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92678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精品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延安育才学校 鲁晓丽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充分说明教育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评价语言有着判断、指引、激励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就是

2、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选准适当的时机,选择准确的语言内容,运用一定的表达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语言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课堂的第二灵魂,老师能否灵活的运用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继而影响到整节课的有效性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尤为重要。相反,数学课堂的评价语言,往往因为教师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如因为评价不准确而产生误导、因为缺乏激励性而导致效能平平、因为不够幽默而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等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粗浅认识。一、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

3、问题。1. 评价语言贫乏。典型表现是教师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多余而无效;有时教师的评价只是“很好”、“你真棒”等简单的判断的语言,为评价而评价,缺乏感情色彩。或者只重知识技能,忽视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只重标准,一味以优等生为中心、以标准答案为中心、以一维目标为中心,形成定势。2. 评价语言随意。表现在教师评价语言轻率,草下结论。有时提早否定,打断发言;有时缺省点拨,有时过于放纵,浪费时间;有时课堂形势急需评价教师却不及时引领,错失时机。3. 评价语言失真。表现为教师为了“激励”学生,评价失去尺度,不分对错,一味叫好。这样的评价不实事求是,缺乏可信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背离了评价的基本

4、原则和功能。这些教师评价语言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不能真正激励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4、不恰当的评价表现在言辞不当、过当,以优等生为中心定势。大部分学生被晾在那儿,难以享受到教师课堂评价的雨露滋润。评价过度,没有针对性。评价目标随意表现:即评价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鲜有收获。教师常对学生说,“你必须努力学习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做的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二、解决策略及建议1、评价语言的多样化。(1)多一些儿童的、鼓励性的语言数

5、学课曾经一时是“乏味”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本来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死气沉沉”的氛围只能淹没他们的天性,他们应该在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渗透数学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赞赏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启发扩散思维,启发比较思维,启发暴露思维过程,引导思考、交流、比较、选优,体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特性。(2)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幽默化和趣味化幽默、趣味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不

6、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2、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时机性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受到启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有规律地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一起拍掌。叫停后,教师问:“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如果一直拍下去,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或者拍无数次。”教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7、学生说:“是无限的。”教师说:“你们如果拍6分钟,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直观而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亲身感知“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此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好符号语言进行教学,并抓住时机把这些符号及时板书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把省略号、循环点这些符号语言和板书这个无声语言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3、赞美与期望的心态(1)饱含对学生期望的心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着积极的,合适的期望,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比现在做得好。对答题有失误的学生,不能用“真笨”、“真差”等贬义语言

8、来刺激他,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两题,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赶上来!”(2)赞美的心态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保持着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当族里有人犯错误时,全族老少放下手中的工作,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数落”一件这个犯错人曾经为族人做过的好事,直到“数落”完为止。巴贝姆巴族这种看似离奇的教训人的方式,其实隐含着深刻的教育学原理,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4、评价语言的目的性(1)培养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培养。要是培

9、养学生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要是培养学生会做的习惯,可以这样评价:“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等等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2)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用口语评价来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成功感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3)鼓励质疑思考学生敢于质疑,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唯书”“唯师”,教师适度的赞美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催化剂。在教学实践中,“会提

10、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你的回答使我们刮目相看。”是一些教师常用的鼓励学生质疑的评价语。(4)关注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里被广泛应用。在评价时,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5、我的建议与想法(1)不要急着给予评价,要给学生思考和作出判断的时间。正如杜威所说:“许多儿童由于缓慢,由于不能迅速作出答案而受到指责。其实,他们那时正花费时间聚集力量以便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场合下,若不提供给他时间和闲暇,从而不能作出真正的判断,那就是

11、鼓励迅速的但却是仓促的浅薄的习惯。(2)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捕捉价值当学生的想法和教师不一致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想法;其次就是要捕捉学生想法中的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此处不应只是简单地“对错判断”,更重要的是做“价值判断”,即判断学生的想法是否有价值。(3)重复确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重复确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让发言的学生自己重复,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去重复他的想法,或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听明白刚才这位学生的说法,这样能使全体孩子都关注到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提问:谁能把他的做法再说一下,让我们更明白吗?(4)对学生出现的困难提供有效帮助实际上学生的困难或错误也是一个非常有

12、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关注,并在课堂中巧妙利用,同样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推动和深化作用。鼓励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待学生困难的有益做法:等待、善待、期待。首先是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由纯粹的否定转而采取更为理解的态度,力图去发现其中的积极成分,真正把困难当成资源来利用;其次是允许学生解释并改正,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引发其他同学思考的过程;再次是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思维冲突,通过直观材料是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达到对内容的理解。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表达出来,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