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332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某某某829精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1年8月目录说明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一、总则二、经济效益指标三、基本报表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基本报表表一 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二 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三 直接科研费用表表四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五 总科研经费复利值计算表表六 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表七 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表八 年经济效益和可以投资年均纯收益计算表附表附表1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值附表2 计算价格附表3 复利和贴现系数表说 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和四川农业科学院已于1983年分别提出了农业科研成果经济评价方法。这两种方法由农业部成果处推荐各

2、地选择使用。现已适用5年,对正确评价农业科研成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试用中也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突出的是许多参数自行选择,缺乏可比性;把预测效益与事后总结评价混为一谈;计算的经济效益偏大;缺乏统一的计算报表,不易推广采用等。为此,我们接受农业部科技司的委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科学、简明、易算通用性强、适应当前科技管理水平的原则,经过研究,并多次征求意见,四易其稿,提出了这个“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这个计算方法分总则、经济效益指标、基本报表、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四个部分,并有八个基本报表和三个附表。本方法计算的经济效益分两阶段,一个是科研成果在申报奖励时已经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

3、,另一个是该成果在未来推广阶段内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前者直接为成果报奖服务,而后者则是该成果推广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方法要求的最基础数据是科研成果与对照的多年对比试验结果。同时,为了增强可比性,在计算时,对同一农产品、同一生产资料及劳动工日值要采用附表2给定的价格数据。本方法只需科研人员提供三类数据:(1)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中投入产出实物量,(2)历年的直接科研费用,(3)历年已经和预测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其余的各种数据均采用给定的参数进行计算。这样既方便了科研人员,有时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方法给定的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有:年利率、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的计算价格、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经济

4、效益计算年限、间接科研费用系数和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这些参数有权威性,由农业部科技司根据执行情况定期予以调整。本方法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有成果研制人员按规定要求如是填写好3张表,即表一的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二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三的直接科研费用表。然后,利用附表的计算价格,依据表一提供的数字,计算填写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四);根据成果研制年限,在附表3中找到相应的复利系数,通过表五的格式计算出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接着按表六和表七的要求,选择相关系数,分别计算出科研成果已获和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后,按表八的计算步骤求出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指标值。本方法给

5、出的8个基本报表,使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规范化、程序化,便于操作和推广应用。这种报表的计算方法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这样,只需要求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表一表三),成果管理人员就能得出所上报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本方法由朱希刚执笔写成。本方法研究还得到农业部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经费资助。中国农机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组主持人:朱希刚(研究员)参加者:黄 仁(助研) 曹世杰(副研) 张林秀(助研) 何桂庭(研究员) 牛若峰(研究员) 1990年4月 初稿 1990年5月 第一次修改稿 1990年5月 第二次修改稿 1990年5月 第三次修改稿、定稿农业

6、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一、总则正确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成果奖励等级的重要尺度。为此,特制订本计算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计算我国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后已取得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推广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农业领域中的创造发明和改进提高性质的农业成果,包括动植物育种、栽培管理、饲养管理、土壤肥料、兽医、植物保护、水产、农业工程,以及软科学技术等,只要它们被应用后可以计量其所引起的效益和费用的变化,都可应用本方法计算其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农业科研成果产生于科学研究领域,但是它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单独在研究领域实现,而必须加紧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的劳动耗费,再

7、生产领域内实现。因此,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其收益再生产领域内计量,而成本则包括研制、推广和生产中应用该成果的全部费用。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相对经济效益,是指科研成果比被取代(下称对照)所增加的那部分经济效益。因此,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时,应采用“有无对比法”,即计算科研成果与对照之间对应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进而计算出评价指标。科研成果与对照的多年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是计算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方法只计算单项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领域内已经和可能实现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益,不包括其他领域内实现的间接经济效益,不做跨领域的复杂计算。农业科研成果从研制、推广到生产中大规

8、模地采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本方法规定经济效益指标都要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出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否真实、合理,不仅取决于计算方法的科学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科研人员如实做好对比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做好科研课题的模拟核算工作,要求成果管理人员重视和做好基础数据的检查和核实工作。二、经济效益指标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经济效益大小的计量工具。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要求和当前农业科技管理的实际,本着“科学、简明、易算、适用”的原则,采用下述一组指标:1、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

9、2、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3、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4、科研成果年均收益率(一)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通常,科研成果在申请成果奖励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推广应用规模,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指标就是按照已经推广应用的规模计算出的已经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以推广的有效规模已投入的推广费用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式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之差值,由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四)提供。缩值系数,是一个经济效益计算参数。以推广的有效规模,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的各年内以推广应用并

10、已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累计值。每年多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要累加计算。申请奖励前以推广但未获经济效益的规模不得计入。已投入的推广费用,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的各年内已经耗费的推广费用之和。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已推广规模/可能的推广规模总科研复利值其中:已推广规模不同于已推广的有效规模,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历年推广规模之和。 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是历年科研费用之和与成果研制期内中间年的规定年利率的复利系数的乘积。例如,研制年数5年时,取第3年的复利系数值;研制年数6年时,取3.5年的复利系数值。(二)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该指标值是预测数,表示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广后还可能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

11、或节约的价值总额。在计算该指标时,先确定预测经济效益年限,它等于经济效益年限减去已推广应用并产生效益的年数。然后计算科研成果在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第i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式中: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是预测数,第i年前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产生效益的要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尚未产生效益的不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也是预测数。第三步,将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按规定年利率进行贴现计算,并加总,再减去预测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既得到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值。预测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

12、用=总科研费用复利值-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三)年经济效益该指标表示农业科研成果再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平均每年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年经济效益=(已获经济效益+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四)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该指标用于科研成果的每1元研制费用,在成果应用于生产后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的资源价值。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年经济效益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按上式计算的你按均纯收益率的临界值为零。该指标的合理值常在10以内。如果超过10,则要分析原因,或核实基础数据后重新计算。三、基本报

13、表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基础是科研人员提供的各种原始或初步整理的数据。为了不遗漏必要的数据和统一计算口径,特设计两组基本报表。一组是基础数据报表,由科研人员按规定如实填报;另一组是基本报表,有科技成果管理人员,也可由科研人员去完成。基础数据报表包括: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直接科研费用表。基本计算报表包括: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总科研费用复利值计算表,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计算表。(一)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一)该表以成果研制期的多年多点对比试验数据为依据,列出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各项投入和产

14、出的实物增量(增加或减少)数值,用于计算科研成果在单位规模上的新增纯收益。对照是科研成果与之进行比较的基础,一般应选择该项科研成果将要取代的当地当前有代表性的当家技术。科研成果与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各项投入增量和产出增量,应是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上的加权平均值,不允许仅选取其中一部分效果显著的结果。单位规模视科研成果的类别而定,可以是亩、头、株等。在该表中,不要求列入全部的投入产出数据,只需逐项列出科研成果比对照所增加或减少的投入的产出数量。(二)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二)该表以分年度的形式列出科研成果在其经济效益年限内已经和可能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用于就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各年内产生的新增纯收

15、益。该表分以推广和未来推广两个阶段。以推广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是实际发生数,而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则是预测数。对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要依据科研成果本省的生产扩大能力和可能具备的财力、物力、技术等条件逐年预测。每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应小于被取代的原用技术的年最大使用规模,一般不超过80%。对从推广应用到产生效益的时间超过1年的科研成果(如多年生作物、大牲畜等)其推广规模的预测数需要二组数据:当年新推广规模和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对于一年生作物等当年一次性收益的成果,其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等于到该年时当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值。当年新推广规模用于技术推广费用,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用于计算新增纯收益。已推广阶段和未来推广阶段内产生效益的年数之和应等于经济效益计算年限。推广费用与推广规模通常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