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3434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教学提纲(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章 多民族與多文化的交流,第一節 胡化與漢化 第二節 多民族文化的融匯 第三節 佛教的中國化與道教的發展,章目錄,2,第一節 胡化與漢化 P.81,魏晉南北朝的胡化與漢化 從華夷一家到夷夏之防的大唐帝國,本單元重點,Lungteng,節目錄,3,一、魏晉南北朝的胡化與漢化,經濟型態與胡、漢的界線 p.81 1. 經濟型態 A.先秦時期:雜居農業與游牧並存 B.戰國以後:氣候變動專業化游牧 2. 胡漢界線秦朝修築的長城線 A.是區分胡漢的文化界線 B.農業與游牧之間的過渡地帶成為漢 人胡化與胡人漢化的前哨站,Lungteng,4,戰國到漢武帝時期農牧界線變遷圖p.82,胡人強大時,往往南

2、下,游牧黃河以南,漢人強大時,在游牧地區屯田,6,7,8,9,二元政治與胡、漢的互動 p.81 1. 二元政治 A.原因 a.胡人君主入主中國以漢文化正統 自居,爭取漢人支持 b.以本族舊制統治族人保有本族人 民的擁護 B.又稱:雙軌政治,Lungteng,10,2. 胡漢互動 p.82 A.北方胡人君主漢化 a.後趙石勒(羯) 重用漢人,建立 制度,人民生活比西晉末年時好 b.前秦苻堅(氐) 一度統一北方 c.鮮卑慕容政權(慕容皝) d.涼州張氏政權(張軌) B.因漢化過快而引發衝突 a.北魏太武帝崔浩事件(國史事件) L-5 b.北魏孝文帝太子謀反、六鎮之亂 c.東魏北齊胡漢衝突不斷,被胡

3、漢融合的 北周消滅。,Lungteng,11,後趙為羯族石勒所建。以淮水與東晉為界初步形成南北對峙局面。330年石勒稱帝。採用胡漢分治政策。 P.82 石勒初起時對西晉王公卿士塢堡主及士大夫多加殺戮。以後則在俘虜中區分士庶將士族集為“君子營”以示優待。石勒恢復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制度使士族取得了特權。石虎即位後也肯定士族特權。 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在其統治期間軍旅不息眾役繁興刑罰嚴酷起義不斷發生。349年石虎病死諸子爭立互相殘殺。350年石虎養孫漢人冉閔乘政局混亂自立。,整理http:/library.mit.edu.tw:8080/Content.asp?ID=51477,12,魏晉之

4、際鮮卑慕容氏自遼西遷於遼東北。294年其酋長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開始了定居的農業生活。子慕容皝()繼立。於337年稱燕王建燕國史稱前燕。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統治。前燕政權循魏晉九品官人法肯定士族特權承認塢主壁帥勢力。境內大族勢力有所發展。又興立學校培養統治人才。慕容皝時能留意農桑興修水利國勢日盛。後來政治腐敗矛盾交錯終至亡國。 P.82,整理自http:/library.mit.edu.tw:8080/Content.asp?ID=52176,13,前涼 P.82,八王之亂後,西晉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紛紛前來避亂。張氏子孫世代據守涼州,人

5、民生活比較安定。漢人士族在那裡傳授儒學,保存了中原失傳的一些經籍和學說。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為西北漢文化的中心。,14,崔 浩 事 件(國史事件) p.82,起因 A.北魏明元帝急於遷都河北鄴城 崔浩極力勸阻 B.崔浩想重定北方世族等第以壟斷官位 遭寒族與鮮卑貴族聯手反對 太武帝的藉口:崔浩撰修北魏國史暴 揚國惡,譏詆鮮卑祖先 結果:崔浩舉族遭誅滅,Lungteng,15,東魏、北齊的胡漢衝突 p.83,背景:高歡統治集團核心多為六鎮軍戶出身 A.須高唱大鮮卑觀念提倡鮮卑文化 B.又要調和胡、漢關係 從優勢轉為劣勢 A.胡漢衝突不斷 B.均田制敗壞土地兼併嚴重 西魏 北周集團取得優勢 A.

6、成功融合胡漢 (關隴集團) B.文化融合路線才是大勢所趨,Lungteng,上一頁,16,鮮卑貴族元顯隽的墓誌銘,其姓氏本應姓拓跋,此處以改姓元,籍貫也改為洛陽,17,中原地區胡化趨勢 p.83 1. 情形 A.西晉胡床(椅子的前身) 、貊槃(盤)(食案)、 羌煮(羌涮肉)、 貊炙(東胡的烤肉) 、 以氈為貊頭及絡帶、褲口 B.北齊官員學習兩種文化,兩面討好 顏氏家訓:中國口音南染吳越,北雜夷虜 2. 漢人食衣住行胡化 A.食胡椒、胡餅、胡羹、酪乳、奶酥 B.住使用胡床等高足家具傳統用席、跪坐 C.樂胡服、胡歌、胡舞、胡樂、胡戲,Lungteng,18,貊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 P.83 +

7、9 據齊民要術介紹: 羌煮原是羌人的一道菜,吃法是將精選的鹿肉煮熟后切成塊,蘸()著各種調料製成的濃汁吃。 貊炙是貊人發明的一種烤乳豬,做法是用火慢烤,一邊烤,一邊往上洒酒抹油,烤熟的乳豬色澤鮮麗,呈琥珀()色,入口即化,汁多肉潤,是上等美味。,19,胡床 p.83,http:/www.antique-chinese-,http:/www.t-,20,新將唐墓出土之陶製麵點,具胡人飲食風味,單元重點,21,大唐帝國內部的民族融匯 p.83 -5 1. 胡漢融合華夷一家 A.五胡到隋唐已不見於史冊記載 融合成新漢族 P.84 B.隋唐皇室為胡漢融合的關隴集團 a.隋唐皇室具有胡人(鮮卑)血統 b

8、.唐太宗氣度恢弘:自古皆貴華夏, 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c.唐太宗任用外族擔任文官、武將,二、從華夷一家到夷夏之防的大唐帝國,Lungteng,22,c.唐太宗任用外族擔任文官、武將 p.84 +12 如日人朝(晁)衡(文官)、 阿拉伯人李彥昇(進士及第) 、 突厥人哥舒翰、 契丹人李光弼、 高麗人高仙芝等,長安出土之胡人俑,Lungteng,23,由於唐室不重夷夏之防,異域文化在中國流行。 P.84 +12,民間:胡樂、胡舞。 朝廷:正式典禮也以胡曲是尚。 娛樂活動:擊鞠(馬球)、繩技、雙陸等。 服飾:受胡風影響,較為開放。 婦女行為與裝扮:大膽開放。,24,擊鞠(馬球),25,打馬球,2

9、6,胡旋舞,27,胡旋舞,白居易對胡旋舞的描述: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舞,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萬周匝無已時。,wmv,wmv,28,胡騰舞,:82/gate/big5/,29,胡服p.87,30,雙陸(棋戲),31,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圖,32,唐朝服飾文化 P.84,服飾文化:集各地風尚之大成 A.披帛:仿自中天竺的披肩 B.簪步搖:源自波斯流行的耳環 C.小頭鞋履窄衣裳:西域時尚 D.半胸酥嫩白雲繞、粉胸半掩擬晴雪: 印度的流行風,33,2.夷夏之防 P.84 -9 A.背景:安、史(胡將)勢力盤據的河朔 地區(河北),胡化深,漢化淺 B.唐中葉以後,夷夏之

10、防呼聲漸高漲 原因:a.安史之亂(胡人造反) b.邊族不斷挑釁 例如:韓愈諫迎佛骨,34,大唐帝國與外部的文化交流 p.85 1. 唐帝國的盛衰與周遭外族的盛衰有深刻 的互動關係 A.隋末唐初:李淵起兵初,曾向東突厥可汗 稱臣免除後顧之憂 B.唐帝國強盛時:西、北外族君長紛紛入貢 C.唐中衰後:a 飽受邊族勢力擴張威脅 b.聯某一外族牽制另一外族 D.中唐以後:a.聯合回紇或南詔牽制吐蕃( ) b.與回紇實施絹馬交易 與吐蕃實施茶馬交易,Lungteng,35,唐代盛世疆域圖,36,突厥,隋唐年代,北方最強大的部族是突厥,原居於今阿爾泰山一帶,是匈奴的別種;崛起於南北朝的末期,據地東起遼東,西

11、迄裡海,經常南擾,為中國北邊的大患。,37,一、東突厥,隋文帝時,先使用離間政策,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繼又行遠交近攻之計,削其勢力,迫其稱臣。 隋末,東突厥占據大漠南北,當時割據北方的群雄,無不與之交結,奉為上國。 唐初,東突厥頡利可汗悖傲驕橫,求請無饜,曾兩度逼臨長安,太宗患之。因利用東突厥連年雪災、內部分離之際,命李靖率領大軍乘機滅之。一時,唐威大振,西北君長紛紛歸順,向太宗上天可汗的尊號,推戴為盟主。,38,西突厥,西突厥占有蔥嶺東西之地,於西域勢力最強,玉門關(甘肅敦煌縣西)以西各國都聽它指揮。 高宗初年,為蘇定方所討平,西突厥西走。,39,回紇,回紇亦匈奴苗裔,位於突厥之北。在唐玄宗

12、時,攻取東突厥故地,成為塞北第一大國。後以助唐平安史之亂,持功而驕,每對內地進行搜掠,甚至聯合吐蕃內犯,肆意勒索,唐代府庫為之空虛。 德宗時,改名回鶻(音),並與唐室和親,從此,維持了十年的和好關係。至宣宗,為來自北方的蠻族黠戛斯所破,才消除了唐代近百年的北邊大患。,40,吐蕃( ),吐蕃在今西藏。唐初,其君長棄宗弄贊有勇略,國勢驟強。 貞觀中,唐妻以文成公主,弄贊漸慕華風,中國文化及佛教因而傳入西藏。弄贊卒,吐蕃不時北侵,清海及甘肅邊地多為所有。 宣宗時,河西吐蕃為當地義民張議潮結合漢人所逐退,西北邊患始告平息。,41,南詔,隋末唐初,在今雲南分布有六個大部落,史稱“六詔”(“詔”之意即王)

13、。蒙舍詔地處各詔之南,故又稱南詔。至唐玄宗時,統一六詔,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 750年,南詔背唐而附吐蕃。唐調兵徵討為南詔所敗。安史之亂起,吐蕃東進,唐無力應付西南,南詔乘機擴展疆土,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 794年,南詔又因徵兵問題與吐蕃決裂,與唐恢復盟好,並與唐聯軍大敗吐蕃,接受唐的“南詔王”的封號。,http:/library.mit.edu.tw:8080/Content.asp?ID=52082,42,南詔2,9世紀中葉,吐蕃政權瓦解,唐朝國力也十分衰弱,南詔既無西北後顧之憂,對唐境的侵擾更為頻繁,成為晚唐最嚴重的邊患。,43,雲南茶馬古道,上一頁,44,2. 邊族接受

14、唐文化程度不同 P.85(L-5) A.唐化程度很深:新羅、日本、越南 B.保有本族文化:突厥、回紇、吐蕃 a.西突厥被唐高宗蘇定方打敗後 西遷融入回教世界,其後裔建立塞爾柱 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b.回紇進入西域成維吾爾族祖先 c. 吐蕃吸納尼泊爾的佛教 塑造獨樹一格的西藏文明,Lungteng,45,新羅-君子國,隋唐的文治武功影響:新羅最著 (1)中央與地方政策均仿自中國,宰相府 名為執事府,下設六部 (2)耕稼、婚禮、喪葬等社會習俗也與 中國近似,經常派遣子弟大臣入唐, 因此文教興盛 (3)唐玄宗因新羅知書達禮,有類中華, 而號之為君子國,46,越南 P.85 -4,A.秦始皇已在越南設

15、象郡,首先將之納入版圖 B.漢武帝設立交阯、九真、日南三郡,漢字已 逐漸在越南傳播 C.五代漸脫離中國獨立 D.歷代王朝仍沿襲中國的制度 a.政治:如制朝服、立社稷,並舉辦科舉。 b.文化:曆法、醫學、思想方面無不受中國 影響,史書也用漢字來記載。 c.社會生活:一般風俗習慣,無不受中國文 化的影響,47,西藏密教,最初藏族人信仰它們的原始宗教苯()教。 西元7世紀,西藏吐蕃王朝的國王松讚幹布大力吸收外來文化,並從印度引入了佛教。松讚幹布先後與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聯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帶了一尊佛像到西藏,修建起拉薩的大、小昭寺,隨同前來的佛教僧人開始翻譯佛經,佛教開始從尼泊爾和漢地傳入西藏。後來更是禮遇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入藏弘法,結果融合了西藏原始宗教缽( )教(苯教),創立了西藏密教(紅教) 。,:82/feitures/qctlwh/ls/t20060628_266475.html,:82/feitures/qctlwh/zl/t20060630_268322.html,48,Lungteng,藏人每日必備的飲料酥油茶,單元重點,49,第二節 多民族文化的融匯,陸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天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