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823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地理讲义精品(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地理本章讲三个内容:1、关于旅游活动2、关于旅游业3、关于旅游地理第一节关于旅游活动现代旅游活动风行全球旅游主要是休闲所谓旅游,一般是指旅游者选择某一地点、地区或国家所进行的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综合性活动。如度假、观光、娱乐、休养和探险等。旅游是休闲、是娱乐、是求知、是冒险一、中国旅游的历史和发展二、从全球看: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和社会的变化- 、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度发达、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

2、化、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发了人们旅游的热情、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活动更安全、舒适(二)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游客的大众性(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持续性、活动空间上的国际性和相对集中性并存、旅游活动时间上的季节性三、旅游业的作用及影响(一)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收入与分配、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就业带动系数为:,我国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万,可以带动就业人数约万、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二)对经济的消极作

3、用(三)对社会、文化的作用第二章旅游资源概述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旅游资源概念的含义:1、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2、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对旅游者群体而言的。3、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的吸引物。4、旅游资源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5、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范畴在不断扩大。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个并列的景系: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每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1、地景类(1)地质现象景型(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4)丹霞景型(5)

4、雅丹景型(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7)洞穴景型(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11)土林/沙林景型(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13)探险山地景型(14)探险/徒步旅游地(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16)其它地文景型2、水景类水景类型(1)海面景型(2)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3)湖泊/水库景型(4)河口潮汐景型(5)瀑布景型(6)泉景型(7)现代冰川景型(8)其它水域景型3、气景类概念: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

5、环境景观。特点:1)多变性及动态性:大气景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飘忽不定、变化万千。体现了多变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包括二类变化,一类是有规律的变化,另一类是瞬息万变。)2)借景性和背景性:借景性是指气象景观需要借助其它景观相配合,才更富魅力或才能欣赏。如海上日出,佛光等。背景性是指有些景观需借助气象、气候为背景,才更完美。如在蒙蒙薄雾中欣赏秀美的山峰,蓝天白云下的草原等。特点:1)多变性及动态性:大气景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飘忽不定、变化万千。体现了多变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包括二类变化,一类是有规律的变化,另一类是瞬息万变。)2)借景性和背景性:借景性是指气象景观需要借助其它景观相配合,才更富

6、魅力或才能欣赏。如海上日出,佛光等。背景性是指有些景观需借助气象、气候为背景,才更完美。如在蒙蒙薄雾中欣赏秀美的山峰,蓝天白云下的草原等。3)地域性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气景分类(1)气象景观景型(2)气候景观景型(3)天象景观景型(4)日照景型(5)空气景型(6)冰雪景型(7)烟雨/雾淞景型(8)其它气景型

7、4.生物景观类概念生物资源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吸引旅游者、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资源。植物造型色:植物的色主要指植物的颜色,包括植物的茎、叶、花。植物界的本色是绿色,绿色体现生机勃勃,代表生命之色。植物的花色五彩缤纷,是植物最美的部分,也是人们欣赏的主要对象。动物:动物的造景特色比植物灵活、复杂,最基本的特色是形、态、声、色、稀。5、土景类(1)黄土景型(2)沙地/沙漠景型(3)砾地/戈壁景型(4)其它构景地表土壤景型6、其它自然景观类四、人文旅游资源1、宗教景观类宗教景类(1)佛教寺庙建筑/文化(2)道教宫观建筑/文化(3)清

8、真寺/伊斯兰教节日(4)教堂/基督教节日(5)石窟/摩崖石刻(6)其它宗教建筑/文化2、历史遗存景观类历史遗存景类(1)世界文化遗产地(2)人类文化遗址(3)社会经济文化遗址(4)军事防御体系(5)古城与古城遗址(6)帝陵与名人陵墓(7)崖墓与悬棺葬(8)皇室/官署建筑群(9)礼制建筑群(10)殿堂(11)楼阁(12)古塔(13)牌坊/门楼(14)碑碣(15)传统建筑小品(16)古典园林(17)景观建筑(18)名桥(19)传统聚落、历史文化名城(20)古井(21)古民居(22)古代水利/交通工程(23)历史民俗街区(24)纪念地(25)近代西洋建筑。3、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4、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9、(1)民间传说景型,(2)古典文学作品(3)名胜志/地方志景型,(4)戏曲/民间文艺景型,(5)少数民族文化景型,(6)特色民俗景型,(7)历史寻踪景型。5、旅游载体景类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性特性一、形式的复杂性:1、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2、受旅游需求多样性的影响。形式的复杂性表现在:特性二、分布的区域性:1、形成旅游资源分布区域性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旅游资源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环境。如:2、区域性是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第三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节中国的地貌与旅游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类型复杂多样,是旅游

10、活动的重要场所。下面介绍的中国地貌景观冰山雪峰(极高山)、风景名山(中低山)、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岛屿地貌、火山熔岩一、中国冰山雪峰旅游资源(一)概述:1、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含义:冰山雪峰旅游资源是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的,有现代冰川发育的极大起伏的山地。2、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特点:地势高峻,终年冰雪覆盖,自然景观垂直地带性明显,拥有独特的冰川、冰川地貌和造型地貌景观,呈现出以山为骨架的冰雪奇峰世界。3、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二)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欣赏和利用:1、欣赏价值:给人高大险

11、峻、气势雄伟的感觉和果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领略到冰雪世界晶莹、玉洁、朴实、纯真和奇特的美感。海螺沟冰川亚洲海拔最低規模最大的山谷冰川(一)风景名山的含义:风景名山是指自然景观优美、山岳环境优良、形态造型别致的山地,一般海拔不超过3500米,是自然造化和人文化综合的产物。如四大佛教名山风景名山的美学特征:不同山体类型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高山给人以勇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中低山给人以优雅、秀丽、峻美的快慰。山体和山石的形态造型美,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游人增添更多的乐趣,获得特殊的美的享受。山体与水、植被、大气等自然因素相结合,形成众多的自然美的形象。山体与人文构景物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形成自

12、然美与人工美的交融,使山体更加优美。(二)中国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按岩石性质分类:有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砂岩地貌、岩溶地貌等。1、花岗岩山地:花岗岩典型景点(1)泰山(2)华山(3)衡山(4)黄山(5)千山(6)三清山(7)普陀山(1)泰山泰山又称东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泰山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拔地通天,气势磅礴,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2)华山(3)衡山2、中国丹霞地貌:含义: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的地貌景观。因最早发现与广东仁化丹霞山,故称为丹霞地貌。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

13、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分布: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凌云山等。3、其他岩石的风景名山,主要有:雁荡山:是以流纹岩为基质的名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庐山:是以古老变质岩为基质的名山,是由断裂作用而抬升的地垒式断块山,气势雄伟,奇险壮观。武当山:是以火山碎屑岩、云母石英片岩及火山岩为基质的名山,层峦叠嶂、峰奇谷险、飞瀑流泉。峨眉山:是以碳酸盐岩为基质的名山,属断块山地,从峨嵋平原上拔地而起,山势雄伟

14、,气象万千,秀丽怡人,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三、中国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1、石芽、石林:在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地表水沿着坡面节理裂隙溶蚀和冲蚀,凹者称溶沟,凸者为石芽,进一步溶蚀、冲蚀形成高大而排列如林的石芽称为石林。云南路南石林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热带石林。2、峰丛、峰林、孤峰在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下蚀作用微弱,形成基座相连、且基座相对高度超过顶部山峰的相对高度的一种连座石灰岩山峰,叫峰丛。基座分离或微微相连的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叫峰林。孤峰是耸立在溶蚀平原上的孤立石灰岩山峰,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晚期的产物。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热带峰林景观。5、边石堤:边石堤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形成。四川黄龙沟大型露天石灰华边石堤,景色迷人。(三)地下喀斯特景观:由于石灰岩的透水性,地表水可转化为地下水,使地貌的塑造过程由地表引入地下,形成喀斯特独特的地下景观系统。地下喀斯特景观由地下水的溶蚀,冲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和各种洞内的化学沉淀物。1、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2、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在溶洞中,由于洞内空气中CO2含量较低,或水分蒸发,渗出的地下水,会使水中溶解的碳酸钙部分淀积下来,形成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