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8607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研究方案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信息化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为重要的能力是检索、处理、评价信息的能力,亦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专家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这种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美国图书馆

2、联合会认为,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能力,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和实际运用 参见: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1183.。2000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制订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其中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

3、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初步树立学生信息道德意识、传授信息知识、培养信息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成为当前教改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些能力,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已意识到,只有在具体的学科课程学习中,贯穿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活动、应用中学习,他们才能产生真切的感受,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进而达到为用而学

4、的目的。相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我们选择了“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及其在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二、研究综述1、课题含义及有关概念的界定所谓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就是所有公民都必须达到的认识,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理解、评估、交流、创造和评价等信息活动所体现的综合素质。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问题解决活动,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指信息的

5、基础知识和理论)、信息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工具进行信息活动的能力)以及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的态度、经验和认识以及信息伦理与道德)等。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也是重心,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能力。具体而言,信息能力就是有效地运用技术工具对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估、交流、应用、创造和评价等信息活动时所体现的能力。信息素养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知 识能 力情 意图1:信息素养结构组成图此外,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如表1: 表1: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http:/ about,learn fro

6、m,learn with。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1。还有学者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3、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演示工具教师学生美术音乐科学英语数学语文内容分类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资源环境协作工具信息加工工具探究工具学生特征学科特色学习目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因

7、特网媒体特性图2: 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内容分类”指根据学生特征(学生生、心理特点、学生需求、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认知风格等)、学科特色(学科种类、学科阶段特征等)、学习目标(知识、情感、技能等),将学科内容分门别类,为整合方式提供决策依据。“层级整合”指依据内容分类和实际学习环境,循序渐进,分层次分级别选择整合方式。所谓主体性模式,就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条件,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三、研究目标1、 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2、 运用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

8、整合”主体性模式,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四、研究内容1、 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分类、层级整合”主体性模式。2、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五、研究方法为实现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之以准实验法、文献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等。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教学的不断反思,提取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符合小学学科特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模式,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准实验法:实验假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将能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自变量:多媒体网络环境与小学学科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在内容及形式上相整合的方法、模式

9、。因变量:学生的信息道德修养、信息态度、信息知识及信息检索、加工、处理、应用的能力。3、调查法:拟制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于研究前期和后期分两轮发给实验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调查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4、文献法:参照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各学科和学校学生的特点探索一些新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六、研究步骤1、200212002.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2002.32002.8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研讨活动。3、2002.92004.10开展深入实验研究。4、2004.102004.12总结与结题,接受二级

10、课题组专家的终审评估,汇报实验研究成果。七、研究的条件分析1、内部条件:本校教学设备先进精良,已具一定的规模,开通了校园网络,是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被中央电教馆授予优秀电影课实验学校。“九五”以来,本校曾承担过多项市级、省级、国家级实验课题的研究,且多次获得科研究成果奖,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实验骨干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验研究方法与经验,再加上勇于改革、锐意探索的钱细秀校长亲自挂帅任课题组组长,这些都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2、外部条件:本课题得到市教委、电教馆、教研室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并得到省电教馆叶子主任、江西师大教学论研究中心钟志贤教授、杨蕾研究生等专家的关心帮助、

11、指导并参与方案设计,为学校开展课题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八、研究的成果形式l 课题的研究的总结与实验报告l 研究论文l 开发、研制教学素材与教学课件l 各学科典型课例九、课题的组成人员1、导师组:钟志贤 江西师大教学论研究中心教授胥经华 江西省赣州市电教馆副馆长叶子 江西省电教馆综合部主任章荣红 江西省新余市电教馆馆长2、课题组:、组长:钱细秀 副组长:付志敏 、李美珍、付小俊 组员:、陈子华、熊小飞、黄羽佳、张宜辉、李蓉、肖菊莲、胡美琴、张冬莲、张小蓉、钱新敏。十、主要参考文献1、杨蕾、钟志贤.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J.中小学电教2002(2).2、李志东主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3、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4、梅家驹,虚拟学习定向真实学习方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1(2).5、徐英俊,教学设计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6、陈庆贵主编,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选M.小学语文科学出版社20027、www.e-DB/OL2002-4-23.8、http:/DB/OL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