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2834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备课讲稿(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块 思想教育篇,楚雄师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孙中山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鲁迅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 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 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邓小平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1-1864 太平天国革命 1898 戊戌变法 1900-1901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运动 1911-1912 辛亥革命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至今 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返回,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3、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在哲学层次上的三种看法:,所有爱国主义都是不正当的,不符合普适性和公正的道德判断的要求。 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爱国主义是道德的基础,应当超越其他任何有可能与之冲突的价值。 爱国主义在道德意义上可以接受,又不与普适性的要求相冲突。 每个人都可以强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同胞,而不是其他国家及其居民。也不妨碍他对其他国家及其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关爱。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整个人类的关注可以超越对自己国家和同胞利益的关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同维护祖国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

4、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了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祖国,国土,国民,国家,祖 国,文化,(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 爱自己的国家。,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

5、国 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返回,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

6、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邓小平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

7、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理解: 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的依据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8、(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不能因噎废食) 。 (3)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因为 (1)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 (2)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 (3)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违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必然不能得逞。 (4)坚决反对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图谋。,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

9、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构成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2团结统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的周王朝,是一个具有中央集权制雏形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这标志着“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各自为政。

10、孔子主张“拨乱反正”,恢复一统。他称赞管仲的功绩,说:“霸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即匡天下于一统,一统于周。春秋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则标志着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最终形成。秦汉之际,公羊学派盛行,“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从此便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3爱好和平,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和平,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为贵”,孔子这句名言所体现的精神,一直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中。

11、 黩武主义向为中国古代社会舆论所批评,而和平主义则为社会大多数人,特别是精英阶层所一致认同。 比如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勤劳勇敢,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勤劳勇敢是形成最早、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受欢迎的美德之一,有着永恒的意义。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走进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勤劳勇敢都蕴含其中,数千年的历史已把勤劳勇敢沉淀为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之宝,立国之本。 远在古代,人们就把勤俭看作修身、持家、平天下的必备的品质和要求,他们笃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认为恪守勤

12、劳与节俭,为人必正,理家必富,治国必成。 历史与事实都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勇敢是人们在面临危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志特征。它是一种临危不惧、不畏艰险的英勇斗争精神。 勇敢作为一种美德,与懦弱、胆怯相对应,但它不只是表示剽悍和强壮,它还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首先,勇敢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其次,勇敢是一种以仁义为基础的胆识,只有深怀仁爱之心、遵循道义的勇才称得上“大勇”。,5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它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 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

13、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一,锲而不舍、知难而进,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渊源。 其二,奋发进取、刚健有为,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精神实质。 其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 1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雷锋精神 “铁人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等,四、爱国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

14、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时代精神的内涵,1弘扬时代精神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1)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当代发展。 (2)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这一本质在当代的表现。,2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 (3)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15、、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巨大力量,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返回,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

16、核,行为是体现。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林毅夫,1952年生于台湾 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7年回国,供职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1994年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邓小平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个中国人正确处理个人对民族、个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