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789501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爱穿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一定范围形成新的“古风”时尚。稍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活跃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包括音乐、网络文学、服饰、动漫、影视剧、纪录片、吟诵、射艺、艺术摄影等等。简单概括,“古风”是一种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风格特征的当代文化现象。其形成和传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主要在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群体中流行。年轻人为何喜爱

2、古风?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更加突出,加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个性表达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满足精神需求提供丰富资源。于是,不少有心者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形成富有个性时尚气息、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流行元素,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受到众多青少年喜爱。古风既满足这些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也体现他们对生活仪式感的需求。仪式感让生活更加有节奏和秩序、有期待和回味。仪式形式和种类无限多样,但都是为了营造富有意味的特殊氛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寻找文化差异和个性,跨越时代的“古风”是以流行。认同感和仪式感都需要有足够丰富的形式因素。影视剧、网游、社交媒体中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形式

3、设计有时比情节和思想更吸引青少年关注,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联结着古与今。诸如声音、颜色、线条、辞藻、姿态等形式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文”,孔子讲到育人的高级阶段即“文之以礼乐”。宫室、车马、衣冠、器物、乐舞等古代礼乐文化,多是当今古风的源头;宋词元曲的意象、戏曲表演的典范等也构成古风的创意资源。当代青少年中流行的古风审美并不意味想要复古。激发古风的触媒主要还是当代文化样式:如动漫、网游、Cosplay、网络文络商铺等,从一开始就具备鲜明的新媒体特点。正因如此,古风时尚与世界流行文化有着深刻的相通处重在展示个性认同和审美偏好。不过,与一般流行文化不同,基于古代文化符号的古风毕竟还有传统的制约

4、。古代文化符号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以规范性为首要考虑。就像如今各种制服,不能怎样好看就怎样穿,就像戏曲表演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对照这一标准,当前基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时尚的古风审美则有碎片化、不稳定的特点。这种特质的积极方面是有一定创造性,另一面则是随意和粗糙,有些作品或现象甚至被讥为“辣眼睛”。此外,因对创新尺度理解不同,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在各种取向:有的强调要严格尊重传统形制,有的只把古风作为设计元素来运用。两方面推向极端都有偏颇之处。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应该看到古风在年轻人中的流行,让传统文化以当代时尚的方式再一次迸发活力,文史专业研究者或可深入进来,帮助年轻

5、人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可持续、有后劲的创新之举。全面审视和整合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跨度既大,歧路纷杂,经典也往往正是在大量试验和探索中淬炼出来的。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当代时尚为土壤,我们有底气和耐心静候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成果。(摘编自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尚之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古风的源头是宫室、车马、衣冠等古代礼乐文化,而古风的创意资源中有宋词和元曲的意象。B. 激发古风的触煤具有鲜明的新媒体特点,这导致古风时尚与世界流行文化有着相通之处。C. 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在或严守传统或力求创新这两种取向,因而对创新尺度的理解不同。D. 只要我们去发掘优秀传统

6、文化的精华,以当代时尚为土壤,古风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前景就一定会光明。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具体阐述了古风是以活跃于当代年轻人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风格特征的文化现象。B. 第二段是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论述年轻人喜爱古风是因为古风能满足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与生活仪式感。C.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古风与一般流行文化进行比较,突出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D. 文章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展开分析,最后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总结论述了古风流行的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为寻找文化差异

7、和个性,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于是富有个性时尚气息、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古风”就形成了。B. 形式因素在古代文化中被称为“文”,而对形式美的追求联结着古与今,带有古风元素的设计一般要考虑声音、颜色等的效果。C. “宁穿破,不穿错”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使用的古代文化符号只要考虑规范性,就不会“辣眼睛”。D. 古风是以时尚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将古风从兴趣爱好发展为创新之举,还有赖于文史专业研究者的帮助。【答案】1. B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8、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宫室、车马、衣冠、器物、乐舞等古代礼乐文化,多是当今古风的源头”。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因对创新尺度理解不同,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在两种取向”。D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我们有底气和耐心静候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成果”。故选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

9、C项,“各自的”错,只突出了“古风”的优点与不足。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C项,“只要”过于绝对化,原文是“古代文化符号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以规范性为首要考虑”。故选C。【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

10、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山造纸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宋元之前。始修于元朝的长沙府志食货志一书就有“纸,测阳产”的记载。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福建邱氏父子数人来到张坊附近的七星岭村湖洋片抚州棚定居,知道楠竹的笋竹是造纸的好原料,邱氏父子便在每

11、年的小满前将笋竹砍下来。经过归堆浸制后,洗出丝壳,晾干挑回家里,再将丝壳浸上石灰,漂净石灰,用碱蒸制成纸料,再经过用脚磨擦成竹麻,尔后用手工做成水纸,烘干后便成了一张张文化用纸。时间移至清乾隆年间,浏阳这种用楠竹作为原料的文化用纸被朝廷官府纳用,始有“贡纸”之称。古山贡纸的高光时刻是民国时期。当时,湖南全省75个县,有58个县产纸,却仍以测阳生产的纸最负盛名。据湖南民国经济史料选刊记载“阳造纸技术之精,纸品之佳,省内无出其右者。”当年,大围山麓的金钟、湖洋、七星、双溪一带统称“石古山”,共有300余户人家,他们既是一个劳力和生产技术相互兑换、工序互动互带的体系,又是一个家族、亲缘、师徒传教体系

12、。“古山贡纸”成为造纸行业的一个风向标。20世纪初,山冲里有十来户有名的手工造纸户。但到了21世纪,随着技术的改良,用电机磨料,改造扛帘机构,造纸的工序可节约两个劳动力。在这种机器生产方式的冲击下,手工造纸技艺逐渐没落,浏阳贡纸级别制作者只剩下黄隆根一家。他们一家人造纸、种田,一天都没有停下来。五代人坚持造纸,却鲜有时间坐下来描绘这手艺的未来。直至一些特殊客人的到来,这张薄薄的古山贡纸的命运才发生了转折。“贡纸这种纯手工古法造纸无污染、纤维长保存几十年纸面如新,不上潮,不易碎,尤其适宜书画,有着机器纸不可取代的优点。”2016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全国著名的书画家、散文家、书法家杨福音寻访到了

13、古山贡纸,惊讶地发现这种纸张有着极佳的书画展现能力。得知古山贡纸在机器纸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情况他感到十分惋惜,立马发出保护古山贡纸的倡议,并亲自撰写了“宜书宜画,果然老字号”的鉴纸字幅,大力推介阳古山贡纸。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长沙市非遗保护中心随即给予大力支持,联合画家、非遗工作者与关注者80余人发起了一场探秘、追寻、拯救“五代人的守护古山贡纸”的公益行动。古山贡纸渐渐打开了销路,经常有人打电话来买纸。现在,黄隆根每周都要到镇上的快递点给客户寄纸,买家遍布全国各地。他的儿子在株洲上大学,放假回家也在学造纸。“我们生在这样的环境,总要把这事传承下去。”黄隆根的话语里有些欣慰。另一个消息,则更具

14、撬动古山贡纸产业的力量。有客商准备与黄隆根合作,负责制浆,黄隆根提供商标和技术,“他们最初说销量要300吨,我说这不现实,最后改成至少100吨”黄隆根主动调低销量,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一年的产量才2吨。”他计算说,如果达成合作,周边的村民都要一起来造纸,将能带动50户人家重现古山贡纸的荣光。除此之外,他在家里建了古山贡纸非遗传习所和农耕体验馆,经常接待学校、家庭团体来体验造纸和农耕传统,还有旅行社也不断把游客带进山冲,走近古山贡纸,体验非遗文化。(摘编自纸上春秋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朝长沙府志食货志中“纸,浏阳产的记载,能表明古山造纸历史悠久。B. 楠竹笋竹作为

15、造纸的好原料,是清朝康熙年间福建邱氏父子最早发现的。C. 丝壳经过石灰浸泡、碱料蒸制,被磨擦成竹麻,变成水纸,烘干后便成文化用纸。D. 石古山300余人家形成了劳力和生产技术相互兑换、工序互动互带的体系。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湖南制造的纸张因技术精湛,质量上乘成为民国时期造纸行业的一个风向标。B. 造纸技术改良主要体现在采用电机磨料和改造扛帘机构上,可以节约劳动力。C. 民国时期,“古山贡纸”制作者之间,既有家族、亲缘关系,也有师徒关系D. 机器生产方式使古山手工造纸技艺逐渐没落,濒临灭绝,已引起人们的重视。6. 文中哪些做法使古山手工造纸的命运得以改观?请

16、简要分析。【答案】4. B 5. A 6. 发起保护拯救的公益行动大力推介贡纸;建立传习所、体验馆,吸引人们体验非遗文化;提供商标和技术,与企业合作,扩大产量。【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B项,“是清朝康熙年间福建邱氏父子最早发现的”理解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福建邱氏父子数人来到张坊附近的七星岭村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