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317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山西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湖北招生信息网精品(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校现有47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其中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动物医学和园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农学院(0354-6288344)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农艺教育、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动植物检疫、制药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8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植物保护为省级品牌专业。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3个省重点学科和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昆虫

2、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农药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农药科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6个系。全院在读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博士生25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在编教职工140名,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23人,副教授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学院拥有大型仪器设备230台件,实验仪器总价值1800多万元。有大型计算机室2个,大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1个。学院校内实习基地有综合实验楼,气象观测站,现代化连栋温室大棚等设施。学院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45项,其中“863”

3、计划项目2项,“948”项目1项,“九五”攻关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已鉴定成果30项,其中获国家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 农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推广学概论、基因工程等。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农学科学

4、研究和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种农业企业从事农产品经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植物保护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概论、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症虫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学、农药生产经营等。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植保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各级人

5、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以及主要边贸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种农业企业及农药生产及经营单位从事经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生物技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部门从事生命科学和生物制品的研究与教学、生产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检测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以及为相关专业输送高水平的研究生。主要课程: 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DNA重组原理与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

6、质化学与酶工程、组织培养、植物育种技术与原理、现代仪器分析、生物技术大实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就业前景:本专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之一,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从事生物产品的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和外贸检疫工作,能在农、林、牧、渔、环保、园林、工业、医药、食品、IT等行业的事业单位或企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检测分析等工作。 生物信息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高等学校

7、、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部门等从事生物信息和生物信息软件、产品的研究与教学、生产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以及为相关专业输送高水平的研究生。主要课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生物信息软件及应用、信息科学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信息组织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与生物信息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从事生物信息和基因产品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在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部门等从事与生物信息有关的应用研究、软件开发、生产管理

8、、技术推广等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对农药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和设计;熟悉国家关于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在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化胶化、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化工制图、农药学原理、农药毒理学、农药加工、农药合成、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农药管理学院。就业前景:制药工程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学科,同时

9、制药业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常青”产业,因而制药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非常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科研完所和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应用及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英语水平,了解农产品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以及国际动植物检疫法规,熟悉农产品安全生产贮运销售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掌握植物检疫和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WTO概论、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药

10、学、动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学、有害生物检验检疫技术、有害生物防治等。就业前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竞争,国内许多部门和机构、外贸企业和公司等急需一大批既懂WTO和动植物检疫基本规则和理论,又懂动植物检疫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检测技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检验检疫、海关、植保、卫生、环保等部门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良种苗木引种基地、行业协会等实体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检验检疫方面的技术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农艺教育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和教育学基础知识,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

11、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教育理论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农业和教育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的教育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农业教育和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农业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从事农业教育、行政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及单位从事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

12、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或单位,从事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经济学原理、应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生产学、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种子政策与法规等。 就业前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种子企业进入与竞争、农业经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要求等新的形势,使我国种子业面临诸多新的机遇

13、与挑战,我国种子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对种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行政部门、种子大型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种子行政管理以及种子推广、开发、营销等工作。 动物科技学院(0354-6288335) 动物科技学院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雄厚的文化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现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临床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省级重点实验室,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动物临床医学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动物

14、方向)、动物检疫等6个本科招生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余人。学院下设动物基础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预防医学、动物临床医学、畜牧与水产管理科学六个系,以及动物科技实验站、动物医院、实验兽医总厂、实验种鸡场、实验奶牛场、动物生产研究所、动物种质研究所、饲料质检中心、生态畜牧研究所、环境兽医研究所、羊驼生物工程研究所、动物重大疫情监控中心等科研机构和校内实习基地,校外较稳定的农科教“三结合”基地30余个。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全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师98人,教授26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6

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在职中青年教师全部达到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2人,在读博士30人,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为学院特聘教授, 另外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聘兼职教授多人。院属各系实验室、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30余台(件)。近五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科研经费达2800余万元,其中“863”项目2项,“948”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十五”攻关项目1项,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近五年已鉴定成果28项,获奖20项,主编国家级统编教材10部、参编21部,出版专著20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余篇。 动物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跨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动物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和创造能力的,能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领域从事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