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966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精品(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摘 要:关键词: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1.导言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特别是更加关注和提倡保护环境。它要求既要关注当代人的需求,更要满足后代发展需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资源相协调。对消费者而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质量,然而,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这都给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旅

2、游方式。人们回归自然、田园的欲望与日俱增。而乡村地区以其自然、朴素、生态的特点,备受人们的向往,尤其是城市人群纷纷涌向乡村,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环境、节奏与文化,人们将目光转向自然环境优美、民俗风情保存完好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空间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乡土文化丰富,可以满足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游客的青睐。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

3、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全面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总体而言,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社区广泛参与,社会资本融入开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创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行业管理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品牌意识得到加强,打造许多乡村旅游精品,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和亮点,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14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

4、、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5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96。2016年

5、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97。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98。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业生产效率低,城乡差距大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传统的农业经济视角来看,“三农”现象将催生乡村的消失。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选择以旅游业为发展契机,兴起

6、并大力发展了一批乡村旅游及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9。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全省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绩。河南省已连续多年将乡村旅游列入“河南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启动了全省乡村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不断

7、加强政策的引领作用。从2010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如今,洛阳栾川县、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5年,河南省旅游实现了双破五,即接待海内外游客5.1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35亿元。旅游业成为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全国也不落后100。 近几年,在国内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信阳市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信阳始终遵循“既保护青山绿水,又突出产业带动”的理念,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全市累计投入28亿多元

8、,建成了一大批田园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村,其中美丽乡村149个,4个村被确定为中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19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个镇(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6个村被列为中国景观村落,郝堂村分别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01。信阳市乡村旅游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面了解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查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促进该地乃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

9、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因此,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尤其是“黄金周”假期后,乡村旅游骤然升温,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市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背景下,也积极投身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中。但由于乡村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预期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内涵与特征,从而为相关问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围绕发展模式、宣传推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参与等关键问题全面剖析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与问题;三是探讨促进信阳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路径与政策运用

10、。1.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由于国内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而理论研究又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信阳市乡村旅游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全方位探讨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丰富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揭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2)应用价值乡村

11、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信阳市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随着信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亟待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围绕四大关键问题全面剖析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既可以为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也可以为促进信阳市乃至同类地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数据、可行性方案与路径。1.3文献综述1.3.1国外研

12、究现状乡村旅游的发展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久已有之,在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早已不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买的”。因而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于乡村地区,简历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近年来的研究呈现以下三个趋势:第一,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旅游研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自然景观,乡村旅游的可持

13、续发展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美国西部地区,以美国西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遵循联邦政府关于限制对国家森林和国有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的政策,限制对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的以农业、林业和矿业为主体的采掘业发展。Stephen(1992)在休憩地理学中通过对土壤、植物、动物、水、噪声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旅游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他认为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生态环境同时造成消极和积极的两种作用。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的可进入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

14、的乡村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乡村旅游已具备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还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与乡村旅游有关的生态旅游业随之产生,并将旅游资源的消耗与子孙后代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对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关于开展乡村旅游动机的讨论受到了学者的广泛重视。Thompson(2004)对日本某乡村的研究显示:证实现代乡村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维护地方传统、增强地方认同,是当地居民从事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Gets等(2000)在澳大利亚西部乡村所作的调查表明

15、,喜欢乡村生活方式及与家庭有关的社会因素时中年夫妇经营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主导意识形态的变化,引起了地方治理结构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新政体发展,因此,从政治经济学上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地方或政府适应新的政治形势所做出的一种政策选择(Heather,2006)。第三,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态势。随着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地理学、文化学、规划学、资源学、生态学等学科对旅游研究的深入,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为乡村旅游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旅游局将旅游

16、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国家旅游局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宣传主题为 “中国生态旅游年”。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分别强调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一系列方针措施都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近些年,广大学者开展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1)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杨旭,1992)。王兵(1999),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吴必虎(2001)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的总和。肖佑兴(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