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2035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081201)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精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南大学材交通运输专业本科(3+1)培养方案系列材料40目 录1、培养标准2、培养方案3、指导性教学进程表4、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见Excel)5、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培养方案培养标准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交通运输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专业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

2、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按照本标准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与本培养标准配套的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在达到见习交通运输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见习交通运输工程师技术资格。一、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知识,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具备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应通用标准1、2)(1)工程科学:以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为基础, 一般应包括数学或数值技术、测试与试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应用。(2)工程技术:包括工程力学,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以及传热学、电

3、工电子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工程制图: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各种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熟悉交通运输工程相关标准。(4)人文和社会科学: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的沟通和交流。2、 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对应通用标准4、6、8)(1)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机械零、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了解实用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材料性

4、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对零、部件性能要求合理选材。(3)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了解特种加工、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悉工艺过程与工艺装备设计;了解生产线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问题的方法。(4)熟悉机械制造主要设备的工艺范围、设计原则与程序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熟悉工艺装备验证的有关知识。(5)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 具备交通设备系统的传动与控制基本知识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1)熟悉常用传动与控制技术,能够进行常用传动与控制设备、零部件的选择、调试和维护。(2)掌握流体传动、电动机、电器、拖动控制等原理,具

5、备初步分析、处理机电液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能力。(3)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4、具备交通设备系统检测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1)熟悉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的检测技术及机械精度的检测方法,并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2)了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3)了解过程控制的方法和基本工具。5、 计算机应用技术(1)熟悉本岗位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基本知识;(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特点及应用;(4)熟悉交通运输应用中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并能在生产中运用。6、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对应国家通用标准8)7、具备解决本专业某领域技术问题的专门知识与能力二、具有

6、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对应国家通用标准3、5、6)1、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能够编制支持交通运输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2、能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开发,在考虑交通运输生产成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等前提下,能提出完成交通运输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能对多种方案作出评估,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具有参与制定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的能力;4、能实施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有关的方案,完成交通运输工程任务,并能参与相关评价;5、具有针对正在实

7、施的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并能主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进行交通设备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三、具有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8、9、10)1、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能按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2、具有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计划和预算来组织人力和物力资源实施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初步能力;3、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在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实施中,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质量标准、项目计划和预算的变化;4、具有参与工作团队管理的能力,能够协调工

8、作团队按工作进度进行工作;5、具有参与项目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6、具有参与国际交通运输研究项目的能力和对开展的国际交通运输研究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四、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对应国家通用标准9、11)1、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交流:2、能够编纂交通运输工程文件,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和投标书等,并可对其进行说明与阐释。3、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和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自信地和灵活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5、能够跟踪本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6、具有

9、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协调与管理团队的能力。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3、7)1、掌握一定的关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2、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能自觉承担有关健康、安全和福利等事务的责任;3、具有认识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的能力。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含盖交通运输和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前身是1956开始招生的铁道运输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

10、专业认证。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60开始招生的铁道车辆专业,拥有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专业有专任教师60多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30名。五十年来,以服务轨道交通运输,培养创新人才为特色,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院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二、培养目标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

11、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专业高素质人才。按照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可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按照本标准培养方案的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四年的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3、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扎实的交通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具有现代交通运输

12、企业生产与运营组织和商务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5、具有使用计算机解决一般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的能力;熟悉运输设备,并能根据运营要求进行运输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或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进行交通运输设备设计、制造和运用管理的能力。6、具有初步的交通运输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8、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9、具备良好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

13、。10、具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本技能,独立获取知识、开拓创新、组织管理、分析解决问题、决策应变、社会实践、社交表达及综合应用能力。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计算机工程图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管理学、运筹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流体传动与控制特色课程: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物运输、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旅客运输、制造与修理工艺、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机车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技术特色实践:计算机工程图学应用实践、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实践、专业基础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专业学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

14、专业双语课程:流体力学、计算机图形学、控制工程基础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3 + 1(4- 6年)学 位:工学学士学位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六、毕业合格标准达到本培养方案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分别准予本科毕业。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学分学时分配表类 别性质最低要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人文、社科课程必修35.518.4568+2.5周选修1367208工科基础课程必修58.530.3800+9.5周选修22.5116296+4周专

15、业基础课程必修000选修1578240专业课程必修2613.480+20周选修1367160+3周课外研学选修105110合 计193.51002352+49周学分要求统计表性质最低要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总学分193.5学分100.0必修120学分6201选修73.5学分37.99实践49学分(39周+课外研学)253企业学习49学分(34周+240课时)253八、课程设置及学分(一)人文、社科课程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18040011基础英语12必修必修37学分,最低选修13学分。210200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必修210200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必修210400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必修2105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