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9057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六年级信息技术讲义及反思.(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单元 走进电脑世界本单元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第一课 走进计算机教学目的:1、能说出电脑的各个部分2、知道电脑需要软件才能运用教学重点: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教学难点: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教学步骤:一、引入课堂:现在,我们先认识一下电脑外表的各个部分,再来了解电脑中的关键部件。二、外貌1、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各种各样的电脑部件2、音响、软盘、硬盘、光盘、打印机软盘、硬盘、光盘都是外存储器,都能存储信息。打印机能将你写的日记、画的小鸟和制作的电子贺卡印出来。教师展示三种类型的

2、打印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3、其它除了上面的设备,还有许多功能新奇的设备扫描仪可像复印机一样,将文章或图片复制到电脑中。语音输入装置会快速地把你讲的话转换成文字。手写输入装置可以帮你将手写的汉字输入电脑。三、关键部件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就像人的身体,是看得见,措得着的设备。软件好象人的大脑中的思想、知识和学问,是看不见的程序和数据。认识计算机的心脏:中央处理器:简你CPU主要完成电脑中的信息处理和指挥协调其他部件的工作。人们把它看作电脑的心脏。存储器(MEMORY)是电脑的记忆细胞,电脑就是用它来存取信息的。分为内存和外存。作业:练习: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有:教学反思:在第

3、一堂信息技术课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是什么,怎样学好信息技术等问题。此后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可以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同时注意将任务简化,同时将学生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 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

4、,各抒己见。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加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

5、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

6、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第2课 未来的计算机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标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

7、,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二、计算机的发展1.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

8、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2.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三、未来的电脑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作业:设计未来的计算机教学反思;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

9、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第3课 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2. 能力目标:学会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备份。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计

10、算机的良好意识,养成对重要数据及时进行备份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对重要数据进行整理与备份。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中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的环境1.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电脑的?2.小结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二、保护计算中的数据1.先创设情境,请学生从一个有众多不同类型文件混乱摆放的文件夹中找到指定的文件,让学生体会将文件整理妥当的必要性。2.举例:有些学生为了携带方便,将重要的文件只存放在软盘中,结果软盘发生故障,导致盘中的重要文件无法读出,影响了学习。多用户的计算机(如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某个用户误操作删除了其他用户的文件,导致文件丢失。3

11、.讲解如何备份文件,:可以利用硬盘不同分区进行备份,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站、网络硬盘、大容量邮箱等网络手段,以及利用光盘刻录的方式进行文件备份。4.将这些备份方法作一个简单的演示。作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文件以不同的方式归类保存,完成文件整理、备份的任务。教学反思: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从预习出发,引出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发挥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3、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第4课 安全小博士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传播方式、防治措施。2. 能力目标:学会利用杀毒软件或在线杀毒的方式查杀计算机病毒。3. 情感目标:在深刻了解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基础上,形成病毒防护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版权意识。教学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杀毒软件或在线杀毒方式查杀计算机病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

14、、了解计算机病毒1.平时上网最怕什么?2.你的电脑是怎样中毒的?中毒后是怎样的?3.自主学习:上网搜一搜计算机的病毒有哪些种类,中毒后有什么现状或者有哪些危害5.交流二、学习病毒传播的途径和防止方法1.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时,对学生中存在的较常见的几种易传播计算机病毒的情况加以说明:随意用软盘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存储文件;随意使用盗版光盘;在网络上随意下载软件等。2.病毒可以怎样防治:3.上网找一找杀毒软件的相关资料作业:用Word撰写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学习资料:有哪些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写写一个杀毒软件网站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安全意识,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几种常见的计

15、算机杀毒软件,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而教学重点则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自觉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调整系统日期。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我先是在屏幕呈现动态图像。根据学生的理解简介病毒的特点、危害。介绍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强调使用正版软件。比较计算机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的异同处,得出病毒给计算机的使用者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通过玩益智游戏打击病毒,加强学生打击病毒的意识。然后出示求助信,学生讨论回答引导学生回答使用修改日期的方法避免病毒。学生查看课本提示,尝试修改日期。讨论:小明乘表哥不在家时用表哥的计算机,对吗?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最后总结: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而且要战胜学习中的一切困难,规范地使用计算机,让计算机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整堂课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进一步剖析,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培养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表现也很积极,但是,有一点还需要不断地改进,由于班级学生个性化都比较强,所以出现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课堂常规的培养。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