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4074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化总体规范精品(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及必备文件81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811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同其他行业电子化系统的建设一样,主要是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生命周期法”有时也叫做分阶段建设法或分步骤建设法,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按照时间顺序和所采用的工程方法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阶段或任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或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去实现。通常,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基础,后一个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圆满完成后才能正式开始。因此,通过这种系统工程方法,无论多么大的工程或多么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分步骤分阶段建设成功。系统建设的周期,通常可划分为项目起动、可行性

2、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投产应用和运行维护等八个阶段。如果将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分布在时间横坐标上,而将工作量、人力需求、计算机资源或资金需求等,以垂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可以画出如图8-1-1所示的系统建设分阶段控制图。工作量工作量曲线 人力 计算机资源人力曲线计算机资源起动 可行性 系统 系统 程序 系统 应用 维护 (时间阶段)研究 分析 设计 设计 测试 投产 图8-1-1 系统建设分阶段控制图图中的各种曲线表明:系统建设每个阶段任务所需的人力、计算机资源等都可以给出定量化的估计。所以,每个阶段都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从而保证了任何大系统建设任务的高效完成。银行

3、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由于其业务特点所致,可以划分成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联行清算业务处理子系统、内部管理子系统和新型服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同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又可以再次划分为存款、贷款、储蓄、汇兑等多种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于每种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的建设,都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管理,它是保质保量完成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方法。812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必备文件的含义及作用科学的方案管理法是电子化系统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食品店,与生命周期法配套的方案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周期中的各种文件。按照生命周期法要求,每个阶段的开始都必须以前阶段形成的文件为依据。任何阶段的结束,必

4、须以产生该阶段所规定的文件为结果。仅当这些文件被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后,才能认为该阶段工作的结束,也才可以开始下阶段的工作。因此,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中的必备文件,是具体组织系统实施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向其管理部门提交的重要信息文件,它是开发人员之间、或者技术人员与业务部门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组“通信工具”和管理工作“蓝图”,通过这组文件对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实施科学的方案管理。因此,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必备文件的编写,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的规定,它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在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中,需要形成的文件很多,且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文件,它们要从管理的角度,反映系统建设的过程。

5、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为动手术总结及协调的需要,还必须产生许多详细的技术文件,而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则是在这些技术文件的基础上,总结系统建设各阶段工作的管理文件,文件对象主要是系统建设的各级管理部门及人员。通过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银行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审查系统设计方案、检查系统建设进展情况、监督系统的建设部门按照科学的、规范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系统建设。82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议阶段划分及必备文件821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阶段划分本书所采用的系统建设各个阶段的划分方法,系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目前国内有关单位从事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经验而进行的。金融电子化系统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划分为下述六个阶段:(1

6、) 系统起动阶段;(2) 可行性研究阶段;(3) 系统分析阶段;(4) 系统设计阶段;(5) 系统实施阶段;(6) 系统投产应用阶段。根据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工程规模和建设周期的长短,为了管理方便,对具体系统建设阶段的划分有时可能有些差别,如当系统规模很大时,又将系统实施阶段再划分成程序设计和系统测试两个阶段;而当系统规模很小时,又可能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个阶段合并。但是,系统建设所经历的全过程是基本相同的。因此,这里所述的阶段划分只是指一般而言,各部门应根据各系统的情况,在具体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822 系统起动阶段任何系统项目的起步,通常由三种因素决定:一是领导直接批示,二是业务

7、部门的需求经领导批准后要求执行,三是技术部门提出要求。对于前二者,领导的有关批示就是系统起动的重要文件。对于后者,技术人员应根据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需求,选择那些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生命力的系统项目,结合银行内外环境条件实际,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地收集资料,在基本了解项目建设所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经济条件后,提出项目建设书,向领导推荐建设项目。上级领导的有关批件或经领导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系统建设进行各项准备和安排计划的依据,是系统建设的第一个必备文件。823 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是以系统建设的项目建议书或领导的有关批件为出发点,对所要建设的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的一系列

8、科学分析,是要深入进行各种可行性论证的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对现行金融业务制度的调查和研究,探讨金融电子化的方法和途径,并估计出使用电脑的投资和将来的效益,以决定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应从技术、经济以及营运管理等各方面提出多个可行的候选的方案,并分析各个方案的利弊,为上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提出科学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必须总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系统建设的该阶段的一个重要必备文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工作,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落实各项假设的前提条件,决定系统建设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及其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作

9、为系统建设在该阶段的又一个必备文件。系统设计任务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作为系统建设的依据,可行性研究阶段基本结束。应当指出,可行性研究只适用于那些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或建设投资很大、非常复杂的项目。对金融行业中,国际上已普遍采用的方案,一般不再进行可行性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的有关批示或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就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依据。824 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是在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内,根据计划安排,对现行金融业务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对现行业务中各种工作流程以及处理功能给出逻辑的描述,即给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同时,从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提炼出新系统的功能需求,给

10、出新系统功能需求的逻辑描述。这些需求除包括业务处理的各种功能外,还应包括新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如所需硬件环境为新增设备,还应提交一份计算机系统选型报告,供批准后订货用。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调查分析,从逻辑上分析现行银行制度并设计出新的系统,这一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对整个系统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系统分析阶段结束后,新系统的功能基本确定,这时必须将系统分析的结果编写成系统功能说明书,作为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主要是从业务处理的角度,对系统的逻辑结构进行描述。因此,它是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承诺的一份文件,也是上级管理部门审查及外部协调的依据。825 系统设

11、计阶段系统设计是为实现系统分析提出的系统功能所进行的各种技术设计工作的总称,是设计结果产生出新系统的详细技术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可能由若干个子系统技术设计方案所组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支持系统运行的计算机硬设备环境、原始数据的组织和输入、输出信息的方式和管理、标准化设计方案、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主要建筑物以及详细的实施计划等。系统设计的结果必须总结成系统规格说明书,作为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从系统设计的诸方面说明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及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上级管理部门审查和协调的依据,是下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文件。826 系统实

12、施阶段系统设计方案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即可组织力量进行实施,也就是系统逻辑结构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具体实现。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整个系统实施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规格说明书中实施计划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必须写出实施进度报告,它也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编制实施进度报告的目的是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实施进展情况,反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以便上级管理部门对整个系统开发的进程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来讲,系统实施是一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的分别实现 ,或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甚至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逐步完成。在每个子系统、程序或模块完成以后,都要对该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全面的测试,并将测

13、试结果编写成单元测试报告,仅当所有工作全部完成后,再对系统参数或指标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能否进行试运行。因此,系统测试报告是审查系统实施阶段能否告一段落的系统必备文件。只有通过综合测试的系统才能进入系统应用投产阶段。827 系统应用投产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完成后,经过测试达到设计要求的系统,还不能立刻就取代旧系统投入政党运行,还必须经过试运行,验证系统的有效性,使操作人员适应新系统。只有圆满通过试运行的新系统才能最后取代旧系统,投入正式使用。应用投产作为系统建设的一个环节,通常包括验收、转换、双线操作和大面积推广使用四个阶段。在系统开始试运行之前,首先要由业务部门对新系

14、统进行全面的验收,以检查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系统功能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验收的方法,可以通过系统功能示范表演,也可以通过用户在验收环境下的实际振作,甚至大量的业务模拟,以便用户了解和检查新系统的功能,在用户确认了新系统的功能后,以所提交的书面系统验收报告为系统开始试运行的依据。为了进行系统试运行,还必需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如人员培训、早系统数据的转换、新旧系统双线操作等。所有这一切都应在新旧系统转轨计划报告中标示清楚,以使新系统的试运行在有条不紊的条件下顺利进行。因此,新旧系统转轨计划报告也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必备文件。经过系统试运行,业务部门掌握了新系统的特点,熟悉了新系统的环境。又通过技术人员的

15、不断维护,系统秩序趋于稳定,新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在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有了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新系统的条件就完全具备了。在系统建设宣告结束前,需完成最后一个必备文件系统建设总结报告,并对整个系统建设过程进行总结。系统建设总结报告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系统建设正式结束。828 小结为对系统建设进行科学管理,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全过程,必须完成以下十个系统必备文件:(1) 项目建议书;(2) 可行性研究报告;(3) 系统设计任务书;(4) 系统功能说明书;(5) 系统规格说明书;(6) 实施进度报告;(7) 系统测试报告;(8) 系统验收报告;(9) 新旧系统转轨计划报告;(10) 系统建设总结报告。若所需硬件环境为新增设备,还应编写计算机系统选型报告。83 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内容概述831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系统建设起动阶段完成的必备文件,它是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建设项目的选择必须完全符合金融电子化工程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结合现行金融系统实际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写提纲和内容要求见“项目建议书”。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