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556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资源生物学院相关考研信息精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院考研方面相关信息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招收硕士生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生物工程、材料学、矿物材料学、钢铁冶金、矿物加工工程、再生材料工程。具体介绍如下:微生物学研究方向:生物冶金微生物学、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 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 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基础 、工业废水微生物处理 生物能源微生物 、生物材料微生物、 生物电化学、 菌种保藏技术。初试科目:政治、 英语、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 、无机化学。相关书籍: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编,高教出版社;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

2、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著名导师: 刘学端:1964年5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分配到湖南农业大学从事植物病理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8月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师从著名美籍华裔微生物学家周集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12月毕业回国,2005年1月任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1)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应用以基因芯片为基础的方法研究模式微生物代谢途径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理;(2)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主要应用基因组学方法及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和污染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3)环

3、境污染生物治理与生态恢复。过去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项目、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等多项课题。在PNAS,Appl Environ Microbiol和J Bacteriol.等知名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12篇,引用40余次。主编专著1部。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生物工程研究方向:微生物冶金、生物能源 、生物材料 、微生物发酵技术 、生物分子诊断技术 、生物分离与制备技术 、天然产物提取技术 、生物制药技术 、冶金工业废水生物处理 、矿业废渣生物处理 。初试科目:政

4、治 、英语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化工原理 。相关书籍: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新版)姚玉英主编,99年,天津大学出版社;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三版)姚玉英主编,98年,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学习指导柴成敬等编,03年,天津大学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扬祖荣,0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著名导师:夏金兰:男,64年2月生,湖南攸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历:1981-1988年在武汉大学学习,先后获分析化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88-1993年在中南大学从事(生物)分析化学教学、生物功能材料

5、研究工作,任助教、讲师;1993-1999年留学比利时(蒙斯理工大学),从事蓝细菌微生物特别标识蛋白质和多糖(光合)生物合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0年初回国,执教于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任教授,从事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 研究领域 / 方向:(1)资源环境生物技术 / 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基础:针对资源生物提取和转化、环境生物治理领域中的前沿和瓶颈问题,开展极端环境功能微生物的筛选、菌种鉴定及定向优化育种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研究重要极端功能微生物在生物提取和转化、生物降解中的生物化学原理与代谢机制,开发重要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相关的

6、酶与基因资源,研究重要功能蛋白的表达、结构与作用机制。(2)生物能源 / 微藻生物技术:以生产生物柴油和/或降低温室效应为目的,开展高产脂质微藻的选育、菌种改良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微藻培养体系和培养工艺、脂质提取与转化工艺及其工程化的研究,研究重要脂质合成和CO2固定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代谢调控途径,研究脂质生物转化过程中相关功能酶的筛选、酶学原理和工程化应用、以及相关功能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展微藻在生物环境复合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3)生物材料 / 生物高聚物:针对生物可降解生物高分子塑料和医用材料,开展微生物菌种选育、生物高聚物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相关的系统生物学

7、和生物工程研究,开发相关的微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研究主要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构建基因工程菌,开发相关细胞培养、产品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生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或/和生物相容性及细胞毒性;开展生物高聚物的生物降解、复合改性、应用基础及工程化研究。(4)生物分析 / 蛋白质组学方法与分子诊断技术:基于纳米生物技术和生物特异性亲和原理,结合生物高聚物和生物材料,开展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原位分析、药物的靶向性分析、典型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选择性分离分析以及相关微流路或微芯片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开展细胞特化空间蛋白质组学方法、膜蛋白的高效分离与分析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和试剂盒、重要疾病因子检测和疾

8、病前期诊断用生物分析检测体系和试剂盒。过去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主持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科学研究项目4项,主持自选创新课题研究3项,参与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研究项目3项。先后主讲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应用真菌与藻类、藻类生物技术、生物材料学、现代生物分析与制备技术等十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多数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优秀,多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在功能微生物菌种选育,金属硫化矿/硫生物氧化与生物冶金,微藻生物能源/生物吸附/生物

9、活性大分子生物合成,生物高聚物的生物合成与复合改性及在可降解塑料、抗菌、控释、生物分离中的应用,仿生纳米材料合成与生物探针制备,蛋白质组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至今(2008,4)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5名。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SCI、EI、ISTP等收录21篇;专利2项。 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嗜酸硫杆菌消解元素硫的分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50674101,2007.1-2009.12)(2) 主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开放科研课题:“嗜酸硫氧化菌作用下硫的形态研究”(2008.1-2010.12)(3) 主

10、持自选创新课题:“微藻生物柴油的基础研究”(2007.1-)(4) 主持自选创新课题:“生物高聚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02.1-)(5) 主持自选创新课题:“仿生蛋白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介导原理与应用”(2002.1-)(6)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硫化矿生物提取的基础研究”(50321402,2004.1-2006.12, 50621063, 2007.1-2009.12)(7) 参加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原生硫化矿高效浸矿菌种选育的基础研究”(2004CB619201,2005.1-2009.12)(8) 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浸矿环

11、境因素对复合铜矿生物浸出微生物菌落和生理的影响”(2001-1932)(9) 主持教育部留学人员基金资助项目:“蓝细菌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工业应用”(2001)(10) 主持国外奖学金项目:“蓝细菌特别标识蛋白质及多糖的(光合)生物合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1996-1999,比利时蒙斯理工大学)”承担的教学改革研究(1)主持中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2008-2010(2)主持中南大学双语教学改革专项(重点):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材料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2007-2009(3)主持中南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基于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生物工程与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

12、践2006-2008(4)主持中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重点):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2003-2005(5)主持中南大学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1-2003材料学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 、新型能源材料 、高性能陶瓷 、微纳米材料 、无机材料数学模型与自控 、非晶态材料 、磁性材料 、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MP) 、无机材料设计 、生物材料 。 初试科目:政治、 英语、 数学二、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相关书籍: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陈佩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著名导师:邱冠周 男 1949年2月出生,广东省大埔人。1

13、978年毕业于广东工学院,获工学学士,1978年到1987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晋升为教授。1987年到1992年任中南工业大学副系任、系主任,1992年至至今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复杂细粒矿物分选理论及新工艺;无机非金属矿物资源的深加工;矿物资源的生物提取。浸矿微生物选育与遗传工程;浸矿分子生物学原理;极端环境工业微生物;废水的生物处理。过去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承担过19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15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发明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得专利五项,

14、出版专著三本,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发表论文206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摘引86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博士、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2名首批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贡献有:对复杂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的系统研究,使硫化矿浮选由pH值、药剂的二维控制发展为pH值-药剂-电位三维控制技术,使我国1/3的铅锌矿每年增收1.264亿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开发出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属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评为9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已投资1.5亿元建厂试生产;针对我国微细矿物资源特点,提出了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的学术观点,得到国际选矿

15、学术委员会主席Forsberg院士撰文评述,并用于微细粒浮选,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针对低品位铜矿石特点,培育出五种浸矿工程菌,并转让一种获纯利1千万元,完成大宝山矿生物堆浸工业试验,列为国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程,研究成果评为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胡岳华,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89年毕业于原中南工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提为教授,1995年到美国尤他大学进修,1998年2月回国。2000年受聘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研究方向:复杂细粒矿物分选理论及新工艺;无机非金属矿物资源的深加工;矿物资源的生物提

16、取。浸矿微生物选育与遗传工程;浸矿分子生物学原理;极端环境工业微生物;废水的生物处理。过去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在矿物加工工程学、表面及胶体化学、溶液化学、电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开创了浮选溶液化学研究新的学科方向,并在细粒浮选化学与浮选电化学领域作出了创新贡献,多项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其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图书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同时,主讲学科主干课程6门,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4名。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成就,受到国务院、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共湖南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