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789013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及操作(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0.1-2化学反应气体体积 测定装置及操作,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的原理 。 2.掌握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关键操作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注射器使用次数的回顾,使学生熟悉整个实验的过程。 2. 通过对金属镁质量范围的讨论,了解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的换算方法,理解气体体积的正确读取在整个实验中的核心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关键操作的讨论,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学习要求,1.理解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的原理 。 2.掌握装置的使

2、用方法和关键操作 。,准备导入,导入一,导入二,准备与导入一,(2-1),导入一,导入二,预习任务检查: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测定某温度下1molH2的体积,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针筒、电子天平、小烧杯、砂皮、剪刀、镁带、品红溶液、3mol/LH2SO4,准备与导入一,导入一,导入二,1、装配仪器,气密性检查 2、称量镁带 3、加料(水、镁带) 4、抽气,注入硫酸,记录温度 5、读数,记录数据 6、抽气,读数 7、再做一次 8、数据处理 9、误差分析,4、实验步骤?,(2-2),探究与深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探究与深化一,探究四,探究三,(5-1),

3、问题一:简述装配过程。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塞紧加料口橡皮塞,用手捂住A瓶,B瓶内导管中液面上升,1min内不下降。,三、实验步骤,1、装配好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作气密性检查。,问题二:镁带表面的氧化膜为何要擦去?若不擦去 对测定结果会有何影响?,2、用砂皮擦去镁表面氧化物,称取0.1000.110g镁带。,氧化物不产生气体,使实际反应的镁质量偏小,导致生成气体体积偏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与深化一,(5-2),探究四,探究三,问题三:为什么称取镁带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电 子天平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称量前调零,称量时关门。,3、加料(水与镁带),问题四:加水的目的是什么?,降低反应时硫

4、酸的浓度,4、抽气,5、注入硫酸,记录温度,探究一,探究二,液体量瓶的量程有限,镁带产生的氢气体积必须在此量程内。,探究与深化一,(5-3),探究四,探究三,问题五:为何记录温度?,温度影响体积,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用于计算测定理论值。,探究一,探究二,6、反应完后读出C瓶中液体体积,记录数据。,7、抽气,记录数据,问题六:请说出实验中注射器的 使用次数及作用。,三次 第一次:使导管内外液面保持平衡,保证体系压强与环境压强相同。 第二次:注入稀硫酸,引发反应。 第三次:使导管内外液面保持平衡,记录抽出气体的体积,用于校正氢气体积。,探究与深化一,(5-4),探究四,探究三,问题七:液体量瓶的

5、体积读数是否就是氢气的体积?,不是。,V(H2)=V排VH2SO4+V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与深化一,(5-5),探究四,探究三,问题八:为何要操作第二次实验?,平行实验,减少偶尔误差,8、重复以上操作,记录数据。,9、数据处理,误差讨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与深化二,探究四,探究三,常温下1mol气体体积理论值的确定,根据公式:,当压强一定时:,如25时,,V1=24.45 L,探究一,探究二,练习与评价,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与评价一,思考:液体量瓶的量程为110130mL,硫酸用量为10ml,若室温为15,镁带质量约取多少克?(标况下,氢气密度0.0893g/L,精确到0.00

6、1g),S.T.P下,Vm=20.0893=22.40L/mol,根据V0/T0=V1/T1,15时,Vm=23.63L/mol,22.40/273=V1/(273+15),V(H2)=110-10=100ml=0.100L V(H2)=130-10=120ml=0.120L,(2-1),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与评价一,计算: MgH2SO4MgSO4H2,23.63 m(Mg) 0.100(0.120),镁带质量控制在0.1020.122g之间。,(2-2),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与评价二,练习:测定1mol气体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镁带质量为0.110g,注入稀硫酸10.0ml

7、,注射器抽气体积为6.5ml,液体量瓶的读数为114.0ml,则该温度下1molH2体积的测定值为 。,V(H2)=114.0-10.0+6.5=110.5ml,=24.11L,V(H2)=V排VH2SO4+V抽,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回顾与小结,回顾与小结,实验操作步骤: 1、装配仪器,气密性检查 2、称量镁带 3、加料(水、镁带) 4、抽气 5、注入硫酸,记录温度 6、读数,记录数据 7、抽气,读数 8、再做一次 9、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作业与拓展,作业一,作业二,作业与拓展一,(3-1),作业一,作业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记录实验的环境温度 B、液体量瓶中液体的体积读数

8、就是氢气的体积数 C、加入稀硫酸的量恰好与镁带完全反应 D、该实验如果一次准确,不必再作第二次平行实验 2、气体摩尔体积测定实验中(不考虑平行实验)注射器共使用了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A,C,作业与拓展一,(3-2),3、通过下表提供的数据计算某温度下1mol氢气体积,温度:19,两次实验平均值= 。 实验温度下,1mol氢气体积理论值为24.0L,相对误差=,107.7,25.3,114.5,25.4,25.4,5.8%,作业一,作业二,(3-3),作业与拓展一,4、某课题小组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 测定常温下1mol氧气的体积。提供的试剂有 MnO2 、H2O2溶

9、液。试回答: (1)写出制氧气的方程式: (2)仪器A中预先盛放的试剂是 , 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的试剂是 。 (3)仪器C的刻度范围是110130ml, H2O2溶液取10ml,则H2O2溶液浓度最大约为 mol/L,最小约为 mol/L。(室温下,1mol氧气体积取24.0L) (4)现取10ml0.95mol/L H2O2溶液完全反应,仪器C的读数为116.0ml,抽出气体体积为6.0ml。计算室温下1mol氧气体积的测定值是 。,MnO2,H2O2,1,0.8,23.6L,作业一,作业二,作业与拓展二,根据你的实验误差,请分析可能存在哪些原因导致这样的误差?,思考,作业一,作业二,资源与链接,资源与链接,(2-1),资源与链接,(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