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4298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找准方法结合语境表达效果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温故知新,能力迁移,你能用理解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方法来赏析句子吗?,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A进行赏析。(4分),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

2、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2010重庆好望角,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参考答案: 这句话用动作描写,(1分)“颤动”一词,生动的写出老人为差点去成好望角而激动和为儿子被绑老伴去世而痛苦的心情;(1分) “深深吸”、 “缓缓呼”形象的写出老人极力排遣心中的悲痛之情,(1分)表现了老人坚强乐观的性格。(1分),找准方法,规范化,表达效果,具体化,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B进行赏析。(4分),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

3、 参考答案: 这里心理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感觉院子太大比喻为穿了松松垮垮的肥裤子,(0、5分)形象生动的写出老人因儿子被绑老伴去世后的心理感受,(0、5分)突出表现了老人孤独空虚、压抑痛苦的心情。(2分),找准方法,规范化,具体化,表达效果,解题思路:,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 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4.揭示表达效果 (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

4、)+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解题方法,友情提示,“语言技巧”包括: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友情提示-规范化,修辞手法 比喻:把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 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对比: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了,友情提示-规范化,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动词,生动地写出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地刻画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实战演练:5、383页 2010广东偷父,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

5、)“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此句用了动作、语言描写,(1分)“伸进”、“翻掏”、“摊开”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2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1分)】 2010广东偷父,找准方法,规范化,具体化,表达效果,(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此句是语言描写,通过描绘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语言,(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的情态,(1分)传神地表现出他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2分)】 2010广东偷父,找准

6、方法,规范化,具体化,表达效果,实战演练:5、384页 2010武汉念你们的名字,15.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排比:作者选定生命初期的三个阶段构成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的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情。 比喻:以“暗礁”比喻病痛,以“扬帆远航”比喻“健康成长”,生动形象地说明医生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的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

7、情。,句子的作用,句子的作用 在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考题,请欣赏某一个句子并说出它的作用,此时好些学生找不到切入点.其实很简单,句子的作用要考虑两方面的作用: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1)、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

8、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9、、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纵观近几年中考,句子作用题在记叙文中都占用重要的位置。句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表现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评价。,1.从内容看:在记叙文性的文章中,从内容来分析的话,句子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在主旨篇中我们提到过记叙文的主旨可以分为: 1)表现人物的品质(写人的文章) 2)揭示某种道理(记事的文章) 3)抒发某种感情(写人或记事的文章) 4)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表现某种主题(记事的文章),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第3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

10、广”。这句话有什么意思? 答:作者用排比的方式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2.从结构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点明中心;或者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 2)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点名题旨,水到渠成;或者与开头前后呼应,突出文章主旨。 3)在文章语段中间,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紧凑连贯。,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驿路梨花的最后一句,作者用陆游的诗句结束全篇:“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样写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答:从结构上看,题文相应,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升华了主题。注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能就句论句,要联

11、系原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3.从表现力来看:应该结合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来分析。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五类,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不同,,我们主要讲的是修辞,我们把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针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做了一个小结: (1)比喻。答题:把比作,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人和物的相似性)的特点。 (3)夸张: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一奇景的惊叹之情。 (4)反复,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

12、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表现为呼吁型的,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5)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6)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 (7)设问:有问有答,一问引起读者思考,一答更能引发共鸣。 (8)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加强语势,层层递进。 (9)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对应的褒义词来答),如:我以孩子的狡猾的眼光,这里狡猾是贬义词,实际上写出了孩子的聪明、善解人意。,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

13、“”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题目我们要三步走:第一步回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步很容易被判断;第二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常见好处,比如说比喻就是更形象生动啊;第三步,结合文章的意思来分析这个修辞放在文章当中的具体的意思。,阅读现代文,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1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作用,如果是记叙文段,首句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代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如果是议论文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段, 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2抓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而是既有关

14、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3抓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的是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4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抓矛盾句。语段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上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7抓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3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

15、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8抓描写句。文学作品中那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段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自然环境以及事件内容;也点明了丰收的事实,衬托了农民满怀希望的心情;还描绘了米行河埠头的脏乱景象,渲染了暗淡的气氛。 9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 10抓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