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93403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教程文件(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北京市崇文小学 白淑兰 2010.10.22,一、课堂是什么?,教室? 田间呢? 厂矿呢? 生活圈? -落实发展目标的平台,二、课堂教学是什么?,教什么?怎样教? 学什么?怎样学? -教师落实目标做了什么?,三、教师在课堂中要做的必然思考到之前的准备-教师的备课,教师备什么?怎样备?,“备学生”不能不问的五个问题 学生原来学了什么? 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需要准备什么,准备多少? 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是什么?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各是什么?,教材: 教材选用年段性思考 教学内容与课型选择 课型与培养学生素质的关系,怎样应用?,弄清几个主要内

2、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核心概念与基本概念 名词概念与动词概念 真假知识结构问题 真知识结构的建立过程 目的-手段结构(围绕学科性质和意义) 知识与情节的问题,四、备课变为上课的能力-教师思考能力的转变;教师的说课,说课的意义,讲课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以达到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的目的,是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形式。 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说课,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施的现状进行说课; 说课时根据时间长短精心选择若干教学片段为说课的素材; 教学片断是对教学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注重把课前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有

3、机结合; 注重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中的体现和落实.,说课的主要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评价 根据说课的几个基本环节阐述为什么这么教?教的怎么样?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又来回答问题; 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准备教学课件、软件、教具与学具等。,说教材: 本节课在教材单元和整体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前后联系是什么? 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说深,说教法、学法: 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心理特点、思维特点、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如何? 为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选取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会怎样?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什么这样做? 是否符合教学

4、实际,实效性和操作性如何? 说实,说教学过程:说课中的重要环节 突出重点解决和难点的突破,抓住关键的理由和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整体教学思路这样做的动机,理论支撑是什么来说明,体现教师如何优化课堂结构、驾驭教材、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 本节课教学板书设计,设计的用意,作业的设计与用意? 说精,说教学反思,本节课与已往课的不同与特色之处。 什么地方好,好在哪?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进?,说课的技巧,把握时间,突出重点; 主要详略得当; 突出说课特点; 展示语言魅力; 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教学的有效到高效,1、需要思考的

5、问题: 明确了一节教学效益高的好课标准,需要理顺了“四个关系”。即: 第一,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双基”与“创新”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课堂学习活动中“刻苦学习”与“成功体验”的关系 第四,处理好课堂学习活动“静”与“动”的关系,关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解决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问题 其一,关注教师教学语言的提升。 其二,关注对学生学习活动有效评价手段的研究。 其三,关注学习方式的实效性。 其四,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 其五,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其六,关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其七,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施教学反思,转变教学行为 其一是“备课留白,写好小

6、结”。 其二是“注意采集,及时分析”。 其三是“课堂录音,自我反思”。 其四是“请人听课,共同反思”。 其五是“勤写随笔,深化反思”。,2、课堂教学的双边关系促使我们思考教师教的有效与学生学的有效的关系,学生的意愿-情绪变化-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学习的欲望-主动获取,3、教学的有效和高效观,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强调六个方面:内化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感知学习材料,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了解思维过程,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建立知识系统,在专业发展中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增加教师的课程意识,学会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德育课程;教师在

7、备课中要注意设计及时性的评价和反馈。,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极力倡导以下学习方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学习有效性:面对学生共同的问题运用合作学习;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在探究学习中激发兴趣;发挥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开展个性学习;基于对话的学习、网络参与、尊重已有的经验、和注重情感的学习都是我们不断研究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是形成学生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途径,,在研究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加强有效学习的过程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

8、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终发展。,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有效,即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应该有预设的教学目标,即:教师以往在教学中设计中运用的教学参考提出的教学目标;还要有课堂生成的教学目标;即:一节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产生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这种生成的教学目标是所有的教科书都不能包容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整合所用教育资源的课程意识。,2、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同学认识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地接信号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自己知识里程。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听者对当前

9、信息的理解需用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听者要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过滤、重组、编码和贮存。“智力积极参与”是保证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学懂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过程。这种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发展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有效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学记中就提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反也”实质上就是人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为此我们在教学的备课和授课中强调,教师要明确有效的学习过程涵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课堂有效学习过程的产生。教学到底是什么?是交流、互动、沟

10、通。文喆同志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题的探索中我们努力从如下途径实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性。,1、 内化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强调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达成。 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与超越。“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2、 感知学习材料,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

1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学习者。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教师备课和授课时,要以学生学习帮助者和促进着的身份自始至终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感受,相互启发,共同发展。,3、了解思维过程,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凭借教科书这个教学例子和资料,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展。每一个教师强化新课程理念下的“用教材教”的有效的学习过程。,4、建立知识系统,在专业发展中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的备课和教研要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事实的知识体系来建构。教师不要为书本论。要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尊

12、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生活经验,让书本与实际吻合。举例:四年级语文课赵州桥。,5、增加教师的课程意识,学会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德育课程,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正误。正误才在大脑里生出果实,你不让他体验错误,其实他得不到正确。教师拥有课程意识,就是不断地使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教书”变为“教人”。避免“心中有教材”,“目中无活人”的窘态。我们的老师在研究中坚持在不同学科开发德育课程,真正做到在教学中促进人的成长。,6、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设计及时性的评价和反馈,上百次的失败就是为了一次的成功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不要在孩子那里寻找和捕捉备课的答案,要在倾听中引发质疑,在质疑中引发争论,师生共

13、同探索。探索是有效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探索的过程是一条曲线。做教师的为学生省略了曲线,就好比抽走了学生通往目标的阶梯。(教师自己的成长曾经攀登着探索的阶梯爬上去了,自己上去了就抽走了阶梯,孩子们还能够体验成长吗?),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成长,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次课程改革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

14、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面对学生共同的问题运用合作学习 面对共同的问题,为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产生思维的碰撞,学会互相倾听,协商达成一致。并教会孩子在合作学习中做到三会: 一会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 发言做出评价; 二会问,听不懂的地方请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 三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根据别人的发言,别人的观点做总结性,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的学习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

15、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3、在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 只有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评价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由此我们认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崇文小学的期末家长参与的实践性考试就是这种学习的延伸。,4、在探究学习中激发兴趣 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

16、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其结果。,5、 发挥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开展个性学习 在有效的学习过程的落实中,我们把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征,最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引入,从而真正达到因人施教。,6、 基于对话的学习、网络参与、尊重已有的经验、和注重情感的学习都是我们不断研究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即对话。换言之,不呈对话的形态,或不发生真正的对话,就不是学习;不在对话中发生和推进的学习,就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我们和孩子共同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网络对话与经验对话注重情感的参与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是形成学生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途径,在研究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加强有效学习的过程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