态显示。2.2、按键控制模块本设计用到的键盘有6个按键,分别为四位选手抢答按键,主持人开始按键和复位按键,依次接p1.0-p1.5口。2.4、声音报警模块此模块采用无源蜂鸣器实现,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当满足一要求时,蜂鸣器发声。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2.5、总体设计设计总体框架图如图2-5-1所示四位八段共阴数码管六位按键输入 STC蜂

7、鸣器 89C52 LED灯 图 2-5-1三、硬件设计3.1、单片机最小系统3.1.1、复位电路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本设计采用按键电平复位,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1复位电路 3.1.2、时钟信号的产生89C52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法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XTAL1,输出端为XTAL2,两端跨接石英晶体及两个电容就可以构成稳定的自己振荡器,电路如图3-2所示。 图 3-1-2晶振电路3.2、数码管显示模块 图3-3 四位共阴极数码管引脚图与实物图 3.3、抢答器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分为数码管模块和LED信号灯模块分别采用四位一体共阴极数码管和

8、四个发光二极管,体积小,功耗低,故障率低,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见图3-4,图3-5) 图1 3.3、系统电源 图 3-4 数码管显示模块 图3- 5 LED灯显示模块3.4、电源方案的选择系统需要5V电源来驱动单片机STC89C52。利用电脑的USB接口可以提供5V电压来驱动单片机。 图 3-6 USB接口图 3.5、抢答器键盘的选择键盘是单片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是实现人机对话的纽带。键盘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非编码键盘和编码键盘,前者用软件方法产生键码,而后者则用硬件方法来产生键码。在单片机中使用的都是非编码键盘,因为非编码键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编码键盘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独立式

9、键盘,行列式键盘等。本设计采用独立式键盘。键盘接口中使用多少根I/O线,键盘中就有几个按键,键盘接口使用了6根I/O口线,该键盘就有6个按键,这种类型的键盘,其按键比较少,且键盘中各按键的工作互不干扰。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键盘中的按键灵活的编码。如图所示。最简单的编码方式就是根据I/O输入口所直接反映的相应按键,按下的状态进行编码,称按键直接状态码,对于这样编码的独立式键盘,CPU可以通过直接读取I/O口的状态来获取按键的直接状态编码值,根据这个值直接进行按键识别,这样形式的键盘结构简单,按键识别容易。独立式键盘的缺点是需要占用比较多的I/O口线,当单片机应用系统键盘中需要的按键比较少或I/

10、O口线比较富余时,可以采用这样类型的键盘。其模块电路图如图4所示。采用六个BUTTON 按钮作为抢答的选择按钮,与STC89C52的P1.0-P1.5相连。图3-7 键盘模块3.6、蜂鸣器模块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其图形如图所示. 图 3-6-13.7、控制系统及所需元件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应用电路、存储器接口电路、显示接口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STC89C52是系统工作的核心,它主要负责控制各个部分协调工作。 所需元件:该系统的核心器件是 STC89C52。各

11、口功能:P0.0-P0.3 是数码管的位选口;P2.0-P2.7是数码管的段选口,为其传送段选信号;P1.0-P1.3是4组抢答信号的输入口;P1.4、P1.5由裁判控制,分别是抢答开始复位功能键;P1.6为蜂鸣器的控制口;P3.4-P3.7为选手信号灯输出口;在其外围接上电复位电路、数码管电路、LED发光二极管、按键电路及扬声器电路。电子抢答器用单片机来设计制作完成的,由于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软件编程来完成的,所以采用单片机STC89C52,它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512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

12、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STC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下图为其I/O口引脚图:STC89C52管脚图3.8、整体电路图 图 3-73.9、Lochmaster硬件电路 图3-8硬件电路正面视图与背面视图四、软件设计4.1、程序流程图:初始化部分K5= =0启动中断,数码管开始倒计时若有选手抢答中断停止,数码管显示选手的标号并点亮信号灯结束开始NYYN抢答器主程序流程图 定时器0中断1秒时间到?中断返回N秒加1数码管显示秒值Y 抢答器定时器中断流程图扫 描 键 盘K0键按下K1键按下K3键按下K2键按下扫描停止与K0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及数码管显示与K1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及数码管显示与K2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及数码管显示与K3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及数码管显示YYY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