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9059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料行业管理)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贰、功能保健饮料的市场竞争一、市场竞争分析图 我们分别把功能保健饮料的档次、消费者的年龄、性别作为维度,编制了“抗疲劳”功能性饮料的 产品/市场分析图,来了解这个市场的竞争状况。图2-1 “抗疲劳”功能饮料市场竞争图 竞争对手“红牛”的产品线上有2个产品,普通装250ML红牛,市场售价5.5左右;强化型250ML红牛,市场售价6.5左右。 竞争对手“力保健”的产品线上有3个产品,100ML普通装力保健,售价在4.5左右,120ML产品市场售价为5.5左右;100M伊人装力保健,售价在4.8左右;120ML产品市场售价为6.5左右;100ML人参王浆型力保健,售价在6.8左右。 竞争对手“日加满

2、”的产品线上有4个产品,250ML动感活动型日加满(碳酸饮料),市场售价为4.00左右,120ML动感商务型日加满,市场售价为6.2左右,100ML时尚淑女型日加满,市场售价为6.5左右,100ML娇养护肤型日加满,市场售价为一三.00。 由于受到“保健食品”行业规范的限制,市场竞争分析图忽略了功能饮品的单位价值,只对产品的市场售价进行定位分析。由图可知,人参饮料可能存在的市场机会为:35-50中端男性市场,35-50高端男性市场,35-50高端女性市场, 25-35岁的高端女性市场, 50岁以上的低端市场,50岁以上的高端市场,这些市场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在资源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人参饮

3、料”在这些市场上突进将会有一定的机会。二、主要竞争对手的状况1、竞争者的现状(1)“红牛”公司 “红牛”功能饮料源于泰国,至今已有40年之行销历史,凭着卓著的品质和功能,产品行销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强劲的实力和信誉,“红牛”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功能饮料销售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全球销量超过40亿罐。 在亚洲,“红牛”于2001年入选“亚洲二十大品牌”(TOP 20 ASIAN BRANDS)。在泰国,“红牛”是全国第三大产品与服务品牌。在欧洲,从1986年到现在,“红牛”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并把欧洲饮料消费带进功能饮料时代,风靡各国。“红牛”深刻地参与到各国年轻人所喜爱的运动之中,流行于大

4、学校园、繁华酒吧、运动场合,成为时尚的符号之一。 在美国,经过短短十年的开拓,“红牛”不仅名列第一能量饮料品牌,带动了一百多个竞争品牌,并位居全美十大饮料公司之一,在2003年美国饮料业年会上荣获“年度最佳饮料公司“称号。 在大洋州,“红牛”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顾客所认同,行销工作迅速取得突破。 1995年12月,“红牛”凭着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全球战略眼光,来到中国,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1998年,中国红牛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到北京,增资注册,成为北京市著名的现代化饮料企业。 中国红牛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0多个分公司、代表处和80多个办事处。秉承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重在培

5、养消费观念,以功能饮料市场先入者的地位和优势,“红牛”饮料快速进入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积极进取、诚信开拓的饮料集团公司。 红牛公司在国内拥有北京怀柔、湖北咸宁和海南海口三个现代化生产基地,供应全国市场。产品生产工艺独特,从产品设计、选料、制造到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所含的多种功能营养成分,均达到了英国、美国药典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2009年“红牛”品牌在中国市场约有一三亿的销售收入,约占“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市场份额的70%,是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的市场领先者。(2)“力保健”公司 “力保健”(Lipovitan D)是日本大正制药(1912年即大正元年创)在1962年研发的饮料,一个1

6、00ml的小瓶里放1000毫克有提神作用及促进消化的牛磺酸(taurine)。力保健产品上市不久,就产生热销,它的成功不但令日本其它公司模仿,世界各地亦相继推出同类饮品,其中以“红牛(Red Bull)”最具威胁。 上海大正力保健有限公司是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在华的投资企业,注册资金1,600万美金,并在上海嘉定区建造了世界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主要生产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力保健系列产品,并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区。 2007年本来属于合资企业的中方(冠生园集团)退出原持有一五%的股份,被外方“大正制药”全部收购,为此,上海大正成为日方独资企业。 1997年8月进入中国时,开创了中国“健康功能营养饮品”

7、市场的先河,而产品本身是由日本大正在1962年凭借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心调制的保健饮料,含丰富的牛磺酸和B族维生素,有抗疲劳、调节血脂的功效。在“力保健”的产品线上,除了普通装以外,还有改善贫血的伊人装,近期又推出了添加人参和蜂王浆新产品人参王浆型,来满足中老年消费者的需要。 “力保健”在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亦有分公司及工厂,销售只是停留在亚洲地区,没有进入欧美市场,因此在国际市场,“力保健”大约只有4.7%左右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大大逊于仿制者“红牛”,在市场上属于补缺者。在中国市场,2006年“力保健”的销售收入2788万,2007年“力保健”的销售收入2926万,2009年

8、力保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约为4000万,主要市场在上海和广东,并已在北京、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等城市进行销售。2009年力保健在上海市场取得22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领先者“红牛”,在上海市场属于挑战者的位置。2、竞争者的战略与定位(1)“红牛”公司“红牛”是一种提神饮料,它好像给人一种力量,充满了精神与活力,在遇到困难时树立信心,勇于超越,是年轻与强壮的象征;红牛也代表了一种运势,欣欣向上的发展之势,让人联想起好运。股票要“牛市”,做人要“牛气”,这样才能永继发展,生生不息,“红牛”好口彩。 品牌联想“红牛”是一种以牛磺酸为主体,融合氨基酸、肌醇、烟酰胺及B族维生素的提神饮料,给人精神、助长

9、活力,是一种增长能量活力的饮料,更是人潜在的精神依靠。每当人疲劳不适时就会想起它,在遭遇挫折时,给人打气,让人战胜困难。从中国传统的文化来看,它也象征着运势,“牛市翻天、牛气十足”;它不仅给人带来信心与力量,更给人带来好运。 企业战略“红牛”坚持运动营销,将产品锁定在年轻的消费群长期培养,将品牌的诉求点集中在“能量与活力”,“红牛”实施的是集中市场战略。“红牛”无论在国内或者国际市场都是功能性饮料的市场领导者,产销量大。在“抗疲劳”功能饮料细分市场,它的市场份额约占70%左右,2009年在上海市场的份额为46.6%,是功能性饮料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在竞争中实施市场领导者战略。在中国,“红牛”正执

10、行市场渗透战略,由中心城市向城镇等边远地区渗透。 企业目标“红牛”保持在“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针对年轻顾客,塑造与强化能量与活力,培养品牌忠诚度。 企业营销销售体系采用分公司制,成本较高在中国拥有30多个分公司与80个办事处,销售网络比较全面。产品线短,销售量大,只有2个主打产品,便于管理。产品的价格,分别属于低档与中档,价格定位明确。经常利用时间来做适时营销。例如:考试前后,世界杯赛前。 竞争反应模式从容型 渠道情况以超市、卖场、便利店为主体,渠道的铺货率高,上海市场90%左右。 生产规模在北京(怀柔)、湖北(咸宁)、海南(海口)有3个生产工厂,正在广东筹建第4个生产工厂。 竞

11、争优势品牌知名度高,消费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产量大,市场份额高,已取得领先地位成本低,利润高全球化公司,具有资本优势 竞争劣势以牛磺酸为主体原料构成,是“力保健”的仿制品,产品根本上不存在差异化各地区的产品标准不同,质量控制不佳,经常出现负面新闻,如:瑞典“红牛”事件。(2)“力保健”公司“力保健”让人联想到申花的范志毅,随着一下大力的抽射,画面出现了一名活力型女孩,扑住了“范”的射门,紧接着就是“力保美达”的声音响起。我感到,“力保健”代表了运动与力量。后来,“力保健”的宣传好像发生了改变,开始针对商务人士,它给我最大的记忆点就是“牛磺酸”与抗疲劳,一段时间它曾风靡了上海和广东市场,成为白

12、领的首选,我也经常饮用“力保健”,特别在工作疲劳,人际关系不畅时,它给我带来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品牌联想“力保健”是大正制药将牛磺酸、赖氨酸及B族维生素营养元素等巧妙融合而制成的一种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性饮料,主要针对的是运动型人士和商务型人士,它能补充营养、抵抗疲劳,同时能增强免疫力,让人摆脱“亚健康”的烦恼。饮用“力保健”让人联想到力量、活力与健康,它是人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精神健康的保证。 企业战略与红牛类似,它主要遵循集中市场战略,产品主要针对30-35岁左右的体育运动者和商务人士。“力保健”是牛磺酸系列饮料的开山鼻祖,在中国“抗疲劳”功能性饮料细分市场,“力保健”的市场份

13、额紧随“红牛”,是“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市场的挑战者,在市场竞争中,执行挑战者战略。实施市场渗透战略,由市场较为成熟的广东、上海逐渐向北京、大连、长春、沈阳等地区渗透。 企业目标稳固市场地位,向领导者发出挑战。实施市场渗透,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营销是制药公司的一体化企业,在供应链上,原料成本低,单位价值高,利润高产品定价趋于中低档。产品线短,只有普通型、伊人型、人参王浆型3个品种的产品。同2007年进入市场的“日加满”竞争激烈,整合传播上倾向于促销活动,近期搞2重大抽奖活动。 竞争反应模式凶恶型 渠道情况立足于超市、卖场、便利店,在上海市场的铺货率也超过90%;同时重视药店的铺货,在

14、这点同“红牛”有所差别。 生产规模全国只有上海一个生产点,年生产量约2000万瓶左右 竞争优势是“牛磺酸”饮品的发明企业,具有产品历史与生产上的优势单位产品价值高,利润高在中国的“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市场,仅次于“红牛”,市场份额较高 竞争劣势原料都是“牛磺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销售渠道集中在上海、广东市场,渠道铺货率不高3、人参饮料在市场竞争中的建议(1)策略性建议图2-2 人参饮料产品市场策略性渗透图 根据功能性饮料的市场竞争状况,我们设计了市场策略性渗透图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人参饮料”上市的时候,建议先开发高端产品(如图中1),价格在10.00左右,定位在35-50岁左右的商务人士,主要的

15、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餐饮饭店、夜店等高端场合,塑造一种商务礼仪,给人感觉是饮酒前的营养饮料。 半年或者一年后,凭借在高端渠道获得的口碑,开发中端的人参饮料产品(如图中2),价格为6.5左右,定位在35-50岁左右的男性普通大众,主要销售渠道为超市、卖场、便利店,同“红牛”、“力保健”、“日加满”等产生相对的竞争,获得品牌知名度;同时反作用于高端市场,增加高端市场的渗透率,并取得定位上的优势。 中端市场成熟后,品牌将执行反成熟战略,开发适合于女性饮用的高端人参(西洋参)饮料(如图中3),定位于都市白领女性,价格为12.00以上,销售渠道为高级会所、药店、餐饮酒店等。 一段时间后,开发适合于35-50岁女性的大众人参(西洋参)饮料产品(如图中4),进一步扩大销售面,取得最大的销售额,销售渠道为卖场、超市、便利店。 产品在“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市场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后,以“礼品的概念”开发新产品(如图中5),定位于50岁以上中老年市场,价格为7.00左右,进一步扩大市场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特别说明,新产品开发战略比较适用于成熟市场,在执行此战略的同时将成熟市场的产品不断进行市场渗透,进入新的市场,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2)其他建议 纵观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