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3367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某某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精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二六年五月目 录一、规划背景11“十五”计划执行情况12、存在的主要问题33、面临的形势4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54、指导思想55、规划目标5三、主要任务76、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77、加强地质勘查力度78、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89、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810、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911、调整矿业结构1012、加强矿产资源保护1113、重视地质环境保护1114、进一步培育矿业权市场12四、重大建设工程1215、地质勘查工程1216、环境保护工程1317、信息化工程13五、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1318、完善矿产资源法规体系1319、加强地勘队伍建

2、设1320、深化地质工作改革1321、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1422、扩大矿业领域对外开放14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勘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处于整个社会产业链的最前端,产生着广泛的传递功能和辐射效应。为保证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特编制本规划。一、 规划背景 1“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已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开运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在“十五”期间达到1.5亿元左右,社会投入的商业性地勘经费达1.05亿元左右。尽管如此,地勘经费的有效投入依然不足,尚难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

3、发展需要。发现和新增了一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20022004年新发现矿产地73处,新增储量(包括勘查新增加储量重算增减):煤16144万吨(333334,下同), 三氧化钨10000吨、锡(金属量,下同)11160吨、铅1691100吨、锌100000吨、金200.22吨、银100吨、锡铅锌多金属矿67000吨、铜5403吨,锑27827吨,铋1317吨,优质锰3230.8吨、石煤8660万吨、石膏1.1亿吨,普通萤石305万吨、岩盐13000万吨、冶金用灰岩800万吨、高岭土2420万吨、地下水1500m3/日。由于受矿产品市场需求和国家地质勘查导向的影响,除了煤和金矿以外,其它绝大多

4、数矿种新增资源储量没能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与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总量得到了较好的调控。近年来,由国家实行矿产品总量调控的矿种主要是钨矿,省级实行总量调控的主要是煤、锑、锡、稀土矿等矿种。开采总量整体上控制在国家和省要求调控的范围内,确保了市场需求,同时也落实了国家和省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我省矿山总量从2000年的10000余个,调整到2004年底的6810个,提前达到了规划要求的控制在7000个以内的目标。矿山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基本适应,矿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我省共对537个没有或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的煤矿限期停产整顿,关闭和限期停产整顿不合格矿山288个,解决矿山布局不合

5、理的重点问题15个。矿山开采规模与占用储量不相适应的状况得到逐步调整,特别是新设矿山的开采规模与占用储量规模已基本相适应,同时缓解了矿山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严格执行了“三区”管理制度。我省“三区”管理制度得到严格落实,5年来,共完成两权设置的规划审查700多个,对其中约50个不符合“三区”管理规定的项目提出了处置意见,协助部规划司完成两权规划审查10余件,对禁止开采区内设置矿业权的,一律不予通过,对限采区内设置矿业权的,视实际情况,从严把握。加强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加大了矿产资源保护力度,把节约和集约利用矿产资源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5年来,经多方努力,全省以矿产资源

6、保护为目的的项目立项19个,共投入矿产资源保护经费2100万元;并配合国土资源部开展了煤炭资源利用率的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强化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十五”期间,推动了55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恢复治理率达到25%,土地复垦率为8.9%,并出台和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从2004年6月开始,全省所有采矿权全面实行了有偿处置(国家出资的矿产勘查项目、中型及以上矿山企业深边部找矿项目和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勘查项目除外);从2005年3月起,所有探矿权实行招拍挂(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协议出让的除外),严格了新

7、设置采矿权的审批,采矿权设置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严格实施了采矿权出让年度计划管理制度;规范了采矿权市场转让行为,建立和完善了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建立了矿业权交易服务机构;制定和完善了矿业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了交易条件、方式和程序;加强了矿产资源评估师、拍卖师队伍建设,规范了中介组织行为。2、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质勘查有效投入不足,后备资源短缺。2003年前,地勘投入处于低谷,煤、铁、铜、铅、锌、锑等的年新增资源储量远低于年消耗量,其保有资源储量大幅减少。矿业结构不尽合理。一是矿山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小型矿山仍占矿山总数的99%以上;二是采、选、冶结构失调,采选能力小、深加工能力小,冶炼能力

8、大;三是以生产原矿和初级产品为主,矿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矿产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小型矿山开采方式落后,“三率”水平低,采富弃贫、采厚弃薄、乱采滥挖现象还未根本消除。矿山综合利用能力低,开展综合利用矿山仅占可综合利用矿山的25%。“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应用不够。我省有色、黑色金属矿产富矿短缺,需大量从省外、国外购进,长期依靠简单贸易解决,对应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以投资入股等方式获取省外或国外矿产资源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供给保证程度低。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由采矿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及铅、镉、汞、砷等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等人为地质灾

9、害时有发生,治理计划多,执行落实少。砖瓦粘土、河流砂石开发强度过大,对土壤破坏及河道蓄水、行洪影响严重。因资金筹措渠道和国家投资渠道的变化,加上省市县三级财政紧张等多种原因,20012004年,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平均仅7.1%,远未到达规划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25%的目标。矿业权市场有待规范。我省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发展很快,急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两权市场。规划和计划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龙头地位尚未充分显现。矿业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超深、越界开采现象屡禁不止;二是越界勘探、圈而不探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管理、执法不到位,对非法勘查和采矿取缔不完全;四是

10、矿政管理越位、缺位现象尚未杜绝,“化整为零”越权发证,“一矿多开,一证多井”等现象时有发生。3、面临的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需求无限和结构不同,资源有限和分配不均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球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铁、钨、铜、铝、铅、锌、镍、金等重要矿产品价格一路走高,资源问题成为全球焦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资源竞争以及美国力图重构世界资源分配格局的现实状况,使资源问题变为与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国际问题。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列世界第80位。面临人口增长、城市化、

11、工业化加速的多重压力,特别是一大批进入中晚期的大中型矿山产量锐减,找矿难度增大及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增幅减少,我国矿产资源形式更趋严峻。据对45种主要矿产的可利用矿区可采储量对2010年保证程度论证结果,可以保证国内需求并能部分出口换汇的有菱镁矿、钼、稀土等23种;基本可保证但在储量或品种上存在不足,需要在国内找矿或进口解决的有铀、铅等7种;主要靠进口解决的有铬、钴、钾盐等5种;在优势矿产中,相当部分是市场用量不大的非大宗矿产,而22种不能保证的则是需求量大的支柱性矿产。还有部分矿产因过度开采或浪费严重,加快了耗竭速度而成为不能保证的矿产。我省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美誉。目前已发现矿

12、产120种(亚种14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为83种(亚种101种),已发现矿产地6000余处,其中勘查程度在普查以上的矿产地近2000处;探明储量并列入了湖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68种,矿产地1201处。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支柱性作用的15种矿产中,我省除石油、天然气、钾盐外,煤、铀、铁、铝、铜、铅、锌、金、磷、硫铁矿、钠盐、水泥灰岩等都有探明储量。在我国45种重要矿产中,我省已发现了37种矿产,有29种矿产探明了储量。 “十五”以来,社会资本对我省地质勘查的投入逐渐增多,投资渠道多元化已初步形成。20012004年,全省共投入固体及水气矿产勘查资金30726.15万元,年均7680.4万元

13、,资金来源以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占71.00%。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普遍偏大,采储比偏高,如煤炭资源的采储比高达1:73以上,比全国的煤炭资源平均采储比1:771高出10余倍,铅锌矿的采储比也比全国平均采储比高出5倍以上,加之最近10年来地勘工作逐渐萎缩,大多数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下降,“十五”期间保有资源储量增长的仅煤、锡、金、石膏4种,其余矿种均有减少,资源形势严峻。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重效益、轻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未来五年,我省矿产资源将进入快速消耗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物原材料的供应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4、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4、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强地质勘查,推动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强化地质环境保护,推进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全面提高矿政管理水平,为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部崛起战略目标提供矿产资源。5、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矿产资源主要目标体现在六个方面,主要量化指标见表1. 表1 “十一五”期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标指标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资源供应保障1.新探明千万吨级煤矿(处)35 预期性2.采矿权总量规模(个)68

15、106000约束性资源利用保护3.主要矿种平均开采回采率()808182预期性4.主要矿种综合利用率()4548预期性5.废矸石利用率()15205.92预期性市场培育完善6.矿业权出让收入(亿元)15预期性资源综合整治7.矿山土地复垦率()8.92017.58约束性 地质勘查。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加强成矿规律、成矿新理论和成矿预测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主要开展重要矿种的矿(化)点查证、重要成矿区及主要找矿潜力区块的矿产勘查工作,争取发现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煤、铀、铁、锰、铜、铅、锌、钨、锡、锑、金等重要矿产的后备资源基地。 商业性矿产勘查。积极引导和监督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争取新探明35处千万吨级煤矿和510处中型以上重要金属矿床,努力降低矿产资源的采储比。矿产资源开发。到2010年底,采矿权总数由2005年的6800个调整到6000个以内;在“十一五”期间,煤、钨、锡、锑年产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