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3788329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适用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拼音乐园。(15分)1.读句子,写词语。(11分)(1)夜m 降临,天渐渐黑了,在这个q黑的夜晚,同学们chu绪爬上misho。sn老师鼓励大家要有勇气迎接l明。(2)船jin有规l的划水,很快来到rn树旁,大家发现有许多树根垂到地上,像一根根树zhun。2.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浣洗(hun wn)累计(li li) 凛冽(ln ln) 飘逸(min y)薄雾(bo b) 聒噪(u sh) 暝色(mn mn) 袅娜(nio no)二、词语天地。(

2、17分)1. 比一比,再组词。(5分)瑕( ) 梢( ) 幕( ) 奖( ) 免( )暇( ) 捎( ) 暮( ) 桨( ) 兔( )2.给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写序号)。(4分)(1)竹喧归浣女。( ) A.洗衣物的女子 B.沐浴的女子(2)随意春芳歇。( ) A.停歇,休息 B.尽(3)枫桥夜泊。( ) A.停船靠岸 B.湖(4)故园无此声。( ) A.破旧的园子 B.故乡3. 选词填空。(4分)固然 必然(1)这件事( )是他不对,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处吗?(2)他们( )会经过这里,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4.补充自语。(4分)心旷神( ) 不可( )数 应接不( ) 面

3、面( )觑三、句子加工厂。(11分)1.补充句子。(4分)(1) ,江枫渔火对愁眠。 , 。(2)青箬笠,绿蓑衣。 。2.按要求,写句子。(4分)(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让人着迷。即使 ,也 。(2)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写)3.下列诗句描写静态的是( )。(3分)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四、语文实践台。(5分)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看的图画。五、课内小体检。(14分)1.

4、四季之美分别介绍了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之情。(5分)2.将题目、诗句与诗人的情感活动用线段连起来。(3分) 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不能寐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流连忘返 长相思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愁绪满怀3.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

5、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用“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2分)(2)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 。(2分)(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2分)六、课外新体验。(13分)夜游雁荡山暮色浓浓

6、,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

7、、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

8、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敛翅:窥视:2概括第二段的段意。(2分) 3.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3分)4.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3分)5.“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9、分)七、我手写我心。(25分)题目: 即景要求:请你选择一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写一篇作文。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将所选景观的特点描写出来。参考答案:一、1.(1)幕 漆 愁 眉 梢 孙 黎 (2)桨 律 榕 桩 2. hun li ln y b u mn nio二、1.略。 2. (1)A (2)B (3)A (4)B 3. 固然 必然 4.怡 计 暇 相三、1.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1)略。(2)我看见榕树。 3.A四、略。五、1.春 夏 秋 冬 喜爱 2.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流连忘返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绪满怀 长相思 聒碎

10、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夜不能寐3. (1)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2)多 欢快。(3);六、1.敛翅:收起翅膀。窥视:躲在一边偷偷的看。2细致地描写了暮色下双笋峰在不同的明暗光线下不同的美景变化。3.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4.因为暮色,看山峰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因而光线不同下便看到了不同的形象。5.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七、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适用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生子快乐家。(15分)1.根据音序

11、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汉字。(3分)寇 浒 栩 酵 磁 甸 2.读拼音,写汉字。(12分)ch ku hn wi kn su辱 探 永 称 报 繁 ki p shui sh jn 旋 实 诸 老 叙 天二、词语跷跷板。(19分)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3分)A斩首 凯旋 水浒 B传记 煞气 敌冠 C派遣 书藉 呻吟2.下面词语与“囫囵吞枣”构成近义词的的是( )。(2分)A 不求甚解 B心安理得 C 一丝不苟 D 呕心沥血3.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晓得,明了 B. 学识,学问 C.彼此了解 D.同“智”,智慧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2分)津津有( ) 一知半( ) 分久必( ) 做人( )世 栩栩如( ) 索然无( ) 自( )多情 风( )雪月 真( )实感(1)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是 ;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的欢心是 。 (2)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学知识,不能 。三、句子大转盘。(17分)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10分)(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2.读句子,根据意思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并概括出这段话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