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彩基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1891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色彩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色彩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色彩基础(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基础,第一节 色彩的构成,第二节 色彩的分类与命名,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第五节 色彩体系,第一节 色彩的构成,一、光与色,二、光源色,三、固有色与物体色,四、环境色,五、眼睛与色彩,一、光与色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人们凭借光源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大小、肌理、色彩等视觉元素, 认识客观世界。光与色是自然存在的有机整体,光是色的先决条件,色是光的感知结果。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使得色彩光学原理得以进一步发展。 他发现白色的光 线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束。牛顿据此推论出太阳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由此产生了“物体

2、色彩是光”的概念。,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光谱,是人类肉眼所能看见的光的范围,光波长度为380纳米 (nm) 至760纳米,这段波长能够引起人的视觉感觉,被称为可见光。其余波 长的电磁波都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统称为不可见光。,其中,波长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叫做紫外线。,二、光源色 宇宙间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主要包括太阳、电灯、蜡烛等。相应地,它们各自发出的光线分别被称为太阳光、灯光和烛光。 所有的色彩都是在光源照射下产生的,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其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源色。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

3、的色彩,如一张白纸,在白光的照射下呈白色,在红光的照射下呈红色,在蓝光的照射下呈蓝色, 如下图所示。,三、 固有色与物体色 通常,人们习惯于把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之为固有色。比如,太阳为黄色, 树叶为绿色,雪为白色。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性是构成物体固有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每个物体都有固有色,但这种固有色不仅受光源色的影响,而且还受周围色彩环境的影响,随时变化。当光源有所改变时,人们习惯用约定俗成的认识进行色彩辨认,我们把这种现 象称之为色彩“固定性”。固有色概念 的产生方便了人们对于事物色彩特征的把握和沟通。 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经过物体的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

4、,反映到人的视觉中的光色感觉。物体色具有可变性,主要是由不同的光源照射形成的。,物体大体分为不透明体和透明体两类,不透明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体所呈现的色彩则是由它所透射的色光决定的。如果一个不透明物体能反射阳光中的 所有色光,它就是白色的;如果能反射阳光中的红色色光,吸收其他色光,它就是红色的;如 果能反射阳光中的绿色色光,吸收其他色光,它就是绿色的。如果一个透明物体能透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它就是白色的;如果能透射阳光中的蓝色色光,吸收其他色光,它就是蓝色的。 也就是说,物体把与本色不相同的色光吸收,把与本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或透射出去。反射出的色光剌激人的眼睛,眼睛所看到

5、的色彩就是该物体的物体色。,四、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某一种物体反射出的色光又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色。这种色光一般比较弱, 但是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周围物体的色彩。如下图所示的衬布反射了光源中的黄色色光,又 反射到其上放置的玻璃器皿上,导致玻璃器皿的某些部分呈现黄色。物体受环境色影响,一般来说,在背光部分以及两种不同物体接近或相接触的部分最明显。,环境色的反光量与环境物体的材质肌理有关,表面光滑明亮的玻璃器皿、瓷器、金属器之类反光量大,对周围物体的影响就比较大;表面粗糙的物体反光量小,对周围环境的色彩影响也就比较小。 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不仅能微妙地表现出物体 的

6、质感,且大大丰富了画面中的色彩。所以,对环境色的运用和掌控在绘画、摄影、影视、装修等领域都显得十分重要。,五、眼睛与色彩 视觉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没有光也就没有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 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缤繁的色彩现象,人的视觉对此产生不同的色彩反应。 色彩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需要主体与客体的结合,除光源与物体以外,人的色彩感觉是 人的视觉中产生色彩的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光、物体、人眼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既然视 觉对感知色彩是如此重要,我们就需要对人的眼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掌握色彩的生理规 律和视觉现象。,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眼睛是一个特殊的器官,由不计其数的细胞组成,

7、主要包括角膜、 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进入我们眼睛的光可以是从太阳或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但更多的是反射光或透射光。当光刺激眼球内侧的视网膜时,视神经会将这种剌激传至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的感觉, 一旦这种感觉联系到了物体,我们就能辨清色彩了。色彩的产生(被感觉)需经过如下的过程:光源(直光)物(反射光、透射光)眼(视神经)脑(视觉中枢)产生色感反应(知觉)。,眼睛的晶状体对不同波长的色彩有自动调节作用:当遇到长波长的暖色系色彩时,晶状体变厚,在视觉感觉上人的视点比实际距离要近,从而产生错觉调节反应。这使得我们的视觉对 长波长的暖色系产生前进性、扩散性、注目性的视觉错觉:当遇到短

8、波长的冷色系色彩,晶状体变薄,在视觉感觉上人的视点比实际距离要远,这也会产生错觉调节反应。这使得我们的视觉对短波长的冷色系产生收敛感与迟钝感。 基于以上原理,由于视觉错觉原因,明亮的色彩会有前进感、膨胀感,暗哑的色彩会有远离山感舶与缩小感,如下图所示。,第二节 色彩的分类与命名,一、色彩的分类,二、系统化色命名法,三、自然色命名法,四、色谱表示法,一、 色彩的分类 色彩大致可划分为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两类。 1.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所得到的深浅各异的灰色系列。无彩色系中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其色彩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明度越高,越接近

9、白色;反之则越接近黑色。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心理学角度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质,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2.有彩色系 有彩色是指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的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 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二、系统化色命名法 1.无彩色系的系统命名法 由黑色、自色及黑自两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所得到的深浅各异的灰色系列构成的色彩统称为 无色彩系。其命名规则:色调修饰语+无彩色基本色名=色名。如带青的+敞亮的灰色=带青的明灰色。 2.有彩色系的系统命名法

10、 由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色构成的色彩统称为有彩色系。其命名规则:色调修饰语+明度及饱和度修饰语+有彩色基本色名=色名。如带红的+暗灰+紫=带红的暗灰紫。 3.染料的命名 在染料工业中,可根据其化学结构对染料进行系统化命名:也可从色彩和实用性的角度,以其颜色直接命名,如朱红、孔雀绿、碱性品红等或者用商标牌号代替染料名称, 如凡拉明蓝、阴丹土林蓝等。,三、 自然色命名法 颜色的名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一种用非常熟悉的事物颜色来命名的方式。虽然有许多颜色用自然色命名法是含糊不清的,但由于它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且影响较深,所以在日常生

11、活中远比 系统化色命名法应用得普遍。 以植物的花、茎、叶及果实的色彩来命名,如玫瑰红、桃红、草绿、荷叶绿、橄榄绿、檀紫、竹叶绿、苹果绿、橙黄、枣红、豆沙棕、谷黄、米白等。 以动物的特点来命名,如鹅掌黄、鼠背灰、鸽灰、孔雀蓝、蟹青等。 以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星辰、山水、矿石的色彩来命名,如天蓝、士黄、月灰、金黄、银灰、石绿、翠绿、钻辖白、铁白、银白、铅白、石青等。 以染料或颜料色的名称来命名,如蘸蓝、甲基红、澳酣蓝等。 以形容色调的深洁、明暗等形容词来命名,如朱红、墨红、蓝绿、紫灰、明绿、暗蓝、陈红、鲜红等。 以古语白话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笼统名词或描述词命名。如枯绿、谦天臼等。 以习惯称呼的色彩

12、名称来命名,如绛紫、肉色、妃红等。 以地区名称来命名,如士耳其红、刚果红等。,四、色谱表示法 色谱表示法是一种以基本色分量来表示色彩的方法。以某些颜料为基本色调并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编排后,组成一个含有一定数量的色块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的色彩图样,就称为色谱。 色谱中的每一块色彩都能标出各种基色的含量,还能给多数色彩冠以人们所理解并接受的习惯名称。 1.普通色谱 中国科学院曾出版过一部色谱,色谱分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部分,有彩色系部分用罗马字I到VIII来代表黄、橙、红、品红、紫、蓝、青、绿等8个基本色。,2.染料和涂料色谱 染料和涂料制造厂的色谱,该色谱简要介绍单一染料的颜色、应用方法及性能。如上

13、海染料工业公司对其下属染料厂生产的染料晶种定期按活性、直接、分散、还原、硫化、阳离子、酸性等分别制定产品色彩样本,一且替代的产品出现后又随即予以补充或另外制 定新的色彩样本。 商业外贸企业用色谱。为了使本企业销售的纺织品颜色丰富多彩,而又不至于杂乱无章,故制有专门的色彩样本。一般按照棉、毛、麻、丝、化纤制品来进行分类,每一类色卡编 有序号 (80-100) 。 生产企业使用的色谱。此种色谱一般附有染色处方和染色方法,以及所用染料类型、 色彩牢固程度等。根据行业的不同所制成的色谱还分为针织布色彩样本、印染布色彩样 本、染纱色彩样本、散毛或散化纤色彩样本等。 ICI颜色色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染

14、料分部出版了用非荧光耐光颜料所得到的最鲜艳的颜色而印制的色样。这些色样有1379块,按顺序分为12种卡片,每只卡片通过用20 种中性灰色滤色片覆盖后,共可得到27580种不同的颜色。该色谱主要应用于纺织工业。,3.印刷色谱 印刷色谱是印刷用系列颜色的色彩标准,分为四色印刷色谱和专色混色色谱两种。 四色印刷色谱采用四色油墨,即黄、品红、青、黑,以不同的网点面积百分比套印叠加,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 专色混色色谱是指用一套标准原色油墨,按照不同混合比例产生各种各样的色样,每一种色样都标有表示原色混合比例的标号,以便人们用原色油墨调合出各种专色。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潘通公司的Pantone配色

15、系统,简称PMS,它使用15种标准的基本色配置出1000种专色。 此外,由于印刷色谱的制作会受到油墨、纸张及印刷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因此,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应根据本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等,制作属于自己的专用印刷色谱,使其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一、色相,二、纯度,三、明度,一、 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所呈现出来的相貌,也就是色彩的名字,它是色彩最重要的特征。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它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构成,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属性。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 色相在构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具有主导作用。色彩的丰富性、色彩的冷暖感觉、色

16、彩心理及感情主要靠色相对比来实现。,二、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饱和度或彩度、艳度。色彩的纯度强弱,决定了色彩明确或含糊、鲜艳或浑浊的程度。,任何一种色彩,加入无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会降低它的纯度。比如,红色中混入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红色的色相特征,但它的纯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了不同程度的粉红色;当它混入黑色时,纯度降低了,明度也降低了,成为不同程度的暗红色。 无彩色没有色彩,故纯度为零。另外,可见光色谱中各种单色光的纯度为极限纯度,是最纯的颜色;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次之,蓝色是纯度最低的色相。 一般来说,纯色明确、艳丽,容易引起视觉兴奋,色彩的心理效应明显:含灰色等中纯度 颜色的基调丰满、柔和、沉静,能使视觉持久注视。,降低色彩纯度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四种。 (1)加黑色:纯色混合黑色,既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各种颜色调入黑色后,会失去原有的鲜艳皮与尤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冷静。 (2) 加白色:纯色中混合白色,可以降低纯度,提高明度。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