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3419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 进步主义运动B.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C. 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D.学科结构运动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 D.克伯屈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2、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 )A.“经验论”思想B.“兴趣论”思想C.“文化论”思想 D.“泛智论”思想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工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D. “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

3、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 D.轮形课程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背离取向9.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 )A.活动兴趣B.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D.实践兴趣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4、的理论基础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13.帕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计划主要包括三种措施,分别是作业安排、实验室和( )A.及时反馈B.个别指导C.成绩记录D.合作学习14.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终

5、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15. “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A.课程变革B.课程采用C.课程计划D.课程实施1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主体B.资源C.脚手架D.意义建构17. 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B.统一论C.平行论 D.超越论18.“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9.“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

6、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 )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20.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B.实验教学论的出版C.大教学论的出版 D.爱弥儿的出版2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教育家是( )A.皮特斯B.麦克尼尔C.斯腾豪斯D.斯皮伯格2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 )A.随机性B.活动性C.连续性 D.积极性23. 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B.呈示C.展示 D.口述2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 D.回应模式25. 18

7、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A.学科课程 B.STS课程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26.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的教育家是( )A.布里格斯 B.麦克尼尔C.维果茨基 D.裴斯泰洛齐27. 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 )A.个性原则B.合作原则C.自然原则 D.兴趣原则2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认为“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A.自我完善B.兴趣发展C.德性养成 D.持续生长29.“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课程是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学生有机会

8、学习的东西”;“课程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以上观点强调课程是一种( )A.制度课程B.体验课程C.理想课程D.正式课程30.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A.爱弥儿B.爱的教育C.教育漫话 D.理想国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P1832.简述科学、艺术、道德整合的基本内涵。P18233.列出三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及其代表人物。P325-32934.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P2183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的基本内涵。P105-106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

9、4分)36.班级授课组织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P25937.结合实际论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P357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38.以下是一则“荷花淀”的教学设计:第一步,学生自读荷花淀全文,总体了解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步,学生读后思考:本文哪些方面可作为学习主题?本节课又可以哪一方面为学习主题?自己定向后,交给小组讨论,最后全班讨论。教师不作任何指示和暗示,只作组织者和倾听者。全班形成的共识是:本文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值得学习,其中形式更突出一些,所以本节课以艺术特色为学习主题。艺术特色中,又以景物描写、语言描写为研读主题。学生中个性化的研读主题则有细节描写、选材构思、全文

10、风格等。 第三步,引导。由于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学习小说,所以教师作些研读方法上的引导:1.研读时要找一些典型的句段,深入地品味欣赏,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2.欣赏后要能表达出感受,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要能用散文化的情感性语言表达,而不能用“这说明”之类的理性化语言抽象地分析。使得自己阅读本文是一种享受,人家听了你的赏析也是一种享受,能激起听者阅读荷花淀的兴趣,也想一读为快。第四步,学生带着定向的主题和研读方法开始研读欣赏,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进行探索。课堂上给他们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品味欣赏。 第五步,每位同学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研读感受,然后相互讨论补充。

11、各组同时进行。 第六步,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每位代表发言结束后,班里任何一位同学都可自由发言,或点评,或补充,或纠正。教师只作为认真的倾听者,对任何发言都表现出鼓励和赞赏的神情,以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在学生比较充分地对荷花淀一文的艺术特色研读讨论的基础上(有十之七八乃至十之八九),教师作最后的引导。这引导不是下结论,更不是发布标准答案(文学欣赏没有标准答案),而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员,谈谈自己对荷花淀艺术特色的研读感受,让学生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这则教学设计反映了什么教学思想?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及教师的作用。 (p205 自主型教学方法,反

12、映了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也可以说是非指导性教学,特征P142教师是促进者)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2.“中间语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施瓦布 D.奥苏伯尔 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 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

13、与个别统一 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4.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学术性,科学性,范例性 C.情境性,理解性,范例性 D.创造性,主动性,范例性 5.“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 ) A.课程与教学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6.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7.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 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