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905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清浦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清浦由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通过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规模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余产业体系,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理念经营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淮安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和清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区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十一五”农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区拥有耕地20.82万亩

2、,水面10000亩。其中大棚蔬菜总面积达到13.6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65.3%,高效渔业面积6500亩,占养殖总面积的65%,林木覆盖率达到25.13%。年均实现农作物播种面积47.63万亩,其中水稻12.1万亩,小麦1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万亩,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0.8万亩。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稻米、蔬菜、小麦)基地1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0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9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90个,参加农民数达1.65万户,带动农户2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5%和65%。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吨,蔬菜总产量35.8万吨。“淮安红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江苏省第

3、一个成功注册的设施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省级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区、园艺先进区。全区二、三元杂交猪年饲养量达到24万头,专业养猪场19个,建成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发展养殖大户1268户,家禽饲养量达到360万只,其中特禽饲养量10万只,禽蛋年产量6959吨,肉类年总产量18018吨,年产值达到16475万元。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已初具规模,以流域性河堤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已全面建成,总长度达100多公里,总面积1万余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个,其中稻米5个,面粉5个,畜牧4个,林木7个,其它2个;发

4、展农产品流通市场10个,其中区级以上2个,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93个,培育农民经纪人400人;初步建成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体系,各大流通市场也建立了信息网络,信息实现了农业网、交易市场、手机短信平台等多方共享机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利农惠农。“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3464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建设灌排泵站20座,田间水利建筑物718座,防渗渠37公里,铺设机耕路63公里;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42个,推广种植面积4万多亩;推广农业新技术20多项。通过项目建设,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了利农惠农的民生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

5、不断提高,为民便民。全区农机装备总值1.5亿元,农机总动力14.52万千瓦,拥有小型拖拉机9662台、大中型拖拉机310台、联合收割机349台、农用变型运输车261辆、插秧机288台、其它各种配套农机具24609台套,年均完成各种农田作业220多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3。先后成立了黄码秋丰机插秧、黄码永立农机、盐河富民机插秧等专业合作社,以及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清浦区金粟机插秧、盐河农机作业等协会。黄码秋丰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省、市、区表彰,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协会被省农机局表彰为省级明星协会。服务组织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软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

6、科技引领功效更加凸显,潜力倍增。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高效种植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五年来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0场(次),培训技能型农民4万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农业科技向农、林、牧、渔等多领域辐射。通过科技引领,已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8个、标准化示范小区15个、推广引进各类新品种22个,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6%,生猪、家禽良种普及率达85%。“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建设都市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

7、优势,进一步科学规划、完善产业体系、创新运行机制、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主要目标是 “12345”,即:做好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2个10亿元以上产业(蔬菜产业、养殖业)、做美3个生态观光园(王元生态体验园、二河堤休闲旅游园、淮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做优4个万亩稻麦示范基地(盐河镇、武墩镇、和平镇和黄码乡),做实5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种植业:农作物播种面积39.2万亩,其中水稻10万亩,小麦9万亩,蔬菜

8、种植面积20万亩,其它0.2万亩,力争高效农业比重达到70%。十二五期间红椒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3.5万亩,复种面积23万亩,年产量50.6万吨,产值将达20.24亿元。预计实现粮食总产量15万吨、蔬菜总产量54万吨、实现总产值27.2亿元,其中蔬菜实现销售23亿元,养殖业:生猪饲养量24万头,肥猪年出栏量1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2000头;家禽饲养量300万只,其中蛋禽饲养量100万只;新建健康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90%,畜禽及其产品实现销售10亿元。渔业:全区养殖水面10000亩,其中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6500亩,高效渔业比重达65%,水产品实现销售0.8亿元。林业:新增生态防护林5

9、000亩,新建农田林网2.5万亩,村庄绿化面积新增2000亩,全区农田林网化率100%,其中一级林网达到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26.43%。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2亿元,增长33.3;农机总动力达20万千瓦,增长37.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全面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其它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90%以上。农机服务组织达15个,组建2个农机合作联社,创建3个“星级”合作社,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分别占全区总农户数和作业面积的70%以上,农机跨区作业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创建3个市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建

10、设5个农机放心消费示范点,农机维修网点有效持证率达90%以上。“平安农机通”用户达2000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农业开发: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全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排灌设施、田间道路、桥、涵、闸配套到位。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将是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五年,随着城市化推

11、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和农业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广阔前景。在看到良好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全区农业发展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水利设施基础较差且年久失修、机耕路及田间渠道网络不够健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差;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很多还处于手工作坊水平。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较多,运作较少,规模大、有组织的形成生产销售联合体的很少。部分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不

12、强,现代农业管理、市场等理念较差,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农业投入不足。财政投入较少,农业融资手段比较滞后。三、“十二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十二五”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将以建

13、设“三个一批”为抓手,即: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明显、技术先进、投入集约、规模适度、产出高效的现代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业基础好、农民素质高、区域品牌响、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同时,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清浦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当前全区农业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依托城市、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基本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高效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已完成,规划总面积6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万亩,2010年至2015年投资38800万元

14、(平均每年投资7760万元),预期年总产值8000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必将为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农业项目工程化。一是农业开发工程,“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5.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范围涉及盐河镇、武墩镇、和平镇和黄码乡等4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计划投资6600万元,主要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灌溉保证率由现状的80%提高到85%,支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63提高到0.7,排涝标准由现状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大于80%。二是规模养殖工程,将新建盐河、黄码万头猪场各1个,武墩、盐河5000头猪场

15、各2个,二元母猪200头以上繁殖场3个,2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场6个,10万只以上蛋鸡场3个;三是万亩稻麦高产示范工程,在盐河镇、和平镇、武墩镇和黄码新建万亩高产稻麦示范片4个,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药肥推广示范基地;四是农田无草害工程,到2015年稻田、麦田将按统一时间、统一供药、统一灭草程序进行分季除草,达到全区无草害生产目标;五是渔池改造工程,完成和平强盛水产养殖合作社、和平云湖水产养殖合作社、盐河众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4000亩鱼池改造任务;六是林业绿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林业,围绕垂钓中心周围,新建5个百亩连片高效林果休闲采摘园,种植葡萄、樱桃、柿子、枣子等应时小杂果供游

16、人采摘。同时,围绕宁连一级公路和平段、淮海南路盐河段建设2个500亩以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七是生态能源工程,建成大型秸秆气化站(500m3)4个,分别是武墩唐庄、盐河甘露、和平大黄、黄码邱庄,建中型100 m3沼气池8个,每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均配套一个沼气池、户用沼气新建400个;八是科技入户工程,至2015年科技入户率达80%,蔬菜、养殖示范户达1500户。九是完成农业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建设工作,对下属各单位和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实行定岗、定员、定责,打造一支效率高、战斗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推进农业结构合理化。 农业总体布局以东面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西部发展高科技示范基地,西南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推进渔业特种养殖、做精做优农田林网、建设健康养殖园,使得农业结构规范化、合理化。推进农副产品品牌化。以“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契机,全面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树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