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9115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1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01经济学基础202电子商务概论703电子商务英语1604计算机网络技术2005市场营销实务2706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3207 C语言程序设计3608经济数学4109 PHOTOSHOP 5010商务谈判与礼仪6311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6712电子商务与物流7513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7914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文写作8515 FLASH动画9116国际贸易实务9618应用数据库原理与10919管理学11520供应链管理11921消费心理学13122 客户关系管理13623 网络营销与策划143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电子商务授课学时:3学时/周,共48学时(

2、讲授40课时,机动8课时)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2)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3)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 掌握经济学的一般知识与原理,尤其是理解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 掌握经济学微观与宏观分析的一般方法 掌握生产者均衡与

3、消费者均衡 掌握国家收入的核算方法 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阐述经济现象 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衡量企业生产均衡与消费者均衡 能够获得个人生活中的效用最大化(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经济管理意识 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效用观念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经济学基础,谭元发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材使用评价:该书以重视基础、强调应用为原则,做到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简明扼要、体系严谨。该书做到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技能,适合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

4、学生的学习。选用的参考资料: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曼昆著 梁小民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 魏埙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 梁小民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宋承先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 朱善利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罗伯特E霍尔等著)微观经济学(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著)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主编)等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后续课程:其他相应专业课与其他课程配合与取舍情况:经

5、济学原理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关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分为宏观与微观两部分,结合学院实际重点讲授微观,选择讲授宏观部分,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与其他专业课重复,本课程不再讲授。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在第1学期开设,在1学期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名词,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第三节 经济学的十

6、大原理第二章 供求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第一节 需求理论第二节 供给理论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一节 基数论基本概念第二节 无差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 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第一节 生产理论与生产函数第二节 短期产量分析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第四节 规模经济第

7、五章 成本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成本和收益的有关概念,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有关概念及其关系掌握: 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含义第一节 成本函数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第六章 分配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第二节 劳动市场与工资理论第三节 土地与地租第四节 资本与利息理论第五节 收入与分配政策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

8、决定理论。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总量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衡等关系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第一节 失业理论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第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六、教学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总课时理论授课实验/实训授课1导论332供求理论6423消费者行为理论7524生产者行为理论7525成本理论7526分配理论6427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3218失业与通货膨胀3219机动66合计483612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1、考核课堂表现、教学参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实训情况2、

9、成绩评定(1)教学过程占30%: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教学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实践环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书面作业)。 (2)期末考试占70%:统一命题、制卷,书面闭卷考试。八、习题要求:1、习题内容要求: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础,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的掌握,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习题形式:每章内容讲授完毕后将教材课后习题进行一定的练习。根据本章重、难点要求,布置题量和难易程度掌握在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够完成的作业量。题型可是书本课后练习题,也可是能力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类型以案例和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为主,以达

10、到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作用。 教学大纲编写组:宋代奇 陈堂 教学大纲编写组组长:陈堂 2011年8月13日 本课程大纲执笔:陈堂 2011 年 8月17日 系部专家审查组:宋代奇 2011 年 8 月 20日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商务授课学时:4学时/周,共64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一)课程性质电子商务概论是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介绍电子商务概念、交易模式、主要技术基础和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安全等内容。该课程教学既要重

11、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更要突出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二)课程任务通过电子商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 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识别电子商务管理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模拟电子商务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奠定核心专业课的认知基础。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

12、本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电子商务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电子商务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一)选用的教材教材名称:电子商务概论作者:张彩霞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一)参考教材1.新编电子商务教程,朱孝立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年。2.电子商务概论, 宋文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电子商务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年。4.电子商务师,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5.电子商务实务,李锋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