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用典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3417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中用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词中用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词中用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词中用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词中用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中用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中用典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词中的用典,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中用典的相关知识; 2、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及寓意。,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2013新课标卷1)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

2、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高考真题回放,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解析:颔联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但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既是诗人官场受挫,仕途不顺,对前途的迷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人生价值的怀疑,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3、,(2011江西卷)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 答: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高考真题回放,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酒阑:酒尽。 (2010全国卷II) 颈联化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一个“烂柯”的典故:晋朝时人王质到信安郡石室山伐木,一个童子与一个老者在下棋,于是走进前观棋。童子把一颗状如枣核的东西给王质含在嘴里,使他觉察不到饥饿。过了不久,童子说道:“你还不走?”王质一看,自己带来的

4、斧柄已尽烂。回到乡中,发现时光已过去了数百年,与自己同时代的人都早已不在了。王质回到乡中的感受,正与诗人被贬离朝廷数年之后的感受相近。诗人离京虽无百年,然而朝中的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复是当年他离开时的那样了。此时的欧阳修也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用“烂柯”这个典故轻轻描画,人事变迁的慨叹之感便已甚为深重,却也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出世隐逸的向往。,高考真题回放,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既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又是诗歌的一种间

5、接抒情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弄清用典,就是为欣赏古代诗词扫除“路障”。,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自学检测,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6、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1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箸(zh):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

7、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6)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8、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 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子季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求田问舍:购买田地和房舍。据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9、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 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 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合作探

10、究,1、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3、辛弃疾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张翰、许汜的典故则是表达: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会像张翰、许汜一样,因为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危难之际。“休说”、“怕应”暗示了词人对那些只知贪图安逸、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的鄙弃。表明自己忧心国事,想要有所作为。 化用恒温的话则是要表达: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11、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4、李商隐在贾生中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故事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批判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慨叹自己空怀政治理想和抱负,满腹治国之经纶却怀才不遇。,2、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长风破浪会有时,坚信终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一、用典的分类,事典,言典,即引用历史故事,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

12、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即化用前人言辞或诗句,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二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课堂小结,二、用典的方法,明用:直接点出人或事来。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的张翰、许汜的典故均属明用。,暗用: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暗用吕尚、伊尹典故。,正用:“直用其事”,典故的意思和作者本人的意思是一致的。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化用桓温的话。,反用:“反其义而用之”,典故的意思同作者本人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李商隐贾生中“问鬼神”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宋之

13、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 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试分析诗中的用典。,课堂练习,尾联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喻友人的怀才

14、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第三联用孙楚和屈平的典故,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常见典故及寓意,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折腰:宋书

15、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5、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6、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7、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

16、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8、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9、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课后作业,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注: 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 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