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3423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讲课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探索与思考,龙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室 康少勇,“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核”,“考核要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 考试仍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考试和命题?是继续沿袭着以往对照课本例题和练习进行命题,让每个学生考出“效果”,老师考出“水平”,家长考出“放心”?还是应随着时代发展、课改需要而更新命题指导思想,与新的课改相呼应呢?,“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核”,课改年级的命题和考试,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既考虑如何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体现。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在命题内容的设计上,力求体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

2、数学的魅力,改变以往考试“严肃”、“紧张”的气氛,消除他们考试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感,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在强调能力的同时,并没有弱化知识技能目标。尽可能减少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能够达标的内容;尽可能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尽可能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一、突出情境性。,例1、夺红旗可要算对下面口算题,才能游森林公园。枯燥无味的口算题变成了游玩的“门票”,多有吸引力啊!他们一定会很细心口算的。 例2、森林公园真美(图略) 填上合适的数才能开花。 房子后面有多少棵大树呢? 这儿有多少磨菇?,二、凸显人文性。,例5、试题是看望爷爷、奶奶。(试卷上呈现一些实物) 胖胖到商店买了14元礼品,送给爷爷奶奶。他可能买

3、哪些礼品? 例6、来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在收拾房间,胖胖帮助收拾房间: 这一试题内容的设计体现了帮助老人,热爱劳动的思想及分类知识,学生动手实践和生活能力都间接从这幅图中得到考查。 例7、爷爷说胖胖是懂礼貌、爱劳动、爱学习好孩子,爷爷考胖胖:(图略)把数数、方位、生活中的时间等知识,穿插在愉悦自信的情境中。,二、凸显人文性。,在试卷的一开始可以加上一段热情洋溢的卷首语,如: “学习了表内乘法这一单元,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请你来试一试吧!” “学期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走进收获的季节”; “认真答题,祝你成功!” 也可在试卷中 穿插一些“友情提示”之类的标题语: “认真算算,相信你最棒!” “想

4、好再填,一定能成功!” “仔细判断,明辨是非”。 “仔细看,你会有更多收获!” “加把劲,快成功了!” 结尾语: “友情提醒:祝贺你完成答卷,请仔细检查一遍。 总结语: “恭喜你,做完了,是不是需要再检查一遍呢?”。,三、设计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能让学生探索发现,同时启迪学生思维。这类试题的设计,影响着教师平时教学的走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深刻地体会课标过程中,试卷的命题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解答方式。大胆尝试设计开放性试题。这种命题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三、设计开放性。,例8

5、、 分析:这道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结果一共有25个方木块,但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不一样的。现摘录几种: 333-2=25 332+7=25 33+33+7=25 92+7=25 93-2=25 82+9=25 73+4=25。,三、设计开放性。,例9、用“2、3、6、4”四个数,添上加、减、乘、除号后可以得到什么数? 分析: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后的一道单元试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可以是 62=3 3+3=6 64=24; 64=24 3-2=1 241=24; 36=18 18+2=20 20+4=24; 6+4=10 10-2

6、=8 83=24; 34=12 26=12 12+12=24 学生想出了5种方法,既保持巩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又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学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三、设计开放性。,例10 、 (1)请你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 (2)你能画一些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现摘录学生的作业:,三、设计开放性。,例11、佳佳超市玩具大减价,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计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例12、用“15”编一个故事。 例13、写出=16的算式(写对一个1分)。 例14、 下图中线段AB是这个圆的半径吗?请简要写出你判断的方法。(图略) 例15 、 简要写出求鼓形

7、鱼缸容积的办法。(或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办法),四、体现应用性。,例16、 我和爸爸、妈妈玩猜数游戏等。(把找规律变成游戏)。 例17、 你知道下列现象中,哪是平移现象,哪是旋转现象吗? a、方向盘的转动 b、打扫卫生拖地 c、钟摆的运动 d、电风扇的旋转 例18、 7:00 东方时空 9:05 少儿节目 18:05 文化长廊 19:00 新闻联播 19:38 焦点访谈 然后布置问题: (1)小方吃早餐,他爸爸正在看东方时空节目。 小芳大约几点吃早餐? (2)小芳8:20做作业,她想看少儿节目,她能做多少分钟作业? (3)文化长廊节目到新闻联播节目有多少分钟?,四、体现应用性。,例19、张老师

8、有50000元钱,准备存入银行,待3年后买房子用。下表中是几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请你帮张老师选择一种合适的存款方式并算出到期他实际能得到多少利息。 例20、大厅正中立着一根圆石柱。你有什么办法能求出这根石柱的直径?请简要说明。 这一命题方式一改以往呆板测试知识形式 ,既检查了学生知识技能,还让学生根据学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还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而且有利于信息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态度,掌握知识程度。,五、降低计算难度。,适当降低计算的繁难程度,多数的数据较为简单,易口算。重在考查学生对计算法则、方法的掌握和认真、熟练程度,加强对口算

9、的检测。 例21、计算器上“4”键出现功能故障,你还能用它计算出 34687 的结果吗?将你的计算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六、增加灵活性。,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对有关概念的灵活运用情况,不助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例22、(四年级判断题)走完同一段路,小强要走60步,小文要走65步,小文的平均步长比小强大。 例23、(四年级选择题)A、B分别是长 方形长边的中点,把长方形如图分为 甲、乙两个部分.(图略)那么这两部分的 周长是( ),面积是( )。 甲大 乙大 相等 例24、用估算检查下列各题积的最高位正确的是( )。 6928=4 4594=1 2968=6,七、增

10、加考查过程性的内容。,体现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促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会技能、形成能力,而非简单传授结论。 例25、把一分硬币一枚一枚地叠起来,如果叠到1分米高,那么这些硬币大约有一元。 例26、 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 )。 长方形更长 平行四边形更长 一样长 无法确定 例27、为了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我们是用剪、拼的办 法把圆转化成近似( )的图形来研究的。,七、增加考查过程性的内容。,例28、根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你能列乘法算式吗?会用图来画一画,表示它的含义吗?摘录部分学生的解题过程:,八、降低应用题的繁难程度,适当改变 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出现

11、适量的开放题 。,例29、(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性): 下面是某校办工厂提供的一组信息: 要完成4500套教具的制作任务; 计划每天做300套;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75套; 计划15天做完; 工厂效益好,产品质量高。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实际完成任务要用多少天?,九、逐步增加考查思想、 方法、能力的内容。,可以在试题中出现少量的探索、推理、提问题等试题。这些试题考查的不是停留在记忆和判断的层面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数学素养,在新情境中展示(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其他相应的能力之目的。 例30、请你再提出一个用

12、乘法计算的问题。 例31(面积公式适用性的猜测探索) 你能观察出上图中面积相等的图形有 。 能不能用公式“(上底下底) 高2”计算三角形面积?用图中三角形来验证: 三角形面积 cm 三角形面积 cm 因为计算结果和实际 ,所以你的看法是 。,九、逐步增加考查思想、 方法、能力的内容。,例32、可能性、游戏公平的探索: 小明手中有4、7两张牌,小华手中有3、5、6三张牌。规定每人各随意摸出一张牌,谁的数字大为胜。 你猜想谁可能获胜?为什么?(写出你自己真实的想法) 请在下表中列出这项游戏的各种可能结果。 有此可知,小明获胜的可能性是(),九、逐步增加考查思想、 方法、能力的内容。,例33、孙老师

13、要用10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22.8元买了4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钢笔,每枝钢笔2.6元.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 例34、商店卖出一些家用电器如下: (1)小明家想买3部电话机,需要多少钱? (2)商家推出购物满1000元可以参加一次抽奖。那么买一部手机和一只电饭煲能参加抽奖吗? (3)如果你想参加抽奖,你可以怎样购物?,九、逐步增加考查思想、 方法、能力的内容。,例35、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你需要帮助吗?如果需要请你自主选择以下信息? 1、 可以用量角器量。2、可以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十、注意中小学教材衔接。,在高年级应加强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力的测试

14、等(解法“限定”或“不限定”)。,十一、评卷过程也要体现新理念。,在评分标准与评卷要求的制定上也要体现新理念,体现对教学的导向。评卷中要抓住考查的主要方面,尽量避免因不合理的人为规定、约定俗成而扣分。平时从严,考时从宽。这同样也是重要导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反思,我们的教研员和老师在小学数学考试命题方面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某些与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不相符合的地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对题型的变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在对命题误区的思考作一下介绍和分析:,误区1、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只关注试题的结果,对思考过程比较忽视,在考试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机械再现所学

15、知识。如“请你计算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15个2是多少?”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只注重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熟练程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当然这种题目并不是不能出,这里说的是“量”的问题。,误区2、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的数学试题,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考查,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多数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呈现,如:“26=12口诀:( ),35=15口诀:( )。”“183=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这种试题,无法检测学生对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和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只是让学生背诵默写了这些知识,其实学生是不需要记住概念的,只要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

16、可以了。,误区3、学生的探究过程无法展现。,传统的数学考试命题设计,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常常不多也不少,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形成“题目中的条件一定有用,而且总是不多不少”的想法。如“菜场运来126千克青菜,运来的南瓜是青菜的3倍,南瓜比青菜多多少千克?”这类试题问题的结构明显,数学意义明确,学生凭借思维定势,看到“比谁多几,比谁少几”马上想到用加法或减法计算,使得学生用于数学抽象的思考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被压抑了,这样的解题过程,一味的应试,使学生失去了探究的机会。,误区4、将考查基础知识等 同于考查机械记忆。,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每一套试卷要有足够的所谓“送分题”,以此来降低难度。“送分”的办法一般是用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直接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简单呈现和机械组合。相当一部分命题机械、重复、没有价值。如: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