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93987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的时间管理课件教学提纲(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空调技术培训 多联机系统施工技术 沧州市制冷学会、沧州制冷空调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所 张树林 13603330291 中国制冷空调门户:http/zlkt.zonglai.mobi 沧州市制冷学会网站: 沧州制冷空调行业门户: www.czzlkt.mobi,前言-多联机的特点,容量自由组合 856 HP 系统简单 设计灵活 室外机位置任意、作用半径大 精确控制室内温度 节能 室内机独立控制、室外机变频 安装简便 可靠性高,多联机施工技术,1、施工部署: 施工前: 主要机具: A机具:型材切割机、台钻、电焊机、真空泵等。 B工具:工作台、台虎钳、气焊、气割工具、管钳、手锤、手锯、活动板手、电

2、锤等。 C其它:钢卷尺、水准仪、水平尺、棉布、石笔、小线等。,多联机施工技术,2、作业条件: A、安装现场:应具备足够的运输场地,清理设备安装地点。 B、设备型号:设备尺寸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相符合。 C、与建设单位、设备生产企业共同进行设备的开箱检验。设备所带备件应齐备有效。资料和合格证应完备,并做好开箱检查记录.,多联机施工技术,4、室内机安装: 操作步骤:决定安装位置标志安装位置安装悬吊支架安装室内机 要点:1、悬吊支架必须足以承受室内机的重量; 2、安装前必须检查并核对设备型号; 3、注意校正管道的布置和走向; 4、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供综合维修用; 5、应留有一检修孔,尺寸不小于4

3、00*400 6、装室内机时应保证有足够的冷凝水管位置。,多联机施工技术,5、冷媒配管工程: (1) 作业顺序:安装室内机按图纸配铜管安装铜管管道置换氮气钎焊吹净铜管调直气密试验真空干燥,(2)冷媒配管三原则,多联机施工技术,一、冷媒配管的支撑 1.横管的固定 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使冷媒配管产生变形(如伸缩和下垂等):为防止配管损坏,应采用吊架或托架的形式加以支撑(标准如下) 配管直径(mm)20以下、20-40、40以上支撑点间隔分别为:1米、15米、2米。一般,应将气管与液管并行悬挂,支撑点的间隔距离根据气管的管径选择,由于流动的冷媒会随运转和工况的变化而发生温度差异导致冷媒配管产生热胀冷

4、缩现象,所以不能将保温后的配管完全夹紧,否则可能造成铜管因应力集中而开裂。,多联机施工技术,2.立管(竖直管)的固定 根据管道走向,沿墙体进行固定,管卡处应使用圆木码代替保温材料,“U”形管卡在木制冷桥外固定,木制冷桥应进行防腐处理。 配管直径(mm)20以下20-4040以上支撑点间隔(m)1.5米、2.0米、2.5米。 3.局部位置的固定 为防止配管伸缩导致局部产生应力集中,一般应考虑在分歧管和端管和墙体贯穿孔附近加以局部固定。,多联机施工技术,二、分歧管组件的安装要求 1).设置分歧管组件的位置时,应注意: 分歧管不能用三通管代替。 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安装说明书确认分歧管组件的型号以及连

5、接的主管和支管的管径。 分歧管组件前后500mm的距离内不能设置急弯(90弯角)或者连接其他分歧管组件。 尽量使分歧管组件的安装位置放置于便于焊接的场所(如无法保证可先预制组件)。 水平或垂直安装分支器,水平夹角应在15角以内。,多联机施工技术,分歧管,多联机施工技术,为了保证冷媒分流均匀,安装分歧管组件时应注意其水平直管道的距离。 a.铜管转弯处与相邻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1m。 b.相邻两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1m。 c.分歧管后连接室内机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见图例:,多联机施工要点,分歧管,多联机施工技术,2)节流部件水平的安装,多联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a.电子节流

6、部件安装时应垂直向上水平安装,禁止倾斜、倒置。 b.电子节流部件与室内外机配管连接时,应用两只扳手操作,以免铜管变形或开裂。 c.电子节流部件与室内外机配管连接时,应采用喇叭口连接,禁止用焊接连接,因焊接产生的热量会经铜管传至电子膨胀阀,导致电子膨胀阀损坏。 d.连接时请注意连接方向(参见电子节流部件上的标贴)。,多联机施工技术,三、铜管存放与保养 配管的搬入及存放 1.搬入施工场地需要注意避免弯曲变形。 2.保存中的铜管必须用端盖或胶带封口。 3.盘管必须竖放,以防止自重引起压缩变形。 4.必须用木支架等使铜管高于地面,以防尘、防水。 5.两端要有防止灰尘、雨水等进入的防范措施。 6.配管在

7、施工现场须放置在专门架、台上,在指定场所专门保管。,多联机施工技术,管封口的正确做法 1.封口做法有两种: 堵盖、胶带封缠(适合于短时间存放)。 封焊(适用于长时间存放)。 注意:铜管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随时封口。,多联机施工技术,四、铜管加工 切管 1.工具 只能用割管器,不能用锯或切割机切割铜管。 2.正确操作方法: 均匀缓慢地转动并不断对割管器加力,在铜管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割断铜管。 3.用锯或切割机切割铜管的危害: 导致铜屑进入管内,很难彻底吹扫干净,有进入压缩机或堵塞节流部件的极大危险。,多联机施工技术,4、管口修整 清除铜管断口的毛刺并清扫管内和整修管端口;便于扩口操作,防止扩口

8、密封面有伤痕。 操作方法 用刮刀等将内侧毛刺去掉,作业时管端口必须向下倾斜,防止铜屑掉入管内。 倒角结束,用棉纱布将管内铜屑彻底清理干净。 不要造成伤痕,以免扩口时发生破裂。 如果管端明显变形时,将其割掉重新加工。,多联机施工技术,5、胀管加工 目的:胀管加工就是把管口扩大,将铜管插入,代替直通,可减少焊点。 要点:胀管连接部位必须保持光滑平整;切管后清除管口内部毛刺。 操作方法:将胀管器胀头插入至管内进行扩管,在胀管完成后将铜管转一个小角度,修整胀管头留下的直线痕迹。,多联机施工技术,6、扩喇叭口 目的:喇叭口用于螺纹连接。 要点: 扩口作业前对硬管必须退火。 切割管子应用管道割刀(不能使用

9、钢锯或金属切割设备,以防止铜管断面过度变形和铜屑进入管 内),要保证断面平齐,以免导致冷媒泄漏。 小心去除毛刺以免喇叭口产生伤痕,导致冷媒泄漏。 连接管道时,必须采用两把扳手(一把力矩反手和一把固定扳手)。 扩口前扩口螺母应先装上管子。 用合适的扭矩来紧固扩口螺母。,多联机施工技术,扩口后应注意: a.涂些空调机冷冻油在扩口的内外面上(以便扩口连接螺母顺利地通过或旋转,保证密封面和受力面靠紧贴合,防止管道扭曲)。 b.喇叭口不允许有裂纹或是变形,否则无法密封或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泄漏冷媒。,多联机施工技术,7、弯管加工 加工方法 手弯曲加工: 适用于细铜管(6.35-12.7)。 机械弯管加

10、工:适用范围较广(6.35-67),采用弹簧弯管器、手动弯管器或电动弯管器。 目的:a.减少焊接接头,节省弯头,提高工程质量。 b.不需要连接件,节省材料。 注意事项 弯管加工时,铜管的内侧不能有皱纹或变形。,多联机施工技术,弹簧弯管时插入铜管内的弯管器一定要清洁。 弹簧弯管时不能做90以上,否则会在管内产生皱纹,很容易产生破裂。 注意不要因为弯管加工而使配管凹陷,弯管截面必须大于2/3原面积,否则不能使用。,多联机施工技术,8、铜管焊接通氮保护 1.目的:防止铜管内壁在高温下产生氧化皮。 2.无保护焊接的危害: 钎焊时没有足量的氮气充入正在焊接的冷媒管道,铜管内表面就会产生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11、就会造成冷媒系统的堵塞,导致压缩机烧毁,空调效果不良等各种故障。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钎焊时必须持续向冷媒管通入氮气,并确保氮气流经正在操作的焊点,直至焊接结束,铜管完全冷却为止。充氮保护图如下:,多联机施工技术,冲氮焊接保护图,多联机施工技术,3.操作要点 焊接时氮气压力控制在0.2-0.3kgf/cm左右。 使用气体必须是氮气,禁止使用氧气以免发生爆炸危险。 必须使用减压阀,通入的氮气压力应控制在0.2kg/ cm左右。 选取合适的氮气通入位置。 确保氮气的路径流经正在操作的焊点。 氮气通入位置与焊点间管路较长时,应确保足够的氮气通入时间,确保在焊接位置的空气被完全排出。 焊接完毕持续通入氮

12、气直至管道完全冷却为止。 焊接工作宜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尽可能避免倒焊。,多联机施工技术,4、吹污工序 1.将压力调节阀装在氮气瓶上,所用气体必须是氮气(假如使用聚四乙烯或二氧化碳会有冷凝的危险,用氧气会有爆炸的危险)。 2.将压力调节阀出口端与室外机液管侧的通入口用充气管连接起来。3.用盲塞将室内机A之外的所有液侧铜管接口(包括B机处)堵塞好。 4.打开氮气瓶阀,再通过调节阀逐步加压至5kgf/cm2 。,多联机施工技术,系统吹污的具体操作 1.手持合适的封堵材料(比如木块包白棉布)抵住室内机气侧主管管口。 2.当压力增加到手无法抵住时,突然释放管口(一次吹洗)。 重复以上1、2步骤进行重复

13、吹污(进行多次吹洗) 3.吹污的顺序:当管路已连成系统后,吹污的顺序是由远到近。即相对于主机而言,从最远端的管 口开始,依次向主机方向操作(即顺序为-)。 如下图:,多联机施工技术,吹污顺序,多联机施工技术,9、 系统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的目的及操作顺序 目的: 查找漏点,确保系统严密无泄漏,避免系统因冷媒泄漏而出现故障。 操作要领:分段检验,整体保压,分级加压。 气密性试验操作顺序 1).室内机配管连接好以后,将高压侧配管端口封焊好。 2).将低压侧配管与表接头焊接好。 3).从表接头处缓慢充入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多联机施工技术,4).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将低压球阀与低压侧配管焊接好,

14、将高压阀与高压侧配管连接好。 注:绝对不能先将低压侧配管与球阀连接好后,再从球阀处充入氮气(即不能直接对球阀打压),否则将损坏球阀,使氮气从球处漏入室外机系统。,多联机施工技术,10、气密试验操作 1)气密试验时应确认气体管、液体管两个阀门是否保持全闭状态,另外因氮气有可能进入室外机的循环系统内,所以加压前应对阀门再增固(气体管、液体管阀门均要增固)。 2)各个冷媒系统,一定要从气体、液体两侧按照顺序缓慢的加压。 3)气密性试验必须使用干燥氮气做介质。加压分段控制如下: 第一阶段3.0 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可发现大的漏口。修正后无压降。第二阶段15.0 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

15、可发现较大的漏口。第三阶段R22:28.0 kgf/cm2(R410A:40.0 kgf/cm2)加压24小时以上,可发现微小漏口。 注:对于采用R410A冷媒的系统,第三阶段保压压力值为40 kgf/cm2。,多联机施工技术,11、真空干燥工序 真空干燥方法 真空干燥因不同的施工环境,有两种方法:普通真空干燥、特殊真空干燥 1).普通真空干燥工序 真空干燥(第一次)时将压力测量仪接在液管和气管的注入口,将真空泵运转2小时以上(真空 泵应在-755mmHg以下)。 若抽吸2小时仍达不到-755mmHg以下时,证明管道系统内有水份或有漏口存在,这时要继续抽 吸1小时。 若抽吸3小时仍达不到-75

16、5mmHg,则应检查是否有漏气口。 真空放置实验: 达到-755mmHg即可放置1小时,真空表指示不上升为合格;指示上升,表示内 有水份或有漏气口。 抽真空操作应从液管和气管两方同时进行抽吸。(室内机内附有各种机能的零件,可能在中途阻 断)。,多联机施工技术,2).特殊真空干燥工序 该真空干燥法,使用在以下情况: 吹洗冷媒管时,发现有水份。 霉雨天进行工程,管道内有可能侵入雨水时。 工程时间长,管道内有可能侵入雨水。 在工程中,管道内有可能侵入雨水时。 特殊真空干燥工序如下: a.真空干燥(第一次),2小时抽吸。 b.真空破坏(第二次),将氮气充填到0.5Kgf/cm2。 因氮气是干燥气体,故进行真空破坏时可起真空干燥效果。但水份过多时,这种方法不能起彻底的干燥作用。因此,冷媒配管工程时,特别要注意防止水的进入和冷凝水形成。 c. 真空干燥(第二次),1小时抽吸。 判定: 达到-755mmHg以下为合格,2小时内达不到此水平,则重复“真空破坏真空干燥”工序。 d. 真空放置实验,1小时,压力不反弹为合格。,多联机施工技术,12、冷媒追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