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0117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矫正人员手册.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社区矫正人员手册目录前言1、什么是社区矫正2、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3、社区矫正的功能是什么4、社区矫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6、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7、社区矫正工作由哪些人员和部门承担8、社区服刑人员“五不准”9、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管理10、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应办哪些手续11、社区服刑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权利12、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13、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矫正时应履行哪些手续14、社区矫正的奖励有哪些15、社区矫正的惩处有哪些

2、16、矫正期满的解除及程序前言社区矫正人员必须接受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手册是社区矫正人员必须了解和遵守的内容。 手册摘录了与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希望你在社区里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和社区各项制度;希望你回到社区后,能与家人和睦相处,与邻里搞好关系、与同事团结友爱;希望你回到社区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公益劳动,自觉接受社区矫正,在矫正中不断改造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希望你能与街道矫正办保持密切的联系,多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尽力为社区多做有益的工作,努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回报社会!一、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二、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社区矫正适用于具有深圳市户籍并居住在深圳市的下列五种人员: 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

4、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三、社区矫正的功能是什么?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有六个功能:第一是惩罚功能。就是将确定的刑罚义务落实到犯罪人身上,不能享有被法律剥夺或限制的一定权利,必须服从矫正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必须遵守各项矫正制度并参加公益劳动,切实感受到刑罚痛苦和国家法律的威严,从而矫正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第二是教育功能。社区矫正的教育就是对矫正对象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积极的系统影响活动。矫正组织通过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和心

5、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矫正对象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改造成为新人的目的。第三是塑造功能。通过矫正活动的连续实施,促进矫正对象公民人格的最终塑造。社区矫正将罪犯置于社会化的环境之中,使他们不脱离自己的家庭,保持基本正常的社会交际生活,使其能够最大可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引导和行为规范,促进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形成健康人格,最终能够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顺利回归社会,避免监禁矫正可能出现的以消极服从、自信心与进取心丧失为特征的“监狱人格”、“囚犯人格”的出现。第四是感化功能。指实施社区矫正的过程中,矫正对象基于矫正组织所给予的人道待遇和人性关怀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应。社区矫正组织

6、对矫正对象进行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传授文化知识与生产技能,并积极推荐就业,有条件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通过人道待遇和关怀矫正对象的措施,使矫正对象产生感化的心理效应,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五是治疗功能。主要体现为对矫正对象进行普遍的心理教育和对有心理危机的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治,帮助罪犯逐步削减或消除犯罪心理和各种消极心理。第六是控制功能。矫正对象处于社区矫正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视野之内,其行为置于监督管理之下,其行踪由矫正组织及时掌握,有利于防止其重新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四、社区矫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社区矫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教育和公益劳

7、动。1、管理。即通过监督、走访、报到等措施,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执行刑罚、矫正不良行为和恶习。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人由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配合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帮教。2、教育。即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认罪悔罪、法制、公民道德和形势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纠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3、公益劳动。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参加公益劳动,可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

8、新,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化改造,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早日融入社会。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可以不参加公益劳动。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有:(1)年满六十周岁的或不满十六周岁的;(2)经街道、乡镇以上医院证明患严重疾病或者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由司法所审核批准的;(3)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不参加公益劳动。暂不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形消失后,社区矫正期限未满的,应按规定参加公益劳动。五、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社区矫正的目的是指国家创制社区矫正这一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希望达到的结果。我国社区矫正的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间接

9、目的和根本目的,它们构成了统一整体。1、直接目的。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对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经过教育改造后不至再危害社会或已经丧失了危害社会能力的犯罪分子,适用非监禁刑罚,在社会中进行改造,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实施矫正,可以最大可能的消除罪犯回归社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加速再社会化进程。2、间接目的。社区矫正的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公民在矫正组织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和监督,这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法制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无疑具有积极影响。3、根本目的。社区矫正

10、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矫正预防犯罪目的分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特殊预防,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社区矫正,消除他们继续犯罪的条件,并将其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防止其重新犯罪。通过教育矫正使罪犯永久性的放弃犯罪意识,消除犯罪心理,成为守法公民。一般预防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社区矫正,用非监禁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惩罚性威慑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即潜在的犯罪人,防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同时社区矫正一般预防也体现为其他守法公民所起到的法制教育和行为鉴别作用。六、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

11、保刑罚顺利实施;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顺利适应社会生活。七、社区矫正工作由哪些人员和部门承担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主要由街道社区矫正机构(矫正办)承担。其主要职责是:1、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及相关法律文书的衔接和接收,及时立卷建档,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管理教育。2、与公安派出所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会同公安派出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为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书面鉴定。3、

12、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提出实施治安处罚和司法奖惩建议。4、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矫治,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6、对社区矫正对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有心理危机的制定心理治疗方案,实施心理干预等。八、社区服刑人员“五不准”1、不准进出酒吧、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参与酗酒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2、不准私自接受境外媒体采访;3、不准有任何形式的越级上访活动;4、不准在互联网上发表任何反党、反社会的言论;5、不准参加未经政府批准成立的社团或民间组织。九、社区

13、矫正人员的分级管理制度街道社区矫正机构依据考核奖惩情况对所有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分级管理。管理级别分为三级四等,即严管、普管、二级宽管、一级宽管。不同等级的,在报到、思想汇报、学习、活动区域等方面实行不同的处遇。社区矫正对象到街道社区矫正机构报到登记之日起列为普管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严管级进行管理:1、不认罪或不愿接受社区矫正的;2、多次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或不参加社区矫正活动的;3、扬言报复社会或他人的;4、居无定所或者有和不良行为的人来往的;5、经司法所测评被划为人身危险性大一类的;6、在监狱或看守所服刑期间悔改表现较差的;7、两次以上违法犯罪的;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

14、罪之一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涉黑、涉枪、涉毒犯罪的;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共同犯罪的主犯、犯罪集团的首犯。严管级的社区服刑人员自划定严管级之月起连续三个月不得评为表扬;除非有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现自划定之月起连续三个月不得升级。严管级的社区服刑人员如三个月内没有扣分的方可升为普管级。普管级的社区矫正对象有立功表现或连续3个月评为表扬的,升为二级宽管处遇;二级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自定为二级宽管之日起又连续3个月评为表扬的,升为一级宽管处遇。普管级的社区矫正对象受到警告处分或1次罚分超过10分或连续3个月内累计罚分超过20分的,降为严管级;严管级的社区矫正对象连续3个月内未被扣分的,升为普管级;普管

15、级的社区矫正对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直接升为一级宽管。社区矫正对象在宽管期间,如出现1次罚分超过5分或当月累计罚分超过10分的情况,降一级从严管理。严管级社区矫正对象的处遇:1、每周需到街道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一次;2、每两周交书面思想汇报一次;3、每半月接受街道社区矫正机构家访至少一次或相应学习;4、将活动区域限定为街道辖区内。 普管级社区矫正对象的处遇:1、每两周到街道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一次;2、每月交思想汇报一次;3、每月接受街道社区矫正机构家访至少一次或相应学习;4、将活动区域限定为行政区辖区内。二级宽管社区矫正对象的处遇:1、每三周到街道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一次;2、每两个月交思想汇报一次;3、每两个月接受街道社区矫正机构家访至少一次或相应学习;4、将活动区域限定为本市范围内。一级宽管社区矫正对象的处遇:1、每月到街道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一次;2、每季度交书面思想汇报一次;3、每季度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