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8986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5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1章 设计总说明1.1系统概述1.2系统需求分析1.2.1弱电系统模式需求1.2.2弱电系统目标需求1.2.3弱电系统兼容和联网需求1.3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实施范围1.4工程总体目标1.5设计依据第2章 安全防范技术系统2.1报警监控系统2.1.1概述2.1.2需求分析2.1.3数字化安防系统特点及优势2.1.4设计思想2.1.5设计标准2.1.6系统设计2.1.7中心控制系统供电与接地的设计2.1.8控制中心屏幕墙与控制台的设计2.2 电子巡更系统2.2.1系统设计依据2.2.2系统设备选型2.2.3系统架构2.2.4系统配置2.2.5工作流程简述2.2.6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第3章 通讯

2、接入与电话交换系统3.1 设计概述3.2 系统设计3.2.1 系统容量的设计3.2.2 系统中继线设计3.2.3 系统功能第4章 综合布线系统4.1概述4.2需求分析4.3 设计依据4.4设计目标4.5系统设计特点4.6 系统总体结构4.7各子系统设计4.7.1工作区子系统4.7.2水平子系统4.7.3垂直主干子系统4.7.4管理子系统4.7.5设备间子系统4.7.6建筑群子系统4.8系统技术指标第5章 信息网络系统5.1网络设计原则5.1.1高可靠性5.1.2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5.1.3高性能5.1.4标准开放性5.1.5灵活性及可扩展性5.1.6可管理性5.1.7安全性5.1.8兼容性和经

3、济性5.1.9统一标准、统一平台5.1.10网络分层的原则5.2网络设计目标5.3 网络详细设计5.4网络管理方案5.4.1网络管理平台5.4.2用户管理5.4.3业务管理第6章 电视系统6.1概述6.2用户需求6.3设计依据6.4方案设计思路6.4.1总体思路6.4.2点位设计6.4.3节目源设计6.5系统频段划分6.6系统功能6.7系统的组成6.7.1前端系统6.7.2传输系统6.7.3后端分配系统6.8系统器材设备选型6.8.1前端器材选型6.8.2系统传输及后端分配系统器材选用6.8.3设备安装6.8.4机房要求第7章 会议系统7.1设计依据7.2设计思想7.3设计原则7.4系统设计7

4、.5各子系统介绍7.5.1会议摄像记录系统7.5.2扩声系统7.5.3 投影显示及电子白板系统7.5.4远程会议及会议中央控制系统第8章 信息发布系统8.1 LED电子显示屏8.1.1概述8.1.2设计依据8.1.3系统介绍8.1.4系统框图8.1.5本次设计的LED电子公告显示的技术特点8.1.6多媒体播放软件设计方案8.1.7高清真彩大屏幕电子公告屏技术参数8.1.8排队叫号系统8.2触摸屏查询系统8.2.1概述8.2.2查询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特点8.2.3系统介绍8.3平板电视第9章 智能卡系统9.1 门禁系统9.1.1项目技术要求9.1.2技术解决方案9.1.3系统说明9.1.4布线说明

5、9.1.5人员出入流程9.1.6设备一览表9.1.7系统技术说明9.1.8软件功能简述9.2 消费管理9.2.1项目技术要求9.2.2技术解决方案9.2.3系统说明9.2.4布线说明9.2.5系统技术说明9.3智能考勤9.3.1项目技术要求9.3.2技术解决方案9.3.3系统说明9.3.4硬件技术说明9.3.5软件功能说明9.4 停车场系统9.4.1项目技术要求9.4.2技术解决方案9.4.3系统说明9.4.4停车流程2. 拦杆机开启9.4.5系统技术功能9.4.6软件功能简述第10章 机房工程10.1前言10.2设计依据10.3设计原则10.4系统设计10.5子系统设计10.5.1机房装饰工

6、程10.5.2机房电气工程10.5.3不间断电源系统10.5.4机房消防及安防10.5.5动力与环境监测系统10.5.6信息系统设备防雷与接地第11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室内外管网11.1概述11.2室外管网设计11.3进楼管线设计11.4垂直管线设计11.5水平管线设计11.6楼内预埋管线设计11.7控制电缆线槽的安装第12章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2.1项目概况12.2 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12.2.1 设计要求12.2.2 设计依据及标准12.2.3设计原则12.3 系统结构设计12.3.1 I/A系列企业服务器12.3.2 现场控制器 (DDC)12.3.3 末端传感器、执行器12.3.4 通

7、讯网络12.3.5 设计思路12.4控制实施方案12.4.1冷热源设备及暖通空调系统12.4.2给排水系统12.4.3公共照明系统12.4.4电梯系统12.4.5与第三方设备的接口第13章 智能化集成系统13.1 I/ANiagara系统管理功能简介:13.2 系统集成13.3用户利益13.4网络拓扑13.5远程监控第14章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第1章 设计总说明我公司首先郑重承诺:无论我公司能否中标,我公司将一如既往为建设方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和商务服务,全力配合建设方将*项目办公综合楼建设成为优良的甲级智能化大厦;如我公司有幸中标,并承诺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最强的技术设计人员,设

8、计出先进、实用、经济的技术施工文件。如我公司有幸成为本项目的施工单位,我方将在盐城设施工项目经理部,拟派一名国家一级建造师为该工程的项目副经理,为常驻现场负责人。根据*项目办公综合楼弱电系统招标文件的要求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我们精心设计了本方案。本方案共分12个系统,包括结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通讯接入与电话交换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电视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智能卡系统、机房工程、建筑智能化室内外管网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等项目。本方案在遵循先进性、成熟性、开放性、标准性与可靠性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项目办公综合楼的实际使用需求,在满足实用性要

9、求的前提下,力争以最节省的工程投资成本将*项目办公综合楼建设成为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现代化智能化大楼,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1.1系统概述*项目办公综合楼建于盐城市经济开发区,北至盐渎路、西至天山路、南至赣江路、东至希望大道。*项目办公综合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主体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3250平方米,其中地下约2230平方米,地下约21020平方米。本次设计严格贯彻 “以人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的原则,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它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佳组合,实现建筑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

10、和自动化,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灵活且便利的环境空间。智能化弱电系统解决了建筑内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管理和维护的运营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使建筑内的设备运行能源消耗降至最低,给建筑的投资者、设计者、建造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均带来了长期和短期的效益。1.2系统需求分析1.2.1弱电系统模式需求*项目办公综合楼弱电系统工程需要建设一套高标准,高起点,适合*项目办公综合楼管理模式的弱电系统,整个系统采用TCP/IP的开放式架构和网页浏览器方式,使系统的整合与使用变得迅速、简洁,将各个原本分散的子系统有效的集成,使之不再是各自领域的孤岛,从而整体提高系统的应用效率和

11、科学管理职能,协助*项目办公综合楼建立内部管理中枢,实现现代化管理。当遇到紧急事件发生时,系统可主动通知相关人员警报讯息,管理人员无论何时、身处何地,皆能透过广域网、浏览器上网,进行实时监看以及控制CCTV、火警防盗警报等系统。其中整合式模块化处理过程更让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全盘掌握警报所有信息,因而缩短应变时间,可迅速有效进行处理。1.2.2弱电系统目标需求*项目办公综合楼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要在提供高效、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环境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的经营费用和提高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建筑空间、系统空间和功能空间实现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因此,智能化弱电系统必须全面地考虑,从功能、技术、产品和工程

12、等多方面进行系统集成,才能达到系统建设的预期目标,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3弱电系统兼容和联网需求*项目办公综合楼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系统兼容联网、互相联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项目办公综合楼的智能化工作。由于整体项目很大,项目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成为必然。1.3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实施范围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本质是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集中管理。因此,智能化弱电系统首先应关注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问题,以及系统的联动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此可集中管理建筑内的各弱电子系统设备,采集弱电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信息,并对相关设备实施控制和联动控制,从而实现整个智能建筑信息资源

13、的合理共享与分配,降低设备运行及维护的费用,实现建筑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4工程总体目标公司在设计、施工中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以经济实用为原则,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使整个系统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确保*项目办公综合楼弱电系统工程成为技术先进、可靠实用、经济合理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建筑。系统性能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1.5设计依据本弱电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14、 -200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5)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081-8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 (GA308)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01)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6510-96)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测量方法 (GB9396-88)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 (JG GYJ12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0252-259-96)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