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89389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学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精品文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 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5、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正方向在哪里,还有以谁为主。6、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

2、的路线。7、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方向标跟着走动。8、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选取哪个物体为主的,以谁为“主”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用乘法验算)。2、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0乘任何数都得0。(5)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6)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3、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再商。) (百位够除) (百位不够除)(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个位的0除以5,商得0,一定要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就在十位上写0占位。 4、除法用乘法来验算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

4、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5、乘法的估算: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想乘法口诀,利用口算。注意: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3855,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但是如果题目的已知条件里面有大约等字,很有可能是不要估算的,一定注意审题。(2)回忆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7、【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

5、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8、锯木头问题。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4-1)4(分钟)。而锯成5段要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解答:由图可知,彩灯

6、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共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分数总数;2、看统计表,横栏和竖栏一起看;3、复式

7、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4、复式统计表由标题、制表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例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不进位) (进位)3、几个特殊数:25410

8、0 , 125810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 ;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6、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7、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8、解决问题。.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例题:仪仗队中

9、,一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9人,那么三个方阵总共有多少人?例题:共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那可以装多少箱?第五单元 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一定要先把它们化成统一的面积单位再来比较。3、面积单位定义:(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 )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10、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边长周长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5、(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3)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6、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分米10厘米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米10分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1米100厘米7、注意:(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数

11、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50平方米( 5000 )平方分米 400000平方米(40)公顷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判断: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8、 铺地砖问题: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9、计算格点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将不够一个单位的面积拼凑成几个单位的面积;再加上所有整个单位面积就是整个图形的面积.注 意: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10、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

12、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第六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 这七个月是31天(大月),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小月),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11月)30整。3、

1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答: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注意:题目问的是再过50天,所以这个50天里是不包括今天的)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

14、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1215时; 16时:16-12下午4时。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8、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9、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有两种情况: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0、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11、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 59 )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二)24时计时法部分1、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12去掉时间段的词语);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12加上时间段的词语);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