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3115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幻灯片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12,2,主讲教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张德元 移动电话:13965130478 办公电话:0551-65108751 电子信箱:,Macro-Economics,2020/7/12,3,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八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多恩布什、斯塔兹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

2、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2020/7/12,6,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开篇。通过本章学习,学员应在简要了解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有关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和收入核算恒等式,知道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宏观总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和总收入分析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国民收入的组成及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国内生产

3、总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 四、本章要求掌握的重点:国民收入的核算的方法,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2020/7/12,7,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回顾:宏观经济学概念的来历 1.经济学的内涵,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注:(1)经济学产生的前提: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 (2)不仅关注生产,而且关注分配。 (3)因为上述基本矛盾,就必须要求人们慎重地选择性使用资源,研究如何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

4、用。因此,简单地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学问。 (4)生产和分配的基本手段是依靠市场,因此西方经济学就是市场经济学。 (6)以上经济学定义仅是众多经济学定义中之一种。,2020/7/12,8,2、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生产什么才是人们需要的,生产多少才合适。它由厂商和消费者在商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价格是决定的关键因素。,(2)如何生产? 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生产,因为生产方式不同则效率不同。 意即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3)为谁生产? 生产出的成果怎样进行分配、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2020/7/12,9,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

5、济学,(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3.经济学的基本分类,2020/7/12,10,产品市场的 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要素市场的 价格(工资、 地租、利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给,供给,需求,需求,生产者的生产,消费者货币选票,厂商(企业),支付要素报酬,提供要素

6、服务,居民户(家庭),鞋子,住房,面包,鞋子,住房,面包,资本,资本,劳动,劳动,土地,土地,2020/7/12,11,(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注意:此时涉及的经济主体是家庭、企业和政府,而微观经济学只涉及前两个。为什么?,2020/7/12,1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中心理论:国民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主要经济变量(GDP、AD、AS); 宏观经济之

7、痛(失业与通胀); 前途与道路(经济增长与周期); 药方(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内容,2020/7/12,13,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联系,区别,2020/7/12,14,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其特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注意与微观经济学对比 1.研究的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

8、分析。 2.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由此延伸至经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失业问题、财政预算问题、贸易赤字问题、汇率变动问题等等。因此它又称收入理论。 3.测量的指标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由此衍生出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等等;都是反映整体经济运行的总量。,2020/7/12,15,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4.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构架 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理论模型可概括为“三大主体、四种市场及其相互关系”。三大主体指“居民、企业、政府”,四种市场指“产品市场、货币市

9、场、劳动市场、国外市场”。 5.宏观经济分析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对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离不开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如:消费函数、投资函数、理性预期等等;但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例:A:厂商降低工资; B:增加储蓄。,2020/7/12,16,(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惯用总量分析方法。 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经济加总”是人们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一个简单的抽象。,宏观经济中一般将各种不同物质形态的产品的产量

10、还原为一定的市场价值从而加总,从而得出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即宏观经济学多用价值指标,鲜见实物指标。 中国有句老话“春种田园皆玩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020/7/12,17,假设的消费函数,总量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这种手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由于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所以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加总而得到)。,例: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由5个家庭:A、B、C、D、E组成;用C代表每个家庭的消费支出,用Yd 表示可支配收入,再假定B、C 收入二倍于A、D、E。,则社会消费函数(加权平均

11、得): C=(10+10+5)+(1+2*0.9+2*0.8+0.85+0.95) Yd /(1+2*1+2*1+1+1) =25 + 0.8857 Yd,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020/7/12,18,总量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2)有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这种加总却达不到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例:单个厂商降低工资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进一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所有单个厂商都降低工资,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会增加。,因为,首先,经济个体和经济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其次,某些行为对经济个体之所有正确和真实是由于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即假定某一经济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不产生影

12、响,当宏观经济涉及的是所有个体,这一假设就不再成立。 所以说,宏观经济分析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谨防“合成谬误”。,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020/7/12,19,(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3)有时候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例: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景气情况发生变化时,各个厂商的投资意愿可能有很大差异,有的厂商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支出会下降,而有的则会加大投资。这时就不能将各个厂商的投资直接加总而得出总投资会增加或减少的结论。,所以总量分

13、析运用加总法时要谨慎,并加以区分不同的情况。,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除此而外,宏观经济学也沿用微观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2020/7/12,20,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费瑞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

14、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2020/7/12,21,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1 、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第二,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 第三,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

15、的特点,2020/7/12,22,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2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020/7/12,23,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

16、调节的机制(“看不见的手”是真实存在的并有效发挥作用)。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萨伊法则 利率灵活变动性 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020/7/12,24,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 (1)萨伊法则:,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Says Law:萨伊法则 (萨伊:17671832)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一种产品一经创 造出来,它马上就会为其他产品提供一个与其自 身价值完全相等的市场。因而,单是创造一 种产品这件事就会立即为其他产品打开出路。” 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2020/7/12,25,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 (2)利率灵活变动性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的灵活变动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