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906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关于旅游业精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旅游业作者:孔焕珍 王雪贞 黄淑珺 课题产生:近几年旅游业业绩上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旅行社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里,旅游业使我们产生了好奇心,它的前景,过去课题可行性:1。通过这次研究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2只须上网查寻资料。3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方案: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确立课题第二阶段:分工找资料第三阶段:整理资料第四阶段: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一、WTO有关知识及入世对旅游业的影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 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进程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于当地时间18时35分(北京时间23时35分),以协商一致方式通

2、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为中国长达15年的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画上了令各方都满意的句号;11月11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向世贸组织递交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宣布我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在议定书生效一个月的当天,有关国家即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所以2001年12月11日,就成为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中国是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正式成员。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融入世贸大家庭,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是以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理事会正式

3、提出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为计算时间的起点的。实际上,中国复关谈判的酝酿工作,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就开始了,可以说,是与中国的开放一起起步的。什么叫复关?复关就是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关贸总协定,是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由23个国家发起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48年至1995年的47年间这是一个由100多个主权国家和单独关税区参加的、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场所。什么叫入世?入世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前身就是关贸总协定。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召开部长级会议,进行多国贸易谈判,成立了关税、非关税措施、纺织

4、品和服装、农产品、多边贸易协定、补贴与反补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15个谈判组。这一轮被称为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原定1990年12月结束,但由于美国和欧共体在就农产品补贴问题的谈判中出现僵局,乌拉圭回合谈判被迫延期。直至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南部古城马拉喀什举行的乌拉圭回合最后一次会议上,124个参加国才就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本和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问题达成了共识。该文本经各国提交各自立法机构批准后,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也就是在这一天,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中国政府从1986年7月10日提出复关,但因种种原因,直到1994年底以前仍未完成复关谈判

5、,不能自然成为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所以还得进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的谈判,这个谈判又进行了六年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1995年之前的谈判称为复关谈判、1995年之后的谈判称为入世谈判的道理。那么,关贸总协定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到底是什么机构?中国与关贸总协定原来有什么关系?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45年结束的。在这次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世界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都在思考如何建立稳定的战后政治经济秩序,以确保各国之间以后发生的纠纷能得以和平解决,确保人类对资源和市场的利用能更加公平合理。为此,大国的领袖们就设计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联合国,

6、以建立世界政治、外交纷争的协调解决机制;并设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这三个国际性的货币、金融和贸易组织,以建立世界经济体系。他们所设计的联合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不久都正式建立,惟有国际贸易组织,从1946年2月开始筹建,并于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因为美国国会认为这个宪章中的一些规定限制了美国的主权立法,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不予批准;受其影响,56个宪章签字国中的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正式批准这个宪章,因此,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构想半途夭折。与此同时,美国又联合英、法、荷、比、卢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7、7个国家,于1947年11月15日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1948年,包括中国、巴西、印度、智利、新西兰、挪威等在内的15个国家也签署了该议定书,使签署国达到23个。这23个国家,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中国政府是在1948年4月21日签署这个议定书的,并从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逃到台湾。1950年3月6日,台湾当局由其常驻联合国的代表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从而失去了在这个组织中的缔约方身份;但后来又于1965年3月申请到了派观察员列席缔约方

8、大会的资格。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关贸总协定随后也终止了台湾当局的观察员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2年5月成为关贸总协定下属机构国际贸易中心的成员,但不是缔约方,因为中国作为缔约方的资格,已经随着1950年3月台湾当局作出退出决定而丧失了。1982年11月,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了关贸总协定第36届缔约方大会,与关贸总协定秘书处就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等问题交换了意见。1982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中国申请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报告,恢复我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

9、的工作进入明确的实施阶段。1985年10月,中国代表团利用列席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大会的机会,在日内瓦分别同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共体的代表就中国复关问题进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常驻代表团代表向关贸总协定总干事正式提交了中国政府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席位的申请。这个申请照会表示:中国政府基于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之一这一事实,决定申请恢复它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席位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有助于扩大它同缔约各方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中国作为一个缔约方参加关贸总协定工作,将有助于促进关贸总协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中国申请复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是以邓小平

10、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并加快了我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进程,并最终圆满完成了这件大事,为我国改革开放大业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回顾从1986年到1991年这15年间的复关、入世谈判进程,一些专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这15年,基本上可以用三年一个轮回来粗略地划分:第一个三年是从1986年7月我国提出复关申请到1989年5月中美第5轮关贸总协定双边磋商达成谅解,在这一阶段,复关谈判较为顺利。中国工作组通过连续召开7次会议,基本结束了对我国外贸制度的审查和综合评估工作,中国复关议定书基本成形。这一段谈判为什么比较顺利?究其原

11、因: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位居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前;二是当时的西方社会对中国改革目标的最终方向不抱奢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措施都使美欧日等主要缔约方喜出望外;三是主要缔约方对中国提出的要价比较务实,与中国当时改革开放的步伐基本协调;四是中国与欧美日等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处于蜜月时期,贸易摩擦被良好的双边关系所掩盖;五是世贸组织的建立当时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中国复关的人门费只局限于货物贸易的准入问题。第二个三年是从1989年6月到1992年2月第10次中国工作组会议召开。这一阶段,复关谈判进入冰期。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六四风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阻止中国复关的最堂而皇之的借口;西方各

12、国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并把阻止中国复关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关贸总协定作为经济组织的政治因素开始暴露出来,大国操纵的阴影从此再也没有远离。也就在这个复关谈判的困难时期,台湾当局于1991年元旦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名义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使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卷进了中国复关谈判中。经过我代表团坚决而富有策略的斗争,当时的关贸总协定理事会主席根据中国与主要缔约方达成的谅解,就处理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的问题发表了一个声明,正式确定了先大陆后台湾的原则。据此,尽管台湾早已完成了入世谈判,但在我正式加入之前它不能加入,直至今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后的第二天

13、,才通过了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加入的议定书,挫败了台湾当局先我入世的企图。回顾我国入世进程,这一段历史是不能忘记的。第三个三年是从1992年2月到1995年11月,这是中国复关谈判重新启动并进入权利与义务敲定的攻坚时期。这一年春天,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由此引发了我国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澎湃春潮,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形势和乌拉圭回合形成的世贸组织协议生效在即,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惟一可以向中国施压的就是复关谈判,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给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重新认识,扩大了谈判内容,对中国议定书谈判和市

14、场准入谈判的要价不仅涉及贸易管理、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而且把一些不属于在当时实施的关贸总协定的义务,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市场开放、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等也统统放入其要价中,使谈判的问题越来越多,谈判的范围越来越广。最终,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中国没有能够在1994年底以前完成复关谈判,因而不能在1995年1月1日自然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1995年7月11日,已成为世贸组织观察员的中国正式提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复关谈判从此延续成为入世谈判。第四个三年是1995年到1998年,这是各方都举棋不定,中国入世进入胶着期的阶段。1995年11月,应中国政府的要求,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更名为WTO

15、中国工作组,并于1996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正式开始了中国入世的谈判征程。在入世谈判中,中方坚持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二是坚持以乌拉圭回合协议为基础,承担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三是坚持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但入世谈判在初期并未取得进展。直到1997年8月6日,中国与新西兰在北京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了双边协议,坚冰才开始打破。在这以后的四个多月里,中国又先后与韩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新加坡、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结束了中国入世双边市场准人的谈判。到了这个时候,关注中国入世的人们开始把目光锁定在美、欧、日这几个主要成员身上,他们在想什么呢?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江泽民主席应邀访美,在与克林顿总统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两位领导人重申加快中国入世谈判、争取尽早结束,从而为中国入世谈判创造了良好气氛。1998年7月中旬F美国参众两院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议案,并修改了美国贸易法,把最惠国待遇条款改为正常贸易关系。这一举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美国还是要寻求与中国进行较广泛的合作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贸领域的合作。这就为下一阶段的突破打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