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3211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精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二O一一年九月十日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富源县地方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富煤字201143号文件精神,结合河东煤矿实际,特制定富源县营上镇河东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煤矿贯彻党和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煤炭企业风险控制,有效促进煤炭企业隐患整改,切实推进煤炭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

2、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避安全风险,有效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二、建立机构为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煤矿成立安全风险预警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赵培书(矿长)副组长:尹学道(安全副矿长)、唐金德(技术副矿长)成员:张林、段权书、毛学永、段永书、马开富、晏林太、李汉稳、周稳才、黄德高、李如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煤矿安全办公室,由尹学道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业务工作。三、目标任务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遏制重伤以上煤矿安全事故,控制轻伤事故。四、工作内容(一)完善体系。完善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管理体系,

3、以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不安全因素监管为突破口,制定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方案,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 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辩识和风险评估,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取得实效。(二)风险预警。在日常的生产建设活动中,要对照富源县煤矿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手册,针对不同级别、类型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管理,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辨识、风险评估。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中要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召开会议、现

4、场点评、交流探讨等方式,明确具体的风险管理对象,正确辨识和评估危险源,经煤矿领导负责人(安全风险防控预警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明确后,交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三)风险防控。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等法规制度,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他计划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在进行重大以上安全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对专业性较强、危害程度较大、整改较难或无法评估的危险源风险评估防控,必须聘请相关专家

5、进行论证处理。(四)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1、员工准入管理。建立员工准入管理标准,根据岗位要求设置人员,并分别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准入标准。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时间、季节、地点、状态等),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3、员工岗位规范。在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煤矿须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并符合下列要求:(1)种类齐全;(2)各岗位工作任务明确;(3)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4)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5)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6)确保在完成任务存在多工种

6、交叉作业时,应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必须涵盖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5、员工教育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工作技能和自保互保意识。员工培训教育达到下列要求:(1)明确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的职能部门及人员,并有绩效考核制度。(2)有足够的培训资源。若自身达不到培训条件,可与县安培中心签订合同搞好培训;(3)计划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体系培训。每年末进行一次风险管理培训需求调查并形成调

7、查报告和对上年度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绩效评估报告,根据报告编制下年度培训计划。(4)明确员工分层次和分类型培训内容与周期;(5)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培训;(6)建立员工培训信息档案;(7)每次培训结束,形成单项培训绩效评估报告;(8)确保培训机构和师资,有相关资质证书(可与县安培中心签订合同);(9)对参训员工进行考核或考试,并有完整的培训考核或考试台帐;(10)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有记录。6、员工行为监督。完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员工行为由安全风险预警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8、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7、员工档案。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确保在岗员工档案齐全,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重点监控对象。(五)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1、通风管理。建立并保持通风管理控制程序,以控制和消除通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通风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具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按规定建设、管理和使用好专用回风井(巷)。(2)各通风设施、通风构筑物

9、等保持完好无损;(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通风和安全生产的要求;(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5)按规定对矿井进行测风、分风和调风,确保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风流、风量稳定可靠,并按规定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6)局部通风机供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和双抗风筒,且能自动切换电源,保持连续均衡供风;(7)主要通风机应装有反风设施,配齐各种仪表,设施和仪表等的相关参数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反风演习;(8)通风基础测试报告和主、局扇运行记录齐全;2、瓦斯管理。建立并保持瓦斯管理程序,通过瓦斯检测(监测),及时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

10、况,有利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瓦斯得到有效控制。瓦斯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完善瓦斯管理制度,明确瓦斯防治责任并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工种和岗位,针对井下条件和瓦斯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严格制度的贯彻落实,实行群防群治;(2)强化瓦斯检测(监测),配足配齐瓦斯检测人员和仪器。每年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相关入井人员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携带便携式报警仪或光学甲烷检测仪,瓦检员严格瓦斯班检和巡回检查制度,瓦斯检查记录做到牌板、手册、日报表三对口,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交接班。(3)制定完善瓦斯隐患处理措施。有针对性的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进行瓦斯排放。每次排放瓦斯都应做好记录

11、,建册登记。(4)完善瓦斯隔爆措施。在矿井总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工作面回风巷和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和回风石门间设置主要隔爆水棚(隔爆水袋),对隔爆水棚(水袋)实行挂牌管理,并定期检查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和水量等是否符合要求。(5)进一步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定期对抽放系统进行检查和测定,确保系统运行有效、参数合理。日常工作中,应根据瓦斯涌出和变化情况,相应地采取预抽采、采动层抽采、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等措施抽排矿井瓦斯,凡是应当抽采的煤层和区域,都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抽采,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区域内进行。4、防治水管理。按照规定编制完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认真做好水情水患调查,准确掌握矿区

12、及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防治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计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制定“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2)井下防水、排水系统合理,水仓容量和水泵、排水管的能力应能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的需要;(3)每年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安排布置,做到早安排、早落实。(4)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可靠。(5)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有掘必探”的防治措施,确保探眼位置、数量、深度符合规定。(6)完善水

13、灾应急预案。5、防尘管理。进一步完善防尘系统,有效降低井下相关地点和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防尘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进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巷、带式运输机巷、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及转载点应铺设防尘洒水管路,完善支管、阀门、龙头和喷头等辅助设施,并确保防尘管路随时畅通,水量充足。(2)在采煤工作面的进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30米),掘进巷道(在距迎头50200m范围内)、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汇合处下风侧200m范围内、运输顺槽的溜煤眼(转载点)上口、采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50米范围内、主要进风大巷等地点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水幕灵敏可靠,使用

14、正常。(3)在液压支架、锚杆机等设置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并确保喷雾装置或除尘器正常使用。(4)防尘基础管理完善,及时清扫巷道中的浮煤(矸),必要时应定期对巷道帮壁进行全面冲洗。定期测定粉尘浓度,确保粉尘浓度不超规定,完善预防和隔绝煤(粉)尘爆炸措施,完善粉尘防治管理制度。6、防灭火管理。建立防灭火管理程序,以消除和控制矿井火灾风险,防灭火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灭火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应对所有煤层进行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加强内外因发火管理,杜绝矿井火灾的引火源;(4)防灭火基础管理达到有防灭火管理制度、矿井防灭火系统图,井上下有硬件

15、的防灭火措施(设施),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材场等处的防火措施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7、监测监控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和“一通三防”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并实现对矿井相关设备和设施的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行正常;(2)相关传感器按期调校,其报警、断电、复电值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浓度、风速、设备开停、水位等的真实情况。(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停止采掘等活动,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按程序进行汇报;(4)定期分析各种监测数据,并作出趋势判断;(5)中心站做到24小时值班不间断,完善记录台帐,确保相关记录、报表内容与实际相符。8、采掘管理。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采掘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规程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巷道施工应符合要求,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初次来压、搬家倒面、过地质构造带、过富水区和过老巷等应制定专门性措施;(3)支护材料、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应选择合理,支护设施可靠有效;(4)观察采掘工作面顶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