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91360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命题脉搏展望6高考命题趋势教学内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命题脉搏,展望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2005试题特点,1、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稳中有变 2、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体现时代特征 3、试题注意基础知识的考核。 4、主观性试题的设问具体、明确,角度新颖。 5、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有点琐碎,个别试题的答案有待商榷。,2005年试卷结构比例(考纲为10:20:35:35),同学们答题过程中的问题,因粗心及平时模拟考试定势而出现审题失分 文字表达含义不清 表述不完整或过多过杂,无针对性,不切中要害 错别字很多 答案前后重复 答案过于口语化 答案不分层,头尾相连,混然一体,根本无法分辨 使用序号混乱,逻辑关系不清,试题特点以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注重将课本

2、知识与试题材料有机结合。 评卷过程中考生抄回题目材料有分。如35题只要写“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或货币信贷增长过猛”是题目的材料,可给1分。 熟记书本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如34题第二问,只要回答到“我国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或者“我国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都可给2分。第35题第二问,只要回答“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任何一句即可得满分3分。,对2006年高三的启示,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注重点和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训练将考点与时事有机结合的能力,不能漫无边际的背时事。 加强对题型的研究和

3、训练,寻找薄弱点,提高针对性。 注意考试大纲新增和改变的知识。 强化答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2006年高考政治备考建议,基础知识 解题技巧 热点分析,1、重视基础知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对知识点,要力求准确理解其精神内核。 第二,对知识点的精要内容进行提炼、浓缩。 第三,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第四,知识系统化与重点难点化相结合。 第五,对知识的学习要进行必要的反复,以求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巩固和提高。,2、研究高考政治解题方法,(1)先要对历届高考政治试题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类型的的高考政治试题的解法必定有所不同。 (2)在同一类型的高考政治试题中选择基本稳定

4、且具有典型性的题例。选择典型题例时,必须做到新旧试题兼顾,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发展的趋势。 (3)对选出来的试题进行反思研究。相关高考试题选出来后,必须研究高考标准答案与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选出来的相关试题应当具有相互论证的功能,因为这些试题都是同一类型,这样研究出来的解题方法,才是科学的、可信的、有针对性的。,3、关注时政热点,准确把握热点所反映的精神实质。,高考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立意,以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事件作为切入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从原来注重考查课本重点知识,到近几年注重考查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努力做到材

5、料和信息的开放性。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涉及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互联网的利与弊,“三农问题”,亚非蜂会,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等;2005年全国文综卷涉及执政党建设,循环经济等;2005年全国文综卷涉及宪法修正案,民营企业纷纷进入钢铁行业导致钢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及钢铁业投资过热,人与自然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法1、明确进行热点分析的目的,(1)提高政治复习的针对性。因为高考政治命题是以热点和重大社会现实为载体进行的命题。 (2)为考生进行能力训练提供最佳的平台 (3)使考生把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和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考生的综合能力,方法2、选择重大时政热点,(1)主要依据:高考政治试题选择

6、重大热点的命题规律、2006年政治高考考试大纲。 (2)具体方面:一年来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人民最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方法3、加工重大时政热点,(1)在研究高考命题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每个热点可能的命题角度 (2)归纳、整理出与每个命题角度相关的书本知识,让考生为了适应高考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引导考生运用相关书本知识分析理解热点材料或重要命题角度 (4)选出与每一热点相关的历届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经典试题,列出他们的答案,并研究高考命题规律,写出解题思路,使考生自己也有一个研究高考政治试题的平台,同时,也使考生有一个正确解题的参照物,使他们在高考解答政治试题时不会偏

7、离正确的解题方向。 (5)政治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对政治高考的研究,设计适当的训练试题,从而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2006年高考题型的发展趋势,1、选择题将会充分考查基础知识,它们不是简单地要求再现知识,而是对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当前高考试卷总体难度略有降低的趋势,选择题不会涉及生、冷、偏的内容,也不会将一些有争议的或者只是考查学生记忆能力的内容作为命题对象。,2006年高考题型的发展趋势,2、主观题材料题将更多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一是材料题不仅出现在论述题中,而且向其它题型渗透的趋势也将进一步加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题、材料型辨析题将会更多地出现。二是材料的来

8、源将更加广泛,材料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综合科政史地综合趋势的加强,一些地图、反映历史的材料和漫画等都将作为材料出现。三是材料题的命题视野将进一步拓宽,命题的角度更多,命题方法更灵活。,2006年高考题型的发展趋势,3非选择题在高考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命题将会更加灵活多变,从形式上看,将充分利用热点材料和现实问题,给考生创设新情境,提供新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放性试题将会越来越多。从考查目标上来看,非选择题仍然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试题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读懂题干题支,提取有效信息,体会立意; 排误去他; 找准题干的关键词,范围关键词:经济学

9、、哲学、政治学; 内容关键词:措施、制度、原因等; 形容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主体关键词:政党、政府、企业、公民等;,解答客观性试题方法:,主观性试题,()从形式角度看:背景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设问,经济学 哲学 政治学,()从实质来看:就是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从设问要求来看:,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如何、怎样型),从答案要求来看(根据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来编写答案),答案来源,教材观点 方针政策观点 题干的观点,经济学 哲学 政治学,主要考点,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教材观点:,主要考点,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联系和发 展的观点、矛盾

10、分析法、实践与认识等,性质与职能、政体、组织活动原则等,主要考点,答案组织,一:审题技巧:,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审清题意,题眼明了;围绕设问,展开思考;打好腹稿卷面排好。; 在此应特别强调的是:看清设问的规定性:例如:体现了什么原理与如何做到什么原理不原现;用原理去分析其原因和用原理去分析其意义不一样;用原理去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与用原理去分析怎么做不一样太多太多的不一样,太多太多的迷茫,让我们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求异。睁大你的眼睛,别让悲剧重演看到考题时满面春风,拿到分数时满面春雨。找准题眼: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与设问的内在联系去重组知识点、整合知识点、迁移知识点、再生知识点太多太多的角度,太多太多的信息,睁大你的眼睛,一不小心悲剧重演不是片面的深刻,就是全面的肤浅。打好腹稿。为了适应新的电脑评卷方式,就应注重打好腹稿,注意字的大小合适,书写清晰。,二:解题技巧 (五子登科法 ),戴帽子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 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 采点子用好政治术语,不走江湖; 扣料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 挖坑子多角度发散性思维,2006年高考各科目报考人数表(单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