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3282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5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电缆光缆设计说明模板精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9年中国联通重庆市铜梁分公司城域网光缆线路工程一阶段设计目录一.设计说明21.概述21.1.工程概况21.2.设计文件编制说明21.3.设计依据31.4.设计内容范围及分工31.5.主要工程量42.设计方案52.1.线路设计方案53.光(电)缆技术指标53.1.光纤(缆)技术指标53.2.电缆建设原则及技术指标94.施工技术要求114.1.光缆施工技术要求114.2.电缆施工技术要求27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335.1.施工注意事项335.2.对外联系工作34二.预算361.预算编制说明361.1.工程总投资及分析361.2.预算编制依据361.3.材料价格及有关费率的取定372.预算

2、表格38三.图纸39一. 设计说明1. 概述1.1. 工程概况1.1.1. 光缆工程概况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联通)铜梁县城域网主要是为铜梁城区范围内的各类机房(包括语音和数据)、专线、互联网等业务提供传送带宽的综合业务传送平台。为了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对电缆选型的统一规划相匹配,为了适应光通信的不断发展,本设计中选用GYTS型电缆,纤芯类型选用G.652D型单模光纤,电缆芯数选用72芯。本工程设计共敷设电缆10.060皮长公里,其中,管道电缆10.060公里。预算总额为212372元。1.1.2. 电缆工程概况本工程为2009年中国联通重庆市铜梁县中

3、心机房电缆线路工程,主要满足重庆铜梁县城区范围内的用户电缆接入,总共敷设配线电缆920对,主干电缆600对,新建交接箱1800对2座和1200对1座。本工程总投资为172965元。 1.1.3. 线路工程投资比例本次工程总投资为XXX元,光缆线路工程投资为XXX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XXX元,其他费XXX元;电缆线路工程投资为XXX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XXX元,其他费XXX元。1.2. 设计文件编制说明本设计是2009年中国联通重庆市铜梁分公司城域网电缆线路工程一阶段设计,设计编号为200901013S。本册设计说明包含光缆以及电缆相关设计工程。1.3. 设计依据(1)中国联通重庆公司下达的“

4、关于委托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2009年中国联通重庆市铜梁分公司城域网电缆线路工程的设计委托书”(工程编码:LJDSB0013);(2)信部规2007535号文发布的(编号: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3)信部规2006141号文发布的(编号:YD5137-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4)重庆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实施细则(试行)。(5)“2009年中国联通重庆市铜梁分公司城域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划”及会审纪要;(6)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网络建设部、运行维护部、家庭客户部、分公司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数据;(7)勘察设计过程

5、中与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商定的有关事宜;(8)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在现场勘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图纸、数据资料。1.4. 设计内容范围及分工1.4.1. 设计范围1.4.1.1. 光缆设计范围(1)光缆线路敷设与安装设计、和光缆线路防护设计。(2)机房电缆引入与安装设计。1.4.1.2. 电缆设计范围本工程只涉及到用户电缆配线专业:电缆交接箱至用户电缆分线盒的电缆的安装布放设计以及线路防护措施设计。1.4.2. 设计分工1.4.2.1. 光缆设计分工以光纤配线架(ODM)为界,传输机房或基站外侧由线路专业负责;传输机房或基站内侧双头尾纤、法兰盘、综合配线箱(含地线)、综合配线柜(含地线

6、)由设备专业负责。1.4.2.2. 电缆设计分工以电缆交接箱/EPON业务柜至用户分线设备由线路专业负责。1.5. 主要工程量1.5.1. 光缆工程主要工作量表光缆主要工程量见表1.1.5-1。表1.1.5-1 光缆主要工作量表序 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2341.5.2. 电缆工程主要工作量表电缆主要工程量见表1.1.5-2。表1.1.5-2 电缆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2342. 设计方案2.1. 线路设计方案2.1.1. 光缆设计方案本次工程光缆设计方案包含从XX机房敷设一条24芯光缆至XX机柜。(重点描述光缆的方案)详细见图200901013S-XL-TL-01-20090101

7、3S-XL-TL-05。2.1.2. 电缆设计方案本次工程由XXX小区内新建EPON机柜新建一条100对电缆对小区进行全范围内覆盖,以便解决该小区内的语音与数据要求,详细见图200901013S-XL-TL-01-200901013S-XL-TL-05。3. 光(电)缆技术指标3.1. 光纤(缆)技术指标3.1.1. 光纤技术指标光纤光缆应满足ITU-T G.652的各项要求。为保证光缆线路开通SDH STM-4以上速率的系统,对1310nm和1550nm窗口的衰减和色散均有明确要求。(1) 传输特性衰减常数: 0.36dB/km(1310nm波长) 0.22dB/km(1550nm波长)截止

8、波长: c1 :2m涂敷光纤为11001280nm c2 :20m光缆加2m光纤1270nm色散: a.零色散波长范围13001324 nm b.最大零色散点斜率0.093ps/nm2km c.在12881339nm的色散:色散3.5ps/nmkm d.在12711360nm的色散:色散5.3ps/nmkm e.1550nm波长的色散:色散18ps/nmkm f.在14801580nm的色散:色散20ps/nmkm厂方应提供13001324nm波长范围内的零色散波长分布直方图。(2) 几何特性模场直径: 9.305包层直径: 125m1.6%(2m)模场同心度偏差:1m包层不圆度: 2%(3)

9、 机械特性:成品光纤需经过拉力筛选试验,试验拉力不小于8N,加力时间为1s。(4) 工作环境温度:6070(5) 光缆内的光纤和束管必须有不褪色、不迁染的色谱来辨别光纤线序和束管顺序以及光缆端别。(6) 本期工程选用单模光纤、松套结构,缆芯内光纤数为72芯,本期使用工作波长为1310nm和1550nm波长。(7) 本期工程要求在每一再生段内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光纤光缆,光缆出厂长度内光纤应无接头。3.1.2. 光缆指标要求(1) 缆芯缆芯采用松套结构,光纤拟采用松套层绞式架空管道型光缆。缆芯(包括松套管内)应全部填充油膏,油膏应保证-20C(24h)时不固化,+70C(24h)时不滴流;光

10、缆采用金属加强芯结构。(2) 护层管道与架空光缆采用同一程式规格:即铝-聚乙烯粘结护层;PE外套厚度为:标称值:2.0mm; 平均值1.9mm; 最小值1.9mm;PE外护套表面应无缝,光滑且无气泡;钢带搭接部分宽度应大于5mm;钢带与PE护层间的粘附力应不小于1.4N/mm;铝带厚度:0.15mm;钢带厚度:0.15mm;涂塑厚度:0.05mm;(3) 光纤识别和光缆端别标志光纤内束管和光纤线序、端别应有不褪色、不迁移的色谱并提供识别标志。(4) 机械性能a.拉伸(张力)光缆允许张力及侧压见下表。(1) 光缆允许张力及侧压力表光缆内型允 许 张 力(N)允许侧压力(N/10cm)长 期短 期

11、长 期短 期管道、架空300每公里光缆重量,最少不小于15003001000表中短期拉伸(张力)是指缆内光纤的延伸率应不大于0.15%,长期拉伸(张力)是指光缆拉伸应变应不大于0.2%同时,光缆内的每根光纤的拉伸应小于0.05%。光缆短期张力解除后,在1310nm和1550nm两个窗口所测得的衰耗应无变化。b.冲击管道和架空光缆为4.5N。冲击高度为1m,冲击点至少5点,每点至少3次。c.反复弯曲曲率半径:光缆直径的20倍;作用力:管道光缆、架空光缆100N;光缆长度:不大于1m;弯曲次数:至少50次;弯曲角度:90;弯曲速度:每2秒一次。d.扭转试样长度:1m;作用力:250N;扭转角度:1

12、80;扭转次数:至少10次;e.卷绕曲率半径:光缆直径的20倍;密绕圈数:6圈;循环次数:至少10次。f.弯折曲率半径:光缆直径的20倍。g.振动试样长度:1m且两端固定;频率:50Hz;中心点振幅:3mm;振动持续时间:10分钟。经上述各项试验后,样品应满足两个要求:I.光缆护层应无裂纹或破损,结构无损伤;II.缆内所有纤芯应无衰减变化。(5) 光缆的温度要求工作环境温度: 1060内衰减无变化。(6) 光缆允许曲率半径受力时(敷设时):光缆外经的20倍;不受力时(敷设固定后):光缆外经的10倍;(7) 绝缘电阻光缆浸水24小时后,外护套的绝缘电阻(护套内的最外一层金属护层与水之间)不小于2

13、000MQ.Km。测试电压:500C.DC。(8) 光缆浸水试验应能通过规定的试验IEC.794-1-E。(9) 耐压强度光缆浸水24小时后,外护套的耐压强度(护套内的最外一层金属护层与水之间)不小于15KV.DC。测试时间:2分钟。(10) 盘长要求:光缆盘长2kM(0+10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11) 光缆使用寿命在正常条件下,光缆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5年。3.2. 电缆建设原则及技术指标3.2.1. 电缆建设原则(1) 用户业务需求是建设接入网的前提条件。本工程设计以用户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为基础,结合当地电信发展规划,特别是业务网的发展情况选用适当的接入方式。(2) 接入网

14、的建设应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满足年限、不同用户发展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独立建设,应与市场发展相适应,并做到适度超前;(3) 用户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应考虑相应满足年限的需求,根据覆盖区域的用户需求量和发展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电缆容量和路由,是本期及以后的扩建工程技术经济合理。(4) 用户电缆线路网设计应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安全灵活,节省投资,适应用户的发展和变动。(5) 电缆的容量根据用户的分布及需要,结合电缆系列,在充分提高电缆芯数使用率的基础上,选用适当容量的电缆。(6) 配线交接区的划分,宜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和所收容的用户数,按照远近期相结合,结合城市规划的小区、街道,也可以结合原交接区或配线区,交接区范围不宜过大,以缩短配线电缆长度。(7) 配线电缆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