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3137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演示教学(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导读: 第一自然段:3点(基础、决定作用、意义) 第二自然段(中国古代经济的形态) 农业:(地理环境、地点、特点、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重心的转移、自耕农的处境) 工、商业:发达、世界领先 政策的阻碍:落后于西方,第三自然段:(中外近代经济) 1、世界: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掠夺; 2、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业的起步) 第四自然段(20世纪西方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崛起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坎坷,第五自然段:(新中国的经济),第一阶段:(50年代-70年代)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阶段:

2、(78年、新时期) 国力迅速提升;生活方式重大改变、小康社会。 第五自然段:经济全球化(略),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经济: 第一节:发达的农耕经济为主; 地点、原因(表现)、特点 第二节:土地制度 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租佃制 第三节: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四节:先进的手工业为辅; 第五节:繁盛的商业为辅; 第六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晚清) 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三才”来临为指导思想。精耕细作的

3、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和收获,后来采用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施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近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

4、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现代农业定义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精耕细作的方式:,1、牛力耕田。 2、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改进生产工具,如犁壁的安装,曲辕犁。 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灌溉工具完善水利设施。 增强农作物品种交流等。,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5、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一、农业的起源-发展,1、原始农业的产生(神农氏),2、早期农业格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北粟,南稻,3、畜牧业的起源,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原始农业,狩猎,家畜饲养业,主要,方式,伴随,原 始 人 的 生 活,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分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特点:南稻北粟,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五谷:,粟,六畜:,十二生肖甲骨文辨读,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一:,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农具的进步(生产力),1、生产工具的发展

6、变化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春秋战国:铁器、牛耕 三国:翻车 西汉:(犁壁) 唐代:曲辕犁、筒车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二: 精耕细作,打制石器(旧石器),原始农业阶段,下: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石犁,石锄,石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磨制石器(新石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锄,战国时期凹形铁锄,战国时期铁锄,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汉朝的犁和犁壁,西汉中期,唐代,耦犁,曲辕犁,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曲辕犁使用示意图,灌溉工具的改进,春秋战国之际,桔槔:井上汲水工具,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工具,右上:三国马钧

7、翻车,上、右下:唐宋时期筒车,筒车,耒耜,青铜制品,耦,曲辕,翻,铁,铁,牛,牛,2 、水利设施的发展,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坎儿井,漕渠、白渠、 治理黄河,(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水流方向,漕渠,(2)对黄河的治理,王景治河,千载无患,(东汉明帝时期),原因:经济命脉、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政治稳定。,(3)地方特色工程:西域 坎儿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

8、4、古代农学著作:370多种(水利),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6世纪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农牧业经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 2)元代:王祯农书 3)明 代:徐光启 农政全书,下列一个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的因素有:,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翻车、筒车 都江堰 A、 B、 C、 D、,据王家范先生估算的数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提高到93市斤,高产田能达到117市斤。而1938年陕西一省的统计,粟的平均亩产也只有115市斤,1949年为130市斤。(现为100公斤。),三、自耕农经济的形成(生产关系),1、耕作方式的演变,集体简单协作,个体家庭农耕,(商周),(春秋

9、),(自耕农为主的个体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三: 男耕女织,2、自耕农经济 经营模式:“男耕女织” 评价, 优: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生产模式, 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劣:,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于扩大再生产,近代后,阻碍生产的发展,封建剥削过渡、灾荒瘟疫流行,极易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茸屋植树,敢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

10、被水寒之灾,急症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分散性、封闭性 保守性 脆弱性,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格局上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 2、经济结构上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3、生产模式上是精耕细作: 4、经营方式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5、耕作方式是主要是铁器牛耕; 6、土地制度上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壮大,地主经济统治地位; 7、区域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下列哪些地区形成规模 黄河流域 珠

11、江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A、 B、 C、 D、 2、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渔猎经济的出现 C、畜牧业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3、从原始农业直到商周时期,先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是 A、青铜农具 B、木、石、骨等农具 C、铁农具 D、石制农具 4、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畜力代替人力,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是 A、犁壁的发明 B、曲辕犁的发明 C、牛耕的出现 D、耦耕的创制 6、国语晋

12、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 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B、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C、战国时期宗法制得到了发展 D、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 7、郑国渠、漕渠等水利工程处于 A、成都平原 B、关中地区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开沟,8、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 铁农具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牛耕的普及牛耕的使用 A、 B、 C、 D、 9、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原因是 生产规模小难以扩大再生产“男耕女织”式分工加固了自然经济满足于生活富裕和稳定的状态 A、 B、 C、 D、,10、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

13、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产的基本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 B、 C、 D、,11、小农经济的特点不包括 A、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B、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简单的性别分工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生产积极性较低 12、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上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产品,1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14、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很容易破产的原因有 生产规模小 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 地主进行土地兼并 生产技术的落后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