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963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析精品(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交通的地理研究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 城市道路,是指城镇中联系市内各功能区以及沟通市、郊区的供各种车辆行驶和行人走行的径路,所以,它包括市内道路与郊区公路两部分。城市道路的走向、技术标准要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并受两侧建筑用地所允许的边线,即红线的控制。一般市内道路横断面复杂: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分车岛等;车行道两侧有高出路面1220厘米的缘石(道牙);道路的标高和坡度,必须同两旁建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相适应,也就是道路设计应同竖向规划和管线综合配合一致。某一道路断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和人流的总量称为交通量。根据车辆、行人在道路上的状态分为流动状态的动态交通与停驻状态的静态交通

2、。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其设施必须满足此两种交通状态的需要,方能使道路达到安全、便捷、流畅与经济。一个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经济实体,常借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中某些种与外界发生联系,这就是城市的对外交通。五种运输方式在城市内的衔接与配置的有关站点与技术设施以及注意事项,在前各章已分述,本章仅局限于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的地理研究。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内部交通的主体,也是城镇联系的通道,是对外交通枢纽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车流交通和人流交通分散在城市各区,集中在主要交通道路上,联系着大量的客、货集散点。所以,城市交通是点、线、面结合的复杂交通系统

3、。(2)大部分交通的规模、路线和时间经常在变化。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逐月、逐日以及在一日内各小时之间均不相同,只有公共车辆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性质。但从全市范围和较长时间来看,根据工业、对外交通、居住区、商业服务业、机关学校和娱乐场地的配置,这种交通又具有明显的统计规律性。(3)交通工具种类繁多,其容量、尺寸、速度大相悬殊。在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除机动车、自行车外,还有大量非机动车行驶,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特别是人流和车流汇集于交叉口,形成人与车、车与车的交叉。因此,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问题对于城市来说格外重要。(4)为了保证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能安全、便捷、流畅、高效率,还布置了过街

4、天桥或过街隧道、停车场、加油站、公共交通系统的停靠站,以及多种交通管理标志、信号灯、交通岗亭等等复杂的城市道路设施与管理设施。因此,城市道路不仅为城市服务,而且也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城市客运工具的选择 城市和郊区行驶的机动车辆,主要是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和郊区铁路以及山城缆车道。此外发展中国家自行车、摩托车和兽力车亦占相当大比重。对于城市本身而言,由于客运是交通的主体,发展大型化、耗油省、污染小的客运公共交通工具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必须正确选择客运工具的种类和型号。1.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大中城市的主要客运工具之一,按其所服务的交通线路

5、又分为市区公共汽车、郊区公共汽车和长途公共汽车。汽车的发动机按其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轮机及其他能源发动机。目前主要采用前两者。公共汽车比其它城市交通工具有显著优点:行车机动性大,调度灵活,对道路条件适应性强;但它也有缺点:一个是车厢平面外廓投影面甚至无轨电车为低;还有废气引起污染等。因而,研究容量大、排污小、耗能省、功率大的车种,特别是其发动机是今后的方向。2.有轨电车是城市交通工具较老的类型。有轨电车采用直流电动机进行牵引,它的优点是运输能力大,每小时单向疏导旅客可达二万人(表83)。有轨电车运输成本亦较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为低,但它具有严重缺陷:噪声大、车道专用性强、常妨碍

6、街道其它车辆的通行,在市内严重堵塞交叉路口的交通,行驶速度慢、旅客上下要到街中心甚为不便,路轨的弹性振动破坏路面结构等。然而国外利用新技术、自动装置,大大克服了许多技术上与运营上的缺陷。作表83 公共交通工具与客流量的关系为市郊联系的快速交通工具有了新的发展。许多欧洲国家如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等国家尚发展使用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是介乎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之间的公共车辆。无轨电车装备有一台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其操纵比有轨电车简单,但因没有地面轨道作为回电的导线,所以比有轨电车多一根架空导线。除动力、制动装置外,无轨电车的设备都与公共汽车相同。无轨电车主要优点是起动快、行驶速度高、不用液体燃

7、料、无废气污染等。但它虽然比有轨电车灵活,毕竟要受到导线限制。对于狭窄街道,它与其它车辆会让不便;对于宽敞马路,它在停站时接近人行道又较勉强。此外,易于造成串车堵塞,干扰整个街道交通,还有敷设费用较高,且要耗费大量的铜。由于环境保护与能源问题,促使无轨电车技术革新,采用电子控制和双源动力装置,能使车辆离开线网行驶,改善了无轨电车的机动性。4.地下铁道是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一种城市电气化交通类型。它在市中心闹区全部通过地下隧道或者部分高架空中运行,但在市郊又可行驶在地面上,是一种三度空间交通。地下铁道的运量大,每小时可以发送四到五万旅客,它又解决了城市道路堵塞拥挤的问题。它适宜于作为中心区与

8、郊区公共交通的联络线路,或作为穿过整个市区的直通线路,城市的环行线路。地下铁道耗资巨大,工期较长,技术上也较复杂,只宜于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建设。 (三)城市交通伴生的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污染是现代交通的产物。已查明的城市交通污染源有以下几项:铁路的列车与有轨电车行走的噪声、振动声,机车的废气污染,以及其他各种车辆的喇叭声、发动机噪声;汽车和无轨电车轮胎与沥青路面摩擦(特别是刹车时)而放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能有致癌作用;油气排放的铅和一氧化碳污染;光化学烟雾等。在美国,大气污染的一半来自汽车废气。1.汽车的废气污染(1)一氧化碳:它是各种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排放的最大有害物质。很多城市

9、在交通频繁的街道上测出CO浓度在1020ppm,最高可达100ppm。城市居民由于呼吸大气中CO,能增高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减少血液的输养作用。长期反复作用,会使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和凝固性提高,故CO浓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国一致重视在交通要道测定CO,一般要使八小时浓度限制在20ppm以内,一天平均浓度限制在10ppm以内。(2)铅:铅污染仅限于使用汽油为燃料的交通车辆。因为汽车所用汽油主要是辛烷,并杂有其它烷烃。为了保证安全,要在汽油内加进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这就使大部分汽油中的铅随废气排入街道附近大气。铅可引起红血球损害等慢性中毒症状,且在人体内有积蓄作

10、用,使机体衰退,对幼儿神经破坏最大。微量浓度的铅(日平均0.0007毫克/升),即会造成危害。(3)光化学氧化物: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盲目发展小汽车、滥用石油制品作燃料引起的,即所谓氧化型大气污染,以区别于过去煤烟造成的还原型大气污染。它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总的说来是汽车废气中的烃类化合物和氧氮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O3、PAN(过氧乙基硝酸酯)、乙醛等有毒氧化物,其中以O3为主。其主要危害是刺激眼膜,形成污染性红眼病,刺激咽喉,危害呼吸器官,腐蚀材料,影响植物生长,降低能见度。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气温较高(2332)的白天。2.铁路的污染铁路由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

11、燃烧燃料排出废气的污染与列车的噪声干扰。铁路机车排放出CO、CO2、氧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其危害以还原型大气污染为主。铁路噪声源有三种:机车开动的噪声、轨道振动的噪声和呜笛的噪声。前二者与行车速度有关,后者无关。蒸汽机车行驶速度5060公里/小时,距离2030公尺处的噪声为90分贝左右,速度增加或减少一倍时,增减7.5分贝。内燃机车在同样车速、同样距离可高达100分贝以上,若消声装置好,可降至90分贝。列车的噪声主要是与轨道的摩擦及两车箱连接处撞击声,约在6065分贝,干扰较小。当列车通过桥梁、隧道、车站与会车时,由于共振、声反射和瞬时摩擦撞击,噪声级有明显增加。在车站和车场,噪声

12、主要来源于机车、汽笛和高音喇叭。汽笛在2030米处约为100分贝,高音喇叭距2030米处90分贝以上,汽笛和喇叭频率增多,并不增加分贝,只加大附近居民的厌烦感。编组站的噪声远较一般车站为大,其中最强烈的是机车排气,在100分贝以上,此外驼峰调车撞击声,汽笛噪声,进出列车噪声以及大量采用高音喇叭进行编解作业声,也都相当严重。因此,住宅区距编组站至少500750米,并宜进行绿化措施。3.改善交通环境的措施交通环境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不能分离的,但交通产生的公害与人类要求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相矛盾。因此,应该从技术措施和布局规划两个方面,来减少和消除城市交通的污染。(1)城市的合理规划:基于城市各种用地

13、都是交通的策源地,因此工业、仓库区、政府机关、居民区、商业网点和娱乐场地等等布局的合理性与客、货运交通量的大小有着极密切的相关性。尽量调整就近上班,是减少远距离经常性出行人数的办法。因而合理规划是综合改善交通环境的措施。功能分明、联系便捷、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网,为各类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提供安全、经济、舒适和迅速的交通环境。对于铁路线,特别是干线铁路尽量避免穿过居民集中区。为了减少市内火车站的噪音干扰,站点不宜紧靠大居民区,有条件可使车站周围墙加高,或在车站两侧修筑非住宅用的高大建筑物,起挡声墙作用。编组站噪声远较一般车站为大,且连续性强、不能放在市内。市区铁路调车内燃化或电气化,控制机车鸣笛,站

14、场调车作业使用自动信号,限制使用高音喇叭。(2)广种树木花草:广泛植树造林,是改善交通环境的措施。树木花草不仅美化环境,而且树木草地还起净化环境的作用,即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减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有些植物种类还能起环境指示监测作用。此外,道路上的绿化带还是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良好交通隔离带。绿化而美好的交通环境还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情绪,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通过市区的铁路线,两侧亦应进行绿化,因树木减噪作用显著。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分贝。(3)改进动力系统: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都在研究节能、不污染、安全的运输工具。我国也应根据国情与国力的许可,

15、研制各种节能、不污染和安全的车辆。城市在发展大容量的公共车的同时,宜研制卫生能源与动力系统,改进或淘汰落后的车辆。铁路亦应改蒸汽机车为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提高道路路面的质量,铁路用长轨敷设,是降低噪声和振动的重要技术措施。 (四)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用地 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反映了工业企业、仓库、车站码头、各项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等城市物质要素,它们之间的人和货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进行不断的流动,以便保证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正常进行。体现城市内和城镇间各物质要素中人和货物移动的是人流和车流,其动态的轨迹构成了城市交通网。而交通是需要依赖一定的线路来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沟通城市各

16、功能区间、城乡间和城市各物质要素间的道路(图95)。图95 城市干道网与交通吸引点联系示意图因此,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的总体规划。一个不合理的总体规划,必然带来不合理的道路交通布局。为保证道路交通规划具有合理的总体规划,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城市布局应尽量紧凑,占地过大,布点分散,都会使市内交通线路拉得过长。(2)工厂区污染范围以外与大量机关集中区就近必须有生活居住区,以免在上下班时间形成车流和人流的拥塞。(3)商业服务业、文娱场所、绿地公园不宜过分集中。单为管理方便、装潢门面而采用的单纯集中布局的作法,会给城镇交通带来长远的困难。(4)道路交通系统稀密适度,干支分明,运输、排水、管线敷设等功能明确,通讯、日照、市容要求得到满足,以便疏通线路、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