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003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某某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义第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课题第4章 脂代谢 4.1脂代谢概述教学要点与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脂的组成和生理意义,2、掌握脂的运输和贮存方式。能力目标:学会脂的运输和贮存的生理意义。教具与材料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设计及时间分配:法 组织教学:由班长或学委报告学生出勤情况。复习旧课: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的调解? 3、写出糖原的分解代谢图式。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及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课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第4章 脂代谢 4.1脂代谢概述4.1.1 脂类的组成(掌握) 4.1.2 脂类的生理功能(重点掌握) 4.1.

2、3 脂的消化和吸收(掌握)课前准备1分钟10分钟70分钟8分钟1分钟4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第4章 脂代谢4.1脂代谢概述4.1.1 脂类的组成4.1.1.1 油脂 油脂是三分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体内的重要贮能物质。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通常将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油一般来自植物,脂肪来自动物。(1)油脂的组成 油脂由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通式为:式中R1、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相同的为单纯甘油酯,不同的为混合甘油酯。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因来源不同而异。常见的为偶数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其中十六和十八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较

3、多。油脂中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如表4-1所示(P69)。在天然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顺式结构。人体能合成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高级脂肪酸。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但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由食物供给,所以称为必须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属于两个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系列:-6和-3系列。-6指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6个碳原子,-3指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3个碳原子。这两个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能相互转化。-6系列PUFA除亚油酸外,还有花生四烯酸,后者可由亚油酸合成。亚麻酸是-3系列的最初成员,人体可由它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在眼的视网膜和

4、大脑皮层中特别活跃,大脑中约一半的DHA是在出生前积累的,这说明脂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的重要性。研究表明-6PUFA 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但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一般。人体缺乏-6PUFA将导致皮肤病变;-3PUFA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作用不强,但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明显。人体缺乏-3PUFA将导致神经和视觉疑难症和心脏疾病。(2)油脂的性质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室温下的状态随组成不同而不同。含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常呈固态,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在室温下呈液态。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只有一定的熔点范围。例如:花生油的熔点为03、牛油熔点为4049油脂可以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在生物体中油

5、脂的水解由脂肪酶催化。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当油脂加氢时,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油脂的熔点升高,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油脂的加氢也称油脂的更硬化反应。硬化后的油脂性质更加稳定,便于贮藏和运输。油脂贮藏过程中,受到空气中的氧、水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发生一系氧化、水解反应,产生难闻的臭味,这个过程称为油脂的酸败。酸败后油脂产生低级的醛及小分子羧酸,酸性增大,pH降低。酸败后的油脂不能食用。4.1.1.2 磷脂 磷脂是含有磷酸基团的复合脂,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脑、肝、卵和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中。根据组成将磷脂分为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甘油磷脂

6、主要有脑磷脂和卵磷脂。4.1.2脂类的生理功能4.1.1.1贮存能量 脂肪是三分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脂肪也称为三酰甘油。三酰甘油形成细微的油滴分散于胞液中,在脊椎动物中,脂肪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中,三酰甘油几乎充满整个脂肪细胞。在人和动物体中脂肪组织主要存在于皮下、腹腔大网膜等组织中,脂肪的质量随着营养状态的改变而不同。三酰甘油在生物体内主要用于贮存能量。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37kJ,而一克糖或蛋白质氧化只放出能量17kJ,所以脂肪是最重要的贮能物质。一个人在空腹时,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由脂肪氧化供给,若绝食1至3天能量的85%来自脂肪。除贮存能量外,皮下脂肪组织还具有减震

7、、保温功能,腹腔脂肪还具有固定脏器的作用。4.1.1.2构成生物膜 生物膜都由膜蛋白和脂类组成。组成生物膜的脂类含量较恒定,它不因生物体营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它们也称为固定脂类。构成生物膜的脂类有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中磷脂是最基本成份。生物膜中的磷脂主要有鞘磷脂和甘油磷脂。虽然不同生物膜磷脂的种类不同,但它们分子中都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这种分子结构使磷脂能形成双分子层生物膜。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1.1.3生物活性 许多脂类物质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胆固醇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这些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盐皮激素及性激素等,它们都有重要的

8、生理功能。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在激素作用下可被分解成二酰甘油和三磷酸肌醇,这两种物质都可作为第二信使。糖脂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含量丰富。如半乳糖神经酰胺是脑和其它神经组织的主要鞘糖脂,它在神经组织中起重要的生理功能。4.1.2脂的消化和吸收4.1.2.1脂的消化 脂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脂不溶于水,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溶于水,因此,脂肪水解发生在脂水界面处。在小肠中,脂肪在胆汁盐的乳化作用下,被分散成细小的微滴,增大了脂的表面积,促进脂肪水解。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胰脂肪酶。小肠中的脂肪在胰脂肪酶的催化下被水解成脂肪酸和2-单酰甘油。有少量脂肪被完全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9、脂肪中的磷脂被小肠中的磷脂酶水解。体内存在的磷脂酶主要有三种。它们水解磷脂中不同部位的脂键。如磷脂酶A2只催化第二位的脂肪酸水解。在各种磷脂酶的催化下,大部分磷脂被完全水解,只有约25%的磷脂不经水解被直接吸收。4.1.2.2 脂的吸收 脂的水解产物脂肪酸、2-单酰甘油和二酰甘油的混合物被小肠上皮黏膜细胞吸收,吸收后又经黏膜细胞转化为三酰甘油,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部分没有水解的脂肪的吸收也与此相同。在脂肪及其产物的吸收中,胆汁起重要作用。它的乳化作用促进乳糜微粒的形成。胆汁也促进其它脂类的吸收。脂肪完全水解的产物甘油可溶于水,直接被小肠黏膜吸收,通过门

10、静脉进入肝脏。高级脂肪酸在胆汁酸盐的作用下,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吸收后高级脂肪酸与胆汁酸分离,脂肪酸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可以合成脂肪,脂肪酸也可以与胆固醇形成胆固醇酯。4.1.3 脂的运输和贮存4.1.3.1 脂的运输 脂类不溶于水,它以脂蛋白形式在血浆内运输。与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它负责脂肪、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脂类在不同器官之间的运输。载脂蛋白与脂结合形成密度、组成不同的颗粒,这些颗粒可以通过离心法分离。根据密度的不同将脂蛋白分成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不同类型。人血浆

11、脂蛋白的成分如表4-3。乳糜微粒是食物中脂的运输形式。它含有大量的脂肪及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等脂类。乳糜微粒在心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毛细血管中,脂肪被脂蛋白脂肪酶水解成游离脂肪酸。乳糜微粒因脂肪被水解而形成富含胆固醇的乳糜微粒残体,经血液循环至肝脏,被肝脏吸收。所以乳糜微粒将食物中的脂肪运送到肌肉和脂肪组织,将胆固醇运送到肝脏。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课题 4.2 脂肪的分解代谢教学要点与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氧化的概念。,2、掌握脂肪的分解代谢的生理意义。3、掌握脂肪代谢的反应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书写脂分解代谢的反应式。教具与材料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设计及时间

12、分配:法 组织教学:由班长或学委报告学生出勤情况。复习旧课:1、脂类的组成 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的消化和吸收?4、脂肪的动员?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及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课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第4章 脂代谢 4.2 脂肪的分解代谢4.2.1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掌握)4.2.1.1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4.2.1.2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能量计算 4.2.2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重点掌握)4.2.2.1 酮体的生成4.2.2.2 酮体的利用课前准备1分钟10分钟70分钟8分钟1分钟4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2 脂肪的分解代谢4.2.1脂肪

13、酸的分解代谢4.2.1.1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 脂肪酸的完全氧化发生在线粒体中。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必须先转变为活性中间产物脂酰CoA,再被运输至线粒体中。催化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生成的焦磷酸被焦磷酸酶水解放出能量,每分子脂肪酸的活化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因此相当于消耗两分子ATP。脂肪酸活化的总反应可表示为:在线粒体外形成的超过十个碳原子的长链脂酰CoA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它必须通过一个特殊的转运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这个转运系统是借助肉碱(-羟基-三甲氨基丁酸)完成的。肉碱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它可与脂酰CoA中的脂酰基结合。脂肪酸向线粒体内的运输过程如图4-

14、1所示。脂肪酸的氧化过程经历4个反应步骤。第1步氧化: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脂酰CoA脱氢生成反-2-烯脂酰CoA,脂酰CoA脱氢酶以FAD为辅基,脱下的氢被转移到FAD辅基上生成FADH2,FADH2可通过电子传递链氧化。第2步水化:在2-烯脂酰CoA水合酶的催化下,反-2-烯脂酰CoA加水生成3-羟脂酰CoA。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第3步氧化:3-羟脂酰CoA脱氢氧化成3-酮脂酰CoA,此反应在3-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进行。第4步硫解:3-酮脂酰CoA在另一分子CoA的参与下,由硫解酶催化在碳链的第2、3位间裂解,生成乙酰CoA和比原脂酰CoA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

15、A。上述四步反应循环进行,长链脂肪酸被完全降解为乙酰CoA。氧化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发生氧化的主要过程。偶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完全生成乙酰CoA。4.2.1.2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能量计算 脂肪酸分解代谢产生大量的能量。在氧化过程中,每一次循环产生一分子的NADH和一分子FADH2,以软脂酸为例第一次循环的反应方程式为:软脂酸经氧化完全氧化成乙辅酶A需经7次循环,可以产生8个乙辅酶A,总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生成的FADH2和NADH中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FADH2可生成1.5分子ATP,NADH可生成2.5分子ATP,同时伴有水生成。乙酰CoA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