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910172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教学文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二战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将走向何方,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二战后的世界,资本 主义,社会 主义,民解运动,苏联的强大,欧洲的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冷战与热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国际关系,苏东的艰难探索,亚非拉独立运动,两极 格局,三足鼎立,一、“铁幕”降临冷战的序幕,冷战的背景: (1)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德、意、日被打垮,英法受到重创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冷战的涵义:,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

2、行动。,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控制操纵联合国,军事 经济 政治,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 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冷战的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最终称霸世界;,为什么采用冷战的形式?,1、苏、美势均力敌。美国不敢贸然直接武装对抗。 2、大战刚结束,人心思和平,“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引自丘吉尔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治上:杜鲁

3、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文 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1、“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思考,2、美国的主要矛头指向哪个国家?,3、美国采用了什么方法?,苏联,“冷战”,军事、经济援助,国内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苏联的势力,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全。“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

4、都在期待我们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1、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以什么作为幌子?,维护世界和平;维护美国的安全。,2、“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自由”的实质是什么?,小结,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战时同 盟关系正式破裂,是冷战全面开始标志。,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球。,目的:,遏 制 苏 联,推行霸权政策,欧洲复兴计划:,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援助西欧各国 复兴经济。这项计划称为“马歇尔计划”。,控 制 西 欧,思考: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杜鲁门主义表现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公开的挑战性,马歇尔计划则采取了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控制政局,从而达到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之

5、共同抗衡苏联之目的。,作用:,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工具,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两极”对峙,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标志,北约组织和 的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评价美苏两极格局,(1)两强相争,不得安宁; (2)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夜里。午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起来。,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欧洲一分为二(1961),冷战推进图,序幕 开始标志,1946 铁幕演说,1947 杜鲁门主义,发展 结束

6、,1948 马歇尔计划 北约建立,1991 苏东剧变. 华约解体,局部热战,美国在重点争夺欧洲的同时,也积极 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侵朝战争(19501953),侵越战争(19611973),三、局部热战,侵朝战争,(1950195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 海峡;组成“联合国” 军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侵越战争,(19611973),60年代美国开始侵略越南;,1973年,美国被迫签署了结束 越南战争的协定。,侵越战争的失败,标志着美国霸权政策严重

7、受挫,背景,序幕,表 现,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接大障碍。,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的建立,“冷战 与 热战,目的,遏制共产主义,最终称霸世界,丘吉尔“铁幕”演说,侵朝战争 侵越战争,1、“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对土耳其和希腊实施援助,思考与练习,2、二战后美国实行“ 冷战”政策,针对的对象是 A.苏联 B.广大亚非拉国家 C.不支持美国称霸的国家 D.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

8、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 D.扶植反动势力,4、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出台了著名的杜鲁门主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宣言书 B.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 D.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采取的行动计划,5、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6、标志两极世界格局形成

9、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7、下列发生在冷战期间,但又不符合冷战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A.发动侵略朝鲜战争 B.援助希腊、土耳其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在经济上援助西欧,8、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初期便破裂了,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形态的分歧 B苏联力量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C美苏称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D美苏在处理战败国和战争遗留问题上产生矛盾 9北约和华约的共同点是 A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C地区性的大国集团 D代表了不同意识形态,材料1: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

10、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引自邱吉尔”铁幕“演说材料2:余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引自杜鲁门致国会咨文材料3: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马歇尔演说材料4: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 (1)邱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哪些? (2)材料2、3、4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 (3)材料2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什么?有何主要影响? (4)材料3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什么?目的何在? (5)材料4

11、表明美国在欧洲建立了什么组织?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6)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条件是什么?,材料一:二战后,美国总统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发表的国情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些事件是什么政策的表现?美国推行该政策的原因的是什么? (2)

12、针对材料三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对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3)美国在亚洲推行什么政策?主要表现在哪里?,思 考,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 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 享用我们的援助。”,(1)美国把欧洲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作为自己的任务, 其主要目的是什么?,以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2)美国在“任何政府勾心斗角”中含沙射影 地把矛头指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新材料 指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说:“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 安全考虑出发就必 须关心欧洲的复兴。,通过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马歇尔计划,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两大步骤:其一是从越南撤军,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实现了亲自访华的既定目标。,中美关系正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